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40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包括模具和底座;模具包括空腔和模腔,模具连接推动机构;模具为矩形体,一侧开设若干个模腔,模腔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和模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推动机构包括推板,推板有配合模腔的若干个,每个推板均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横板,且横板连接有推动轴,横板位于空腔内;底座包括开口和基础框架;底座在模具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捷且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在建筑行业使用的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混凝土试模是一种专门用来制作混凝土试块的模具。但是现有的混凝土试模在拆模时,混凝土试块不容易从模具中取出,而且在取混凝土试块时,容易破坏试块的原有形状。为了待试模中混凝土终凝后方便取出,通常会在试模内表面涂抹一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反应的隔离剂,然后放纸片,成型后用气泵吹出来,但是实际上还会存在脱模不便的情况,如气泵电机负荷过大造成跳闸,现场接电不便情况时,则需要人工手动拆模,拆模过程中不使用工具直接往地上磕会损坏试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快捷并安全可靠的人工拆模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包括模具和底座。模具为矩形体,模具包括空腔和模腔,一侧开设若干个模腔,模腔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和模腔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有贯穿隔板的通孔,远离模腔的模具外壁有贯穿外壁的螺纹孔,螺纹孔有内螺纹;模具外壁的一侧有贯穿外壁的槽孔,槽孔竖直开设,槽孔一侧安装刻度尺,刻度尺与槽孔平行且刻度尺设置于模具外侧,对应螺孔的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穿过槽孔,定位柱凸出螺孔的部分安装标志,标志为箭头,箭头指向刻度尺的刻度值,箭头对应刻度尺的刻度值与模腔的深度对应。模具连接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推板,推板有配合模腔的若干个,推板的底端与模具出模口的水平面平行;连接杆滑动连接通孔,推板在模腔内部,推板的四侧与模腔配合滑动连接;每个推板均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横板,横板位于空腔内部,且横板连接有推动轴,推动轴顶端安装把手,把手与推动轴固定连接;模具还包括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固定连接横板,振动电机外设置壳体,壳体与横板连接;外壁有推动轴凸出的一侧有护架,护架在外壁四个角的内侧。底座包括开口和基础框架,底座在模具下方;基础框架包括台面、围板、加固板和腿架,台面的中央有贯穿台面的开口,当模具倒扣在底座时,模具的出模口在台面的投影落入开口的内部;围板安装在台面的顶端,围板围绕开口的四周,且围板的投影面积大于开口;腿架安装在台面四周的底端,台面和架腿通过加固板加固。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将模腔中的推动板配合刻度尺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在模腔中倒入混凝土,当混凝土终凝后,将模具倒扣在底座的台面,出模口朝下,开启振动电机并推动推动轴,混凝土从出模口落入底座的开口。其中,推动板可以配合刻度尺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此设计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混凝土要求;取模时,开启振动电机和推动推动轴两种方式推动推板,使拆模更加方便和快捷;底座的开口设计更加方便拆模,拆模时不用移动或磕碰摸具即可取出混凝土,工作效率高且不会损伤摸具;当振动电机出现没电的情况时,可以旋转把手使推动轴推动推板,或抬起桌面,使腿架碰触地面,将混凝土取出,此设计也使拆模操作简单,适合施工现场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捷且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模具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脱模前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脱模中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1-空腔;12-模腔;13-隔板;14-推板;15-连接杆;16-横板;17-推动轴;18-壳体;19-把手;110-槽孔;111-刻度尺;112-护架;21-开口;22-台面;23-围板;24-腿架;25-加固板。具体实施方式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包括模具和底座。