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
本技术涉及自动还书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
技术介绍
智能还书来源于智慧类图书馆,主要用于机械类智慧还书,主要能实现夹书、放书等功能。目前,现在市面上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书籍厚度不均而产生夹持不牢的问题,有的还书手爪在将书本归位时,因夹书装置摩擦力过大而无法将书推送到书架中,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可以实现“夹书-撑书-推书”的自动化流水作业。该还书手爪应用在智能还书装置上,可以完全取代现有的手爪设计,整体结构设计科学轻巧,性能更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包括撑书机构、推书机构和夹书机构三部分,所述撑书机构的箱体二、推书机构箱体一和夹书机构的箱体三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三层结构;其中上层为撑书机构、中间为推书机构、下层为夹书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推书机构包括箱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包括撑书机构、推书机构和夹书机构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书机构的箱体二(11)、推书机构箱体一(1)和夹书机构的箱体三(2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三层结构;其中上层为撑书机构、中间为推书机构、下层为夹书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6 CN 20192161586151.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包括撑书机构、推书机构和夹书机构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书机构的箱体二(11)、推书机构箱体一(1)和夹书机构的箱体三(2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三层结构;其中上层为撑书机构、中间为推书机构、下层为夹书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书机构包括箱体一(1)、步进电机一(2)、联轴器一(3)、支撑块一(4)、丝杠一(8)、螺母块一(5)、弹簧一(6)、连接块一(7)、推书杆(9)和推书块(10);所述步进电机一(2)和所述支撑块一(4)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箱体一(1)上;所述步进电机一(2)与所述丝杠一(8)的一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一(3)连接;所述丝杠一(8)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支撑块一(4)和所述箱体一(1)上;所述弹簧一(6)通过螺钉分别固定于所述螺母块一(5)和所述连接块一(7)上;所述推书杆(9)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块一(7)和所述推书块(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块一(5)和所述连接块一(7)之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还书装置的还书手爪,其特征在于,所述撑书机构由箱体二(11)、步进电机二(12)、联轴器二(13)、支撑块二(14)、丝杠二(19)、螺母块二(15)、弹簧二(17)、导向杆一(16)、连接块二(18)、连接臂一(20)、转轴一(21)、撑书臂(22)和撑书板(23)组成;所述步进电机二(12)和所述支撑块二(14)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箱体二(11)上;所述步进电机二(12)与所述丝杠二(19)通过所述联轴器二(13)连接;所述丝杠二(19)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支撑块二(14)和所述箱体二(11)上;所述弹簧二(17)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螺母块二(15)和所述连接块二(18)上;所述导向杆一(16)通过螺纹与所述支撑块二(14)和所述箱体二(11)连接;所述连接臂一(20)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连接块二(18)和所述撑书臂(22)连接;所述撑书臂(22)通过转轴一(21)与所述箱体二(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宾,刘志尊,范会壮,冯玉杰,高亚峰,杜茂蕊,张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