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039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属于生物菌液过滤器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入口和出管,所述过滤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过滤膜,所述过滤罐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有第一出杂管和第二出杂管,所述第一出杂管和第二出杂管分别位于两个过滤膜的上方左侧,所述第二出杂管的左侧与第一出杂管的右侧连通,所述第一出杂管和第二出杂管的外壁均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杂管的正下方设置有积杂箱,从而达到了方便对过滤罐中两个过滤膜上端的杂质输送到过滤罐的外部并收集的处理的效果,避免造成过多的杂质堆积到过滤膜上端导致堵塞过滤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生物菌液过滤器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菌液试验或者菌液鉴定工作中,通常都会涉及菌液溶液的过滤,一方面是将菌液溶液中的杂质过滤掉,减少菌液溶液中的杂质,另一方面,也用于菌液的提纯,提高菌液溶液的浓度,即将菌液溶液中的基液或者其他液体滤除,提高单位体积溶液内菌液的含量。现有的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不能对过滤罐中两个过滤膜上端的杂质输送到过滤罐的外部并收集的处理,进而容易造成过多的杂质堆积到过滤膜上端导致堵塞过滤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不能对过滤罐中两个过滤膜上端的杂质输送到过滤罐的外部并收集的处理,进而容易造成过多的杂质堆积到过滤膜上端导致堵塞过滤膜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包括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入口和出管,所述过滤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过滤膜,所述过滤罐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有第一出杂管和第二出杂管,所述第一出杂管和第二出杂管分别位于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包括过滤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入口(201)和出管(208),所述过滤罐(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过滤膜(203),所述过滤罐(2)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有第一出杂管(204)和第二出杂管(205),所述第一出杂管(204)和第二出杂管(205)分别位于两个过滤膜(203)的上方左侧,所述第二出杂管(205)的左侧与第一出杂管(204)的右侧连通,所述第一出杂管(204)和第二出杂管(205)的外壁均安装有第一阀门(3),所述第一出杂管(204)的正下方设置有积杂箱(2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包括过滤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入口(201)和出管(208),所述过滤罐(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过滤膜(203),所述过滤罐(2)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有第一出杂管(204)和第二出杂管(205),所述第一出杂管(204)和第二出杂管(205)分别位于两个过滤膜(203)的上方左侧,所述第二出杂管(205)的左侧与第一出杂管(204)的右侧连通,所述第一出杂管(204)和第二出杂管(205)的外壁均安装有第一阀门(3),所述第一出杂管(204)的正下方设置有积杂箱(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生物菌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柱(102),三个所述支撑柱(10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1),所述过滤罐(2)的上端贯穿工作台(1)并延伸至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出管(208)的右端贯穿工作台(1)并延伸至工作台(1)的右侧,所述工作台(1)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台(4),所述移动台(4)的上下端面分别安装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气缸(401)和万向轮(403),四个所述气缸(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