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303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蒸馏水中,加入多巴胺并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140℃下反应2~4h后冷却,过滤,真空干燥,将纳米三氧化二铝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分散后加入聚丙烯升温至80~90℃下使得聚丙烯溶解,得到混合溶液,采用流延法得到复合聚丙烯薄膜,其中控制该薄膜厚度为1.5~2mm之间;将得到的产物放置于磁控溅射装置中,将薄膜平铺于铜板上,在磁控溅射将产物溅射至薄膜上,该薄膜面溅射镀膜完毕后,在薄膜另一面上也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溅射镀膜,得到隔膜前体;将隔膜前体放置在容器中,加入蒸馏水,滴加Tris缓冲液,使该溶液的pH值至11~11.6,静置1.5~3h后,取出,在真空环境下干燥得到所述复合隔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隔膜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新一代便携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件之一,其作用是防止正负极间的物理接触,并通过吸收电解液提供离子传导能力。虽然隔膜并不直接参与电池反应,但它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包括循环性、安全性、能量和功率密度等。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采用聚烯烃多孔膜,如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它们的复合隔膜,虽然它们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优良的机械性能,但是其较差的电解液亲和性以及热稳定性限制了其在新一代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蒸馏水中,然后加入多巴胺并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140℃下反应2~4h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蒸馏水中,然后加入多巴胺并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140℃下反应2~4h后冷却,过滤,真空条件下干燥,备用;/nS2:将纳米三氧化二铝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分散后加入聚丙烯人然后升温至80~90℃下使得聚丙烯溶解,得到混合溶液,采用流延法得到复合聚丙烯薄膜,其中控制该薄膜厚度为1.5~2mm之间;/nS3:将步骤S1中得到的产物放置于磁控溅射装置中,将步骤S2中的薄膜平铺于铜板上,然后在磁控溅射将步骤S1中的产物溅射至薄膜上,该薄膜面溅射镀膜完毕后,在薄膜另一面上也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蒸馏水中,然后加入多巴胺并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20~140℃下反应2~4h后冷却,过滤,真空条件下干燥,备用;
S2:将纳米三氧化二铝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分散后加入聚丙烯人然后升温至80~90℃下使得聚丙烯溶解,得到混合溶液,采用流延法得到复合聚丙烯薄膜,其中控制该薄膜厚度为1.5~2mm之间;
S3:将步骤S1中得到的产物放置于磁控溅射装置中,将步骤S2中的薄膜平铺于铜板上,然后在磁控溅射将步骤S1中的产物溅射至薄膜上,该薄膜面溅射镀膜完毕后,在薄膜另一面上也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溅射镀膜,得到隔膜前体;
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隔膜前体放置在容器中,加入蒸馏水,然后开始滴加Tris缓冲液,使得该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彦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艺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