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螺母或多螺钉凸焊工作站,包括位于中部的机器人,机器人前方并列布置有焊机,焊机侧面布置有螺母或螺钉的上料工位,机器人左侧布置有工件上料工位,工件上料工位后方沿着左右方向布置有用于下料的传送带,位于传送带右侧端头外部布置有工装储存位,所述传送带和工装储存位均布置于机器人的后方;还包括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化工作站的方式,实现了工件上不同种类螺母或是螺钉的自动化焊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人工漏焊、全检问题,在保证甚至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螺母或多螺钉凸焊工作站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
,尤其是一种多螺母或多螺钉凸焊工作站。
技术介绍
在同一工件上进行2种M6螺母和螺钉(各1共3)的凸焊,采用的工艺流程是:使用3台中频焊机和3副焊接夹具,由3个操作工依次串联焊接,螺母(钉)采用振动盘排料、送料机送料的方式。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a.3个工位凸焊,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容易漏放漏焊;b.占用大量设备、生产场地和物流器具,生产成本增加;c.需要人工和设备较多,生产组织不易;d.防止漏焊,需要人工100%全检,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多螺母或多螺钉凸焊工作站,从而实现螺母或螺钉的自动化焊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人工漏焊、全检问题,在保证甚至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螺母或多螺钉凸焊工作站,包括位于中部的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前方并列布置有焊机,焊机侧面布置有螺母或螺钉的上料工位,机器人左侧布置有工件上料工位,工件上料工位后方沿着左右方向布置有用于下料的传送带,位于传送带右侧端头外部布置有工装储存位,所述传送带和工装储存位均布置于机器人的后方;还包括围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工位通过振动盘对零件进行排序后,由送料机将零件送至焊机处上料。所述焊机的数量为两台,分别为并列布置于机器人前方的焊机一和焊机二,焊机一左侧布置有振动盘一,焊机一和焊机二之间布置有振动盘二,焊机二右侧布置有振动盘三;所述振动盘一、焊机一、振动盘二、焊机二和振动盘三从左至右排布于同一直线方向。所述振动盘一通过送料机一向焊机一输送零件,振动盘二通过送料机二向焊机一输送零件,振动盘三通过送料机三向焊机二输送零件;所述振动盘一和振动盘二中的零件直径尺寸相同。所述振动盘一和焊机一间隔的后方还布置有送料机器人,送料机器人将振动盘一中的零件上料至焊机一。所述工件上料工位的结构为:包括支架平面,支架平面上前后间隔安装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上料夹具一,上料夹具一在外部动力驱动下沿着导轨移动;还包括抓取夹具一,抓取夹具一衔接安装于机器人的输出轴端。所述支架平面的左端与围板左内壁面贴近,导轨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工装储存位的结构为:包括储存平台,储存平台上安装有上料夹具二;所述储存平台内外贯穿围板的后壁,上料夹具二位于围板的内侧;还包括抓取夹具二,抓取夹具二衔接安装于机器人的输出轴端。所述围板围挡于工作站外部,传送带从围板左壁面的后部穿出。还包括电气柜,电气柜布置于工件上料工位前方的围板内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自动化工作站的方式,由振动盘+送料机的方式将不同型号的螺母或螺钉送至焊机,再由机器人从上料处将工件抓取、并依次送至不同的焊机处逐个进行凸焊,实现了工件上不同种类螺母或是螺钉的自动化焊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人工漏焊、全检问题,在保证甚至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对于长宽高尺寸相近的螺母或是螺钉,由振动盘排序后,由送料机器人将其上料至焊机处,避免了排序后的零件经送料机的塑料管道送料时因翻转而导致的上料不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振动盘一;2、送料机一;3、焊机一;4、送料机二;5、振动盘二;6、焊机二;7、送料机三;8、振动盘三;9、电气柜;10、抓取夹具一;11、上料夹具一;12、传送带;13、机器人;14、上料夹具二;15、抓取夹具二;16、导轨;17、送料机器人;18、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螺母或多螺钉凸焊工作站,包括位于中部的机器人13,机器人13前方并列布置有焊机,焊机侧面布置有螺母或螺钉的上料工位,机器人13左侧布置有工件上料工位,上料工位后方沿着左右方向布置有用于下料的传送带12,位于传送带12右侧端头外部布置有工装储存位,传送带12和工装储存位均布置于机器人13的后方;还包括围板18;通过自动化工作站的方式,由振动盘+送料机的方式将不同型号的螺母或螺钉送至焊机,再由机器人13从上料处将工件抓取、并依次送至不同的焊机处逐个进行凸焊,实现了工件上不同种类螺母或是螺钉的自动化焊接。