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转向装置的具有主轴驱动器的致动器及线控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66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控转向装置的具有主轴驱动器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位置固定地支承在壳体中的主轴螺母以及主轴,其中主轴能够通过主轴螺母的旋转而借助于传动螺纹轴向地移位,其中主轴借助于销而相对于壳体被固定以免旋转。销与支承套筒联接,该支承套筒与主轴在旋转意义上固定地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控转向装置的具有主轴驱动器的致动器及线控转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装置的具有主轴驱动器的致动器以及一种线控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由DE102009039164A1给出了一种转向设备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在其一个端部处藉由转向孔眼而支撑在车身上。通过主轴驱动器藉由以位置固定的方式支承在致动器的壳体中的主轴螺母通过使主轴螺母旋转而使主轴相对于致动器移位。在主轴的端部布置有转向孔眼,该转向孔眼与车轮相连接以使该车轮转向。为了防止主轴在主轴螺母被电动马达旋转时旋转,设置有防旋转套筒。为了装配防旋转套筒,主轴的端部必须被设计为光滑的柱形的,因此在这里需要单独的机械加工过程。由DE102012210225A1公开了另一种用于使车辆车桥上的车轮转向的致动器。为了在旋转主轴螺母时防止可轴向移位的主轴随之旋转,同样设置有防旋转装置。防旋转装置涉及与主轴拧接的销。销支撑在致动器的壳体上,从而使得在主轴螺母旋转运动时主轴不能在相应的方向上旋转。为了实现较大的支撑表面,必然要将销的直径设计得较大。然而,这同样意味着,主轴直径必然将增大,以便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由此可能导致的缺点在于,用于主轴的坯件直径必然要被调整到对于销的支承表面而言所需的较大的直径以支撑防旋转装置。然而,这可能意味着较大的材料耗费,并且可能需要额外的切削工作,这对于成本而言可能是不利的。此外,主轴的直径较大还可能意味着重量较大且可装配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控转向装置的具有主轴驱动器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防旋转装置,该防旋转装置可以与主轴直径无关地、以足够的尺寸投入使用。解决方案基于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及其特征部分的特征来示出。其后的从属权利要求各自描述本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控转向装置的具有主轴驱动器的致动器,该致动器用于使机动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转向,该致动器具有位置固定地支承在壳体中的主轴螺母以及主轴。主轴能够通过主轴螺母的旋转而相对于壳体轴向地移位,其中主轴借助于销而相对于壳体被固定以免旋转。如果在上面提到的主轴驱动器中主轴螺母例如借助于电动马达直接或间接地借助于皮带传动装置或其他传动机构(例如齿轮传动机构)发生旋转,那么传动螺纹中的摩擦在主轴上引起沿相应的方向的转矩。如果主轴可能并不相对于壳体借助于防旋转装置被支撑,那么该主轴可能会一起旋转并且可能不存在主轴相对于壳体的轴向移位。这种主轴驱动器中的传动螺纹由主轴螺母的内螺纹和主轴的外螺纹构成。主轴螺母以其内螺纹与主轴的外螺纹处于接合,并且由于螺纹的齿面的彼此间的表面压紧而产生摩擦。这种表面压紧根据螺纹来体现。如果在上面提到的致动器中优选地使用梯形螺纹(该梯形螺纹是自锁式的,以防止自动地调整主轴驱动器或使主轴移位以及因此调整转向装置),那么该梯形螺纹基于有效系数而具有取决于螺纹的摩擦。在梯形螺纹中,这种摩擦由于其有效系数较小就已经大到使得主轴螺母的旋转引起主轴随之旋转。然而,根据本技术的具有其主轴驱动器的致动器被设置成用于使机动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转向。在此,额外的侧向力作用到车轮上并且因此作用到具有主轴驱动器的致动器上。这引起传动螺纹的处于接合的侧面的额外的表面压紧,从而使得由此可能再次提高摩擦。由于在自锁式传动螺纹的情况下取决于系统的摩擦较大,因此防旋转装置是不可避免的。例如60至120Nm范围内的转矩作用到主轴上以及由此相对于壳体而支撑的销上。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销直接与主轴拧接。为了提高力矩支撑并且为了防止销相对于主轴裂开,必须增大销相对于主轴的支承表面。然而,这造成至少在销相对于主轴而支撑的区域中主轴直径较大。藉由表面接触来实现支撑。然而,主轴直径较大造成材料用量较高(在这里选择用于直径较大的主轴的坯件)。如果希望保持初始的主轴直径,那么除了材料用量较高之外这还意味着额外的切削工作。然而,由于坯件直径较大而导致的材料用量较高以及额外的切削工作可能意味着额外的成本和额外的重量。此外,由此产生至少在防旋转装置的区域中具有较大直径的主轴。