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70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包括桌面、控制器、支撑柱、固定块和第二电机,所述桌面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桌腿,所述桌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桌腿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桌面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所述桌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薄膜放置第一传动轴,通过卡盘固定,将薄膜拉出覆盖至亚克力板,控制第三电机将压轴压下,打开第二电机带动压轴转动并压紧薄膜和亚克力板,完成覆膜,和人工手动覆膜相比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覆膜的效果也较为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亚克力板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克力又称特殊处理的有机玻璃,是有机玻璃换代产品,用亚克力制作的灯箱具有透光性能好、颜色纯正、色彩丰富、美观平整、兼顾白天夜晚两种效果、使用寿命长、不影响使用等特点。此外,亚克力板材与铝塑板型材、高级丝网印等可以完美结合,满足商家的需求,亚克力吸塑是提高营业店面档次,统一企业形象最好的户外广告形式。"亚克力"是一个音译词,英文是ACRYLIC。它是一种化学材料。化学名叫做"PMMA"属聚丙烯酸酯类,俗称"经过特殊处理的有机玻璃",在应用行业亚克力的原材料一般以颗粒、板材、管材等形式出现。亚克力由英文Acrylic音译而来,Acrylic丙烯酸类和甲基丙烯酸类化学品的通称。包括单体、板材、粒料、树脂以及复合材料,亚克力板由甲基烯酸甲酯单体(MMA)聚合而成,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材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源自商品名“Oroglas”(一种PMMA板),取自“OrganicGlass”(即称有机玻璃)。现有的亚克力板硬度较低,容易划伤出现划痕,但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不了磕碰摩擦,需要覆膜,但亚克力板覆膜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工覆膜,覆膜效率较低,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手动覆膜的覆膜表面不平整,覆膜质量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亚克力板覆膜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工覆膜,覆膜效率较低,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手动覆膜的覆膜表面不平整,覆膜质量不太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包括桌面、控制器、支撑柱、固定块和第二电机,所述桌面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桌腿,所述桌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桌面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桌面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桌面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开设有U形槽,所述支撑柱另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U形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一传动轴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卡盘,所述卡盘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传动轴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底面与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电机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上表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一侧开设有齿轮边,所述齿轮边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的中部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底部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和第三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三电机外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外表面设置有压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压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数量均为两个。优选的,所述控制器4的型号为:MVC-80H/MVC-80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薄膜放置第一传动轴,通过卡盘固定,将薄膜拉出覆盖至亚克力板,控制第三电机将压轴压下,打开第二电机带动压轴转动并压紧薄膜和亚克力板,完成覆膜,通过电机、压轴和传动轴完成亚克力板的自动覆膜代替传统的人工手覆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覆膜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俯视图;图5位本技术提出的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6位于技术提出的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局部剖视图;图中:1、桌面;2、桌腿;3、第一连接杆;4、控制器;5、第二连接杆;6、输送辊;7、支撑柱;8、第一电机;9、U形槽;10、第一螺栓;11、卡盘;12、第一传动轴;13、第二螺栓;14、固定块;15、卡槽;16、第二电机;17、压板;18、压轴;19、限位板;20、第三连接杆;21、第二传动轴;22、第三电机;23、卡块;24、齿轮;25、齿轮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包括桌面1、控制器4、支撑柱7、固定块14和第二电机16,桌面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桌腿2,桌腿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桌腿2的侧面,第一连接杆3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设置控制器4是为了可以更加便捷的控制整个机器的运作,桌面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桌面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6,使亚力克板在输送环节节省人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撑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桌面1的上表面,支撑柱7的另一端开设有U形槽9,支撑柱7另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与U形槽9卡接,设计为卡接使为了薄膜用完即需要更换,卡接更加便于薄膜的跟换,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螺栓13与第一传动轴12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轴12上设置有卡盘11,卡盘11通过第一螺栓10与第一传动轴12螺栓连接,设计卡盘11为了固定薄膜,防止薄膜在覆膜过程中跑偏,固定块14底面与桌面1固定连接,固定块14内部开设有卡槽15,第二电机16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3,第二电机16通过卡块23与卡槽15卡接。第二电机16上表面设置有压板17,设计压板17使装置有个向下的力,使压轴18可以和亚力克板与薄膜更加紧密,覆膜效果更好,压板1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第三连接杆20一侧开设有齿轮边25,齿轮边25与齿轮24啮合,齿轮24的中部与第三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22的底部与固定块14固定连接,齿轮24和第三连接杆20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与第三电机22外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三电机22可以控制下压的力度,及时亚力克板厚度不同也可以通过调整,让它们更加紧密。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6和第三电机22均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方便装置总体控制,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1,第二传动轴21外表面设置有压轴18,第二传动轴21与压轴18固定连接,当第二电机16受到压力时,与之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压轴18也会随之下压,第二电机16和第三电机22数量均为两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包括桌面(1)、控制器(4)、支撑柱(7)、固定块(14)和第二电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桌腿(2),所述桌腿(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桌面(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桌面(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6),所述支撑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桌面(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柱(7)的另一端开设有U形槽(9),所述支撑柱(7)另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与U形槽(9)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螺栓(13)与第一传动轴(12)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上设置有卡盘(11),所述卡盘(11)通过第一螺栓(10)与第一传动轴(12)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14)底面与桌面(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4)内部开设有卡槽(15),所述第二电机(16)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3),所述第二电机(16)通过卡块(23)与卡槽(15)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克力板覆膜装置,包括桌面(1)、控制器(4)、支撑柱(7)、固定块(14)和第二电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桌腿(2),所述桌腿(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桌面(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桌面(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辊(6),所述支撑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桌面(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柱(7)的另一端开设有U形槽(9),所述支撑柱(7)另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与U形槽(9)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螺栓(13)与第一传动轴(12)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上设置有卡盘(11),所述卡盘(11)通过第一螺栓(10)与第一传动轴(12)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14)底面与桌面(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4)内部开设有卡槽(15),所述第二电机(16)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3),所述第二电机(16)通过卡块(23)与卡槽(15)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瑞春蔡金周蓉周立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安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