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救援分体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35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救援分体式机器人,用于对狭小空间内的待救人员进行探测和救援。其包括救援机器人和蠕动机器人,所述蠕动机器人安装在救援机器人内部,所述蠕动机器人包括前伸缩板和后伸缩板,所述前伸缩板连接有前驱动装置和前刹车滚轮,所述后伸缩板连接有后驱动装置和后刹车滚轮,所述后伸缩板连接有钢丝绳,所述救援机器人安装有与钢丝绳相匹配的缠绕机,所述前伸缩板连接有氧气管,所述前伸缩板设有与氧气管连通的氧气口,所述救援机器人安装有绳索挂钩,所述救援机器人安装有摄像头、气体探测装置,所述救援机器人安装有两个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设有机械爪,所述救援机器人内安装有可伸缩的固定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救援分体式机器人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救援分体式机器人,用于对狭小空间内的待救人员进行探测和救援。
技术介绍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各种不同用途的孔、洞等,特别是电力设施中的坑洞,电力井等狭小空间。施工人员在其中发生晕倒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而目前的救援方式仍需要用绳索121下放施救人员深入井下寻找待救人员,由于孔洞过于狭小,施救人员难以进入,且空气流通较差甚至含有毒气体,施救的难度很大,危险性很高。因此新型的救援方式采用机器人参与救援,但机器人在救援过程中常需要拖拽受伤人员,易造成被救人员二次伤害,如头部划伤或供氧不足窒息等。所以为了保证救援工作顺利以及人员安全,必须克服上述救援方式的不足。中国专利CN201810894624中公开了爬壁式狭小空间作业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电磁履带或者大密度吸盘吸附在变压器狭小空间的内壁上,通过搭载的多功能机械手臂配合不同工具的组合便可以完成一些人工难以完成的任务,对变压器内部进行绝缘修复、部件紧固、绕组复位作业,解决人员无法进入的狭小空间作业的问题。适宜作为爬壁式狭小空间作业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救援分体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机器人(1)和蠕动机器人(2),所述蠕动机器人(2)安装在救援机器人(1)内部,所述蠕动机器人(2)包括前伸缩板(21)和后伸缩板(22),所述前伸缩板(21)连接有前驱动装置(211)和前刹车滚轮(212),所述后伸缩板(22)连接有后驱动装置(221)和后刹车滚轮(222),所述后伸缩板(22)连接有钢丝绳(23),所述救援机器人(1)安装有与钢丝绳(23)相匹配的缠绕机(11),所述前伸缩板(21)连接有氧气管(213),所述前伸缩板(21)设有与氧气管(213)连通的氧气口(214),所述救援机器人(1)安装有绳索挂钩(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救援分体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机器人(1)和蠕动机器人(2),所述蠕动机器人(2)安装在救援机器人(1)内部,所述蠕动机器人(2)包括前伸缩板(21)和后伸缩板(22),所述前伸缩板(21)连接有前驱动装置(211)和前刹车滚轮(212),所述后伸缩板(22)连接有后驱动装置(221)和后刹车滚轮(222),所述后伸缩板(22)连接有钢丝绳(23),所述救援机器人(1)安装有与钢丝绳(23)相匹配的缠绕机(11),所述前伸缩板(21)连接有氧气管(213),所述前伸缩板(21)设有与氧气管(213)连通的氧气口(214),所述救援机器人(1)安装有绳索挂钩(12),所述救援机器人(1)安装有摄像头(13)、气体探测装置(14),所述救援机器人(1)安装有两个机械臂(3),所述机械臂(3)设有机械爪(31),所述救援机器人(1)内安装有可伸缩的固定夹持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救援分体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装置(4)包括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连接有电动气缸(4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平潘巍巍李有春崔建业叶代亮杨扬高山李策策周悦吴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