取决于致动器中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或壳体的尺寸,在考虑到所需的支撑力矩的情况下,只有在例如可能改变(即可能扩大)致动器的壳体时,才可以实现这个直径。此外,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限定了较大的主轴的可装配性。在如上面提到的用于转向装置的致动器的主轴驱动器中,常见的是:将支承套筒(也称为旋紧销)与主轴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这些支承套筒用作主轴的端部与关节之间的中间机构,该关节例如可以与车轮架连接以用于使车轮转向。借助于支承套筒产生相对于壳体的径向支承,从而使得主轴在径向上被支承、而在轴向上被引导。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销与支承套筒联接。支承套筒进而与主轴在旋转意义上固定地连接。由于支承套筒接纳主轴的端部、即包围主轴的端部,因此支承套筒必须具有比主轴更大的直径。因此,可以选择与支承套筒联接的、直径较大的销。相对于主轴明显更大的直径能够实现接纳更高的支撑力矩,原因在于存在更大的用于支撑的表面。优选地,销与支承套筒力配合地并且/或者材料配合地并且/或者形状配合地联接。销具有螺纹延伸部,该螺纹延伸部优选地与支承套筒拧接。最优选地,销被布置成以其纵向轴大体上垂直于、优选正交于支承套筒的纵向轴线。因此,获得简单的装配,并且从支承套筒径向突出的销可以相对于壳体(例如在壳体中的长孔中)间接或直接地被支撑。为了使销在致动器持续工作中不会由于动态影响而相对于支承套筒松脱,可以使用例如作为粘接装置的螺旋固定装置。为了相对于支承套筒有利地支撑销,销优选地在其螺纹延伸部与其另一个端部之间具有凸肩。该凸肩在朝向螺纹延伸部的方向上形成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尤其被设计为圆环表面。圆环表面被设计为大体上垂直于、优选正交于销的纵向轴线。在支承套筒上、与内螺纹同心地同样设置有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优选同样作为圆环表面形成为大体上垂直于、优选正交于支承套筒的纵向轴线。在销与支承套筒装配之后,这些构件彼此处于表面接触。销可以直接地以其支承表面贴靠支承套筒的支承表面。替代性地,这些支承表面还可以间接地处于彼此接触。优选地,在销的支承表面与支承套筒之间布置有支撑环。该支撑环的其他优点在下面说明。为了对销提供尺寸足够的支承表面,必须从支承套筒的柱形外表面去除材料。否则,销的凸肩的支承表面可能会与支承套筒产生线接触。如果例如借助于铣削产生呈平行于支承套筒的纵向轴线的圆环表面形式的支承表面,那么由此减小了用于将销拧入支承套筒中的、对销的螺纹延伸部而言可能的螺纹长度,其中还必须考虑主轴的所拧入的端部的半径。换言之,可以产生用于相对于支承套筒支撑销的尺寸足够的支承表面,然而不保留销所需的螺纹长度,因此销不能以变得符合应力的方式与支承套筒拧接。在这里以有利的方式使用支撑环。支撑环对应于空心圆柱体区段,该空心圆柱体区段在其两个端部横向于纵向轴线各自具有圆环表面。支撑环的外直径对应于销的凸肩的外直径。借助于切削,在支承套筒上产生呈圆环表面形式的支承表面。为此,仅针对圆环表面去除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控转向装置的具有主轴驱动器(121)的致动器(120),所述致动器用于使机动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转向,所述致动器具有位置固定地支承在壳体(128)中的主轴螺母(123)以及主轴(122),其中所述主轴能够通过所述主轴螺母的旋转而相对于所述壳体(128)轴向地移位,其中所述主轴(122)借助于销(140)而相对于所述壳体(128)被固定以免旋转,/n其特征在于,所述销(140)与支承套筒(130)联接,所述支承套筒与所述主轴(122)在旋转意义上固定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5 DE 102019209930.01.一种线控转向装置的具有主轴驱动器(121)的致动器(120),所述致动器用于使机动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转向,所述致动器具有位置固定地支承在壳体(128)中的主轴螺母(123)以及主轴(122),其中所述主轴能够通过所述主轴螺母的旋转而相对于所述壳体(128)轴向地移位,其中所述主轴(122)借助于销(140)而相对于所述壳体(128)被固定以免旋转,
其特征在于,所述销(140)与支承套筒(130)联接,所述支承套筒与所述主轴(122)在旋转意义上固定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140)与所述支承套筒(130)力配合地并且/或者材料配合地并且/或者形状配合地联接,所述销(140)以其螺纹延伸部(145)与所述支承套筒(130)拧接,其中所述销(140)被布置成以其纵向轴线z垂直于所述支承套筒(130)的纵向轴线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140)在其螺纹延伸部(145)与其另一个端部之间具有凸肩(140a),所述凸肩形成支承表面(141)、尤其圆环表面,其中所述销(140)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施文克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