一种防尘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47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圈,包括环形椎体和环形圈,所述环形椎体的内径自与环形圈连接一端到另一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环形圈的内径与环形椎体的最大内径相等,所述环形圈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与环形圈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凸起为半圆柱结构,所述半圆柱结构的直径为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防尘圈设置为环形椎体和环形圈,环形椎体用于实现与活塞杆的紧密连接,减少了防尘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且在环形圈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凸起的是设置能够起到保护油膜,油膜能够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最终实现保护活塞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圈
本技术涉及活塞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圈。
技术介绍
油缸活塞杆的表面粘附有一层油膜。油缸的使用场所一般总有灰尘或砂粒等,这些灰尘、砂粒等与活塞杆表面的油膜粘结,就会被带入油缸,把活塞杆上的唇形密封圈的唇边划伤,或者把活塞杆表面划伤,都会引起介质泄漏。因此,需要在活塞杆密封圈的外部,靠近缸筒端面处,设置防尘圈。现有的防尘圈的内部与活塞杆外壁紧贴实现密封。现有的密封圈虽然能够实现密封的,但是摩擦系数较大,不利于保护活塞杆。好的防尘圈不仅能够起到密封作用,且能够保护油模,起到保护活塞杆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活塞杆,有必要设计一种间距密封和保护油模的防尘圈,提高行业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圈,解决防尘圈摩擦系数较大,不利于保护活塞杆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尘圈,包括环形椎体和环形圈,所述环形椎体的内径自与环形圈连接一端到另一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环形圈的内径与环形椎体的最大内径相等,所述环形圈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椎体(1)和环形圈(2),所述环形椎体(1)的内径自与环形圈(2)连接一端到另一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环形圈(2)的内径与环形椎体(1)的最大内径相等,所述环形圈(2)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3),所述凸起(3)的长度方向与环形圈(2)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凸起(3)为半圆柱结构,所述半圆柱结构的直径为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椎体(1)和环形圈(2),所述环形椎体(1)的内径自与环形圈(2)连接一端到另一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所述环形圈(2)的内径与环形椎体(1)的最大内径相等,所述环形圈(2)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3),所述凸起(3)的长度方向与环形圈(2)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凸起(3)为半圆柱结构,所述半圆柱结构的直径为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圈,其特征在于,多个凸起(3)均匀间隔布置,相邻两个凸起(3)之间的间距为5-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的长度与环形圈(2)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圈(2)与环形椎体(1)连接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和环形椎体(1)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入毛刷(6),所述毛刷(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金富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