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25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机床。该高速加工中心机床,包括:主轴电机、主轴箱、电机安装板以及主轴,通过在主轴电机的外侧沿着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空心冷却壁、第二空心冷却壁、第三空心冷却壁以及第四空心冷却壁,并将第一空心冷却壁、第二空心冷却壁、第三空心冷却壁以及第四空心冷却壁与电机安装板内的U型腔体连通,并在电机安装板与主轴箱之间的管路之间设置中间冷却箱,在可实现对主轴电机多方位降温冷却的同时,可以在冷却液进入主轴箱内的冷却腔体之间,通过中间冷却箱对冷却液再次降温,避免主轴电机底部的热量被冷却液带走后,需要先流动至主轴箱,影响对主轴箱的降温的问题,显著提升了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机床
本技术涉及机床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机床。
技术介绍
申请号CN201120506262.7的现有专利公开一种高速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包括机床主体,所述机床主体内设有主轴箱和电机安装板,所述主轴箱和/或电机安装板内设有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与冷却液供应设备连通。优选的,所述主轴箱内的封闭空腔分别与设置在主轴箱两端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电机安装板内的封闭空腔分别与设置在电机安装板两端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本技术采用在主轴箱和/或电机安装板中设置冷却系统的方式,使主轴电机周围的温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保证主轴在高速下的正常运转,从而保障了高速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稳定运行。然而上述高速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结构仅能对主轴电机底部进行降温,并且主轴电机底部的热量被冷却液带走后,需要先流动至主轴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主轴箱的降温,降低了冷却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机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机床,以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电机(1)、主轴箱(2)、电机安装板(3)以及主轴(4),所述电机安装板(3)设置于所述主轴箱(2)上方,所述主轴箱(2)上在所述电机安装板(3)的前方设置有主轴安装区(27),所述主轴(4)设置于所述主轴安装区(27)内,所述主轴电机(1)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上;/n所述主轴电机(1)的外侧沿着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空心冷却壁(5)、第二空心冷却壁(6)、第三空心冷却壁(7)以及第四空心冷却壁(8),所述第一空心冷却壁(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冷却液进液接头(11),所述第一空心冷却壁(5)的底部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空心冷却壁(6)的底部一侧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加工中心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电机(1)、主轴箱(2)、电机安装板(3)以及主轴(4),所述电机安装板(3)设置于所述主轴箱(2)上方,所述主轴箱(2)上在所述电机安装板(3)的前方设置有主轴安装区(27),所述主轴(4)设置于所述主轴安装区(27)内,所述主轴电机(1)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上;
所述主轴电机(1)的外侧沿着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空心冷却壁(5)、第二空心冷却壁(6)、第三空心冷却壁(7)以及第四空心冷却壁(8),所述第一空心冷却壁(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冷却液进液接头(11),所述第一空心冷却壁(5)的底部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空心冷却壁(6)的底部一侧端面通过第一连接管(12)连通,所述第二空心冷却壁(6)的顶部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心冷却壁(7)的顶部一侧端面通过第二连接管(13)连通,所述第三空心冷却壁(7)的底部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第四空心冷却壁(8)的底部一侧端面通过第三连接管(14)连通,所述第四空心冷却壁(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液出液接头(15);
所述电机安装板(3)的内部设置有U型腔体,所述电机安装板(3)上表面对应U型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U型腔体连通的第二冷却液进液接头(19)和第二冷却液出液接头(20);所述主轴箱(2)上在所述第二冷却液出液接头(20)的一侧设置有中间冷却箱(21),所述中间冷却箱(21)设置有第三冷却液进液接头(23)和第三冷却液出液接头(24);所述主轴箱(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体,所述主轴箱(2)上方在第三冷却液出液接头(24)一侧设置有与冷却腔体连通的第四冷却液进液接头(25),所述主轴箱(2)侧壁设置有与冷却腔体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德昊通机电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