上料工位通过振动盘对零件进行排序后,由送料机将零件送至焊机处上料。焊机的数量为两台,分别为并列布置于机器人13前方的焊机一3和焊机二6,焊机一3左侧布置有振动盘一1,焊机一3和焊机二6之间布置有振动盘二5,焊机二6右侧布置有振动盘三8;振动盘一1、焊机一3、振动盘二5、焊机二6和振动盘三8从左至右排布于同一直线方向。振动盘一1通过送料机一2向焊机一3输送零件,振动盘二5通过送料机二4向焊机一3输送零件,振动盘三8通过送料机三7向焊机二6输送零件;振动盘一1和振动盘二5中的零件直径尺寸相同。振动盘一1和焊机一3间隔的后方还布置有送料机器人17,送料机器人17将振动盘一1中的零件上料至焊机一3;对于长宽高尺寸相近的螺母或是螺钉,由振动盘排序后,由送料机器人17将其上料至焊机处,避免了排序后的零件经送料机的塑料管道送料时因翻转而导致的上料不良问题。工件上料工位的结构为:包括支架平面,支架平面上前后间隔安装有导轨16,导轨16上滑动安装有上料夹具一11,上料夹具一11在外部动力驱动下沿着导轨16移动;还包括抓取夹具一10,抓取夹具一10衔接安装于机器人13的输出轴端。支架平面的左端与围板18左内壁面贴近,导轨16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工装储存位的结构为:包括储存平台,储存平台上安装有上料夹具二14;储存平台内外贯穿围板18的后壁,上料夹具二14位于围板18的内侧;还包括抓取夹具二15,抓取夹具二15衔接安装于机器人13的输出轴端;工装储存位用于存储目前工况下不使用的工装。围板18围挡于工作站外部,传送带12从围板18左壁面的后部穿出。还包括电气柜9,电气柜9布置于工件上料工位前方的围板18内侧。本实施例中,机器人13为六轴机器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以在工件上凸焊2种型号不同的M6螺母以及1种螺钉,2种M6螺母分别通过振动盘一1和振动盘二5上料,螺钉通过振动盘三8上料,机器人13将抓取夹具一10自动夹装于输出轴端,而抓取夹具二15、上料夹具二14则被放置于工装储存位处;外部动力驱动上料夹具一11沿着导轨16向着围板18的左壁面移动,人工将工件放置于上料夹具一11上,由上料夹具一11对工件预定位,外部动力驱动上料夹具一11反向移动;机器人13的手臂带动抓取夹具一10移动至工件上料工位的上料夹具一11处,抓取夹具一10将工件抓取;机器人13的手臂带动抓取有工件的抓取夹具一10移动至焊机一3处,送料机一2将振动盘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螺母或多螺钉凸焊工作站,包括位于中部的机器人(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13)前方并列布置有焊机,焊机侧面布置有螺母或螺钉的上料工位,机器人(13)左侧布置有工件上料工位,工件上料工位后方沿着左右方向布置有用于下料的传送带(12),位于传送带(12)右侧端头外部布置有工装储存位,所述传送带(12)和工装储存位均布置于机器人(13)的后方;还包括围板(18);/n所述上料工位通过振动盘对零件进行排序后,由送料机将零件送至焊机处上料;/n所述焊机的数量为两台,分别为并列布置于机器人(13)前方的焊机一(3)和焊机二(6),焊机一(3)左侧布置有振动盘一(1),焊机一(3)和焊机二(6)之间布置有振动盘二(5),焊机二(6)右侧布置有振动盘三(8);所述振动盘一(1)、焊机一(3)、振动盘二(5)、焊机二(6)和振动盘三(8)从左至右排布于同一直线方向;/n所述振动盘一(1)通过送料机一(2)向焊机一(3)输送零件,振动盘二(5)通过送料机二(4)向焊机一(3)输送零件,振动盘三(8)通过送料机三(7)向焊机二(6)输送零件;所述振动盘一(1)和振动盘二(5)中的零件直径尺寸相同;/n所述振动盘一(1)和焊机一(3)间隔的后方还布置有送料机器人(17),送料机器人(17)将振动盘一(1)中的零件上料至焊机一(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螺母或多螺钉凸焊工作站,包括位于中部的机器人(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13)前方并列布置有焊机,焊机侧面布置有螺母或螺钉的上料工位,机器人(13)左侧布置有工件上料工位,工件上料工位后方沿着左右方向布置有用于下料的传送带(12),位于传送带(12)右侧端头外部布置有工装储存位,所述传送带(12)和工装储存位均布置于机器人(13)的后方;还包括围板(18);
所述上料工位通过振动盘对零件进行排序后,由送料机将零件送至焊机处上料;
所述焊机的数量为两台,分别为并列布置于机器人(13)前方的焊机一(3)和焊机二(6),焊机一(3)左侧布置有振动盘一(1),焊机一(3)和焊机二(6)之间布置有振动盘二(5),焊机二(6)右侧布置有振动盘三(8);所述振动盘一(1)、焊机一(3)、振动盘二(5)、焊机二(6)和振动盘三(8)从左至右排布于同一直线方向;
所述振动盘一(1)通过送料机一(2)向焊机一(3)输送零件,振动盘二(5)通过送料机二(4)向焊机一(3)输送零件,振动盘三(8)通过送料机三(7)向焊机二(6)输送零件;所述振动盘一(1)和振动盘二(5)中的零件直径尺寸相同;
所述振动盘一(1)和焊机一(3)间隔的后方还布置有送料机器人(17),送料机器人(17)将振动盘一(1)中的零件上料至焊机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万武,戴新丰,杜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铸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