模具为矩形体,模具包括空腔11和模腔12,一侧开设1个模腔12,模腔12内开设有空腔11,空腔11和模腔12之间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有贯穿隔板13的通孔,远离模腔12的模具外壁有贯穿外壁的螺纹孔,螺纹孔有内螺纹;模具外壁的一侧有贯穿外壁的槽孔110,槽孔110竖直开设,槽孔110一侧安装刻度尺111,刻度尺111与槽孔110平行且刻度尺11设置于模具外侧,对应螺孔的所述横板16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穿过槽孔110,定位柱凸出螺孔的部分安装标志,标志为箭头,箭头指向刻度尺111的刻度值,箭头对应刻度尺111的刻度值与模腔12的深度对应。模具连接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推板14,推板14的底端与模具出模口的水平面平行;连接杆15滑动连接通孔,推板14在模腔12内部,推板14的四侧与模腔12配合滑动连接;推板14均通过连接杆15连接有横板16,横板16位于空腔11内部,且横板16连接有推动轴17,推动轴17顶端安装把手19,把手19与推动轴17固定连接;模具还包括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固定连接横板16,振动电机外设置壳体18,壳体18与横板16连接;外壁有推动轴17凸出的一侧有护架112,护架112在外壁四个角的内侧。底座包括开口21和基础框架,底座在模具下方;基础框架包括台面22、围板23、加固板25和腿架24,台面22的中央有贯穿台面22的开口21,当模具倒扣在底座时,模具的出模口在台面22的投影落入开口21的内部;围板23安装在台面22的顶端,围板23围绕开口21的四周,且围板23的投影面积大于开口21;腿架24安装在台面22四周的底端,台面22和架腿24通过加固板25加固。实施例二: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包括模具和底座。模具为矩形体,模具包括空腔11和模腔12,一侧开设3个模腔12,模腔12内开设有空腔11,空腔11和模腔12之间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有贯穿隔板13的通孔,远离模腔12的模具外壁有贯穿外壁的螺纹孔,螺纹孔有内螺纹;模具外壁的一侧有贯穿外壁的槽孔110,槽孔110竖直开设,槽孔110一侧安装刻度尺111,刻度尺111与槽孔110平行且刻度尺11设置于模具外侧,对应螺孔的所述横板16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穿过槽孔110,定位柱凸出螺孔的部分安装标志,标志为箭头,箭头指向刻度尺111的刻度值,箭头对应刻度尺111的刻度值与模腔12的深度对应。模具连接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推板14,每个模腔中都配合一个推板,推板14的底端与模具出模口的水平面平行;连接杆15滑动连接通孔,推板14在模腔12内部,推板14的四侧与模腔12配合滑动连接;每个推板14均通过连接杆15连接有横板16,横板16位于空腔11内部,且横板16连接有推动轴17,推动轴17顶端安装把手19,把手19与推动轴17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和底座;所述模具包括空腔(11)和模腔(12),所述模具连接推动机构;所述模具为矩形体,一侧开设若干个模腔(12),所述模腔(12)内开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和模腔(12)之间设置有隔板(13);/n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板(14),所述推板(14)有配合所述模腔(12)的若干个,每个所述推板(14)均通过连接杆(15)连接有横板(16),且所述横板(16)连接有推动轴(17),所述横板(16)位于所述空腔(11)内;/n所述底座包括开口(21)和基础框架,所述底座在模具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和底座;所述模具包括空腔(11)和模腔(12),所述模具连接推动机构;所述模具为矩形体,一侧开设若干个模腔(12),所述模腔(12)内开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和模腔(12)之间设置有隔板(13);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板(14),所述推板(14)有配合所述模腔(12)的若干个,每个所述推板(14)均通过连接杆(15)连接有横板(16),且所述横板(16)连接有推动轴(17),所述横板(16)位于所述空腔(11)内;
所述底座包括开口(21)和基础框架,所述底座在模具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有若干贯穿隔板(13)的通孔,远离所述模腔(12)的模具外壁有贯穿所述外壁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有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的底端与所述模具出模口的水平面平行;所述连接杆(15)滑动连接所述通孔,所述推板(14)滑动连接所述模腔(12)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轴(17)顶端安装把手(19),所述把手(19)与所述推动轴(1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人工拆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外壁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付腾毕磊曹玺赵焕明王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