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46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设置有模仁机构、支撑机构、位移机构及从动机构;位移机构及从动机构的设置,避免了塑胶产品上的卡扣卡滞于模具上,避免塑胶产品上的卡扣在脱模过程中因拉力过大而直接损毁;同时,位移机构及从动机构的设置,有效地降低了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造价成本,还提高了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整体紧凑程度;此外,采用位移机构和从动机构的进行脱模,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有效地缩短了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所需时长,提高了塑胶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胶产品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塑胶产品因其造价低廉且外形可塑性较强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电视塑胶边框、显示屏塑胶后盖、塑胶把手及音响塑胶外壳等,针对部分结构较为复杂的塑胶产品,注塑制造商们通常会采用分体注塑的方式对塑胶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分别进行注塑,而为了能够将各个塑胶零部件组装至一体,通常会在塑胶产品上注塑出各种各样的连接配合结构,如此,极大地加快了组装工人组装塑胶产品的效率。然而,现有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的技术问题:例如,部分塑胶产品是使用卡扣结构组装至一起的,而在脱模过程中,卡扣很容易直接卡滞于模具上,从而导致卡扣在脱模过程中很容易因拉力过大而直接损毁;当然,部分制造商针对扣接型注塑产品的注塑,会在塑胶产品注塑模具上设置行位机构和油缸驱动机构,行位机构和油缸驱动机构会分别进行动作,以使塑胶产品的扣接部位能够完全与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相脱离,从而使得塑胶产品能够顺利从注塑模具上脱离,但是,行位机构和油缸驱动机构的设置,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包括模仁机构,所述模仁机构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用于与所述下模仁共同围成注塑成型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下模仁连接;/n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位移座及位移插杆,所述位移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位移插杆用于顶持所述位移座相对所述支撑机构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仁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位移座与所述注塑成型槽共同围成工件成型腔;及/n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包括斜顶、脱扣及限位件,所述斜顶穿设所述位移座,所述斜顶用于与所述位移座共同围成扣体成型槽,所述扣体成型槽露置于所述工件成型腔内,所述脱扣设置于所述斜顶上,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包括模仁机构,所述模仁机构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用于与所述下模仁共同围成注塑成型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下模仁连接;
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位移座及位移插杆,所述位移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位移插杆用于顶持所述位移座相对所述支撑机构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仁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位移座与所述注塑成型槽共同围成工件成型腔;及
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包括斜顶、脱扣及限位件,所述斜顶穿设所述位移座,所述斜顶用于与所述位移座共同围成扣体成型槽,所述扣体成型槽露置于所述工件成型腔内,所述脱扣设置于所述斜顶上,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用于容置所述脱扣;
其中,所述位移座用于相对所述支撑机构朝远离所述下模仁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斜顶用于相对所述位移座滑动,从而使所述脱扣从所述滑动孔中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的部分侧壁向内凹陷形成走胶槽,所述位移座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与所述走胶槽共同围成所述扣体成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座上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孔壁用于与所述位移插杆互相顶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座上开设有若干加强筋成型槽,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成型槽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军任永茂
申请(专利权)人:新利达模具实业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