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67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车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可以使助力车前进的驱动结构,装置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可以覆盖装置主体的左盖板结构,驱动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右盖板结构,装置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结构的组合达到不同的目的结构,而且此结构可以把某一款中驱电机与后驱电机的车架可以随意组合,实现中驱电机与后驱电机随时切换共用的结果,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可以带动电机轴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带动整个电动助力车进行移动,盖板结构可以使整个结构更加的稳定,有了散热结构,可以散去装置内部的大量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车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助力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小型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交通工具。使用前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冬季使用电动车您会感到续行里程明显下降(北方更明显)。这是正常现象。因低温环境下一则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降低,再则电解液粘度增大,电化学反应阻力增加,结果导致蓄电池容量下降。故消费者您在冬季使用时应避免将电动车放在室外过夜或在低温环境下充电。电动车辆电动车电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是很高。但是它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电动助力车的中驱与后驱的车架不能共用,而且车架不可以随意组合,而且散热的性能不是很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可以使助力车前进的驱动结构(2),所述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可以覆盖装置主体(1)的左盖板结构(4),所述驱动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右盖板结构(3),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可以使助力车前进的驱动结构(2),所述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可以覆盖装置主体(1)的左盖板结构(4),所述驱动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右盖板结构(3),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驱动电机(21),电机轴(22)和中轴(23),所述驱动电机(21)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一侧,所述电机轴(22)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21)的上端,所述中轴(23)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轴孔(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车中驱与后驱共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盖板结构(3)包括右附盖(31)和右盖(32),所述右盖(32)通过螺丝(8)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赛科曼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