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029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提供一种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包括立柱、动力头、主轴电机、滑台、支撑座、横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立柱为设有中空开槽的n型立柱,所述滑台经第一驱动单元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立柱的中空开槽上,所述横杆经第二驱动单元可水平滑动地设于滑台的上表面上且横杆上表面与立柱的中空开槽的竖直平面垂直交叉,所述支撑座固设于横杆上,所述动力头设于横杆前端,所述主轴电机设于支撑座上且主轴电机输出轴连接并带动动力头的主轴转动对工作台上待加工工件加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立卧主轴箱使用占用场地大、造价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与发展,数控机床作为机床工业的主流产品,已成为实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在水暖、五金、汽车零部件、压缩机、手机3C等行业,随着市场要求的提高,对高效、高可靠性以及高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多功能加工中心是高度自动化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点为:具备刀库,可以完成自动换刀工作,工件一次装夹后,根据事先编制好的数控加工程序,加工中心可以自动选择加工方式、更换刀具、自动对刀、自动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量等,可连续完成多种工序,减少了工件装夹、测量和机床调整等辅助工序时间。现有技术中,加工中心分为立式、卧式和龙门吊式加工中心,其上均设置有一个主轴,故只能实现单侧加工,对工件的一侧加工完毕之后通过夹具进行换向,再对工件的另一侧进行加工,从而无法实现同时对工件双侧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低下。为此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应运而出,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284224.1,公开了一种数控龙门立卧复合机床,包括底座、工作台、立柱,立柱通过立柱导轨活动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活动或固定连接横梁滑鞍,立柱活动或固定连接立柱滑鞍,横梁滑鞍活动连接立式主轴装置,立柱滑鞍活动连接卧式主轴装置;底座、立柱、横梁、立式主轴装置、卧式主轴装置设有丝杆驱动装置,丝杆驱动装置都连接电气数控装置。但是其卧式主轴装置的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需要复杂的占用空间大的横向和纵向移动机构配合实现,结构较为复杂、造价成本高、占用场地大,特别是对于场地不够宽裕的企业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降低造价成本、机台占用场地空间小、应用范围广的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包括立柱、动力头、主轴电机、滑台、支撑座、横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立柱为设有中空开槽的n型立柱,所述滑台经第一驱动单元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立柱的中空开槽上,所述横杆经第二驱动单元可水平滑动地设于滑台的上表面上且横杆上表面与立柱的中空开槽的竖直平面垂直交叉,所述支撑座固设于横杆上,所述动力头设于横杆前端,所述主轴电机设于支撑座上且主轴电机输出轴连接并带动动力头的主轴转动对工作台上待加工工件加工。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动力头后端设有部分穿设于动力头用于更换动力头上刀具的打刀缸机构,所述打刀缸机构包括打刀缸、复位弹簧、拉杆和卡爪,所述打刀缸的输出轴经拉杆与卡爪相连接,所述拉杆穿设于动力头内,复位弹簧套设设于拉杆上位于动力头和打刀缸输出轴之间,所述卡爪可卡紧固定刀头于动力头内或松开刀头由拉杆推送出动力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打刀缸包括液压缸体、调节块、连接座和活塞,所述活塞可伸缩的设于液压缸体内,所述活塞沿轴向设有中空腔体,拉杆远离刀头的一端与连接座一端相连接,连接座位于活塞的中空腔体内且与连接座连接的拉杆部分穿入活塞的中空腔体内,所述调节块可于活塞的中空腔体内调节位置地设于活塞的中空腔体内,调节块的自由端与连接座远离拉杆的一端相连接带动调整连接座于活塞中空腔体内的位置。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卧式主轴箱设置成立柱、动力头、主轴电机、滑台、支撑座、横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配合结构使得卧式主轴箱上的动力头可在卧式主轴箱上实现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无需在卧式主轴箱外再设置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即可实现卧式主轴箱动力头的上下和前后位置调整,大大降低机台的占用场地空间,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合理,有效降低造价成本;通过进一步的设置,即在动力头上设置新结构的打刀缸机构,即打刀缸机构的活塞沿轴向设有中空腔体,拉杆远离刀头的一端与连接座一端相连接,连接座位于活塞的中空腔体内且与连接座连接的拉杆部分穿入活塞的中空腔体内,并将调节块可于活塞的中空腔体内调节位置地设于活塞的中空腔体内,调节块的自由端与连接座远离拉杆的一端相连接带动调整连接座于活塞中空腔体内的位置,有效缩短打刀缸机构的长度,使得打刀缸配合用于卧式主轴箱的动力头上时进一步缩短动力头的长度,进一步缩小机台整体占用场地空间,使得机台使用范围更大,可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主轴箱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打刀缸和动力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3,优选的本技术的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包括立柱1、动力头2、主轴电机3、滑台4、支撑座5、横杆6、第一驱动单元7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立柱为设有中空开槽的n型立柱,所述滑台4经第一驱动单元7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立柱1的中空开槽上,所述横杆6经第二驱动单元可于滑台4上水平滑动地设于滑台4的上表面上且横杆6上表面与立柱1的中空开槽的竖直平面垂直交叉,所述支撑座5固设于横杆6上,所述动力头2设于横杆6前端,所述主轴电机3设于支撑座5上且主轴电机3输出轴连接并带动动力头2的主轴转动使刀头8上的刀具对工作台上待加工工件加工,位于卧式主轴箱一侧设有用于更换卧式主轴箱加工刀具的卧式刀库10。参考图3,卧式主轴箱装置的动力头2后端均设有部分穿设于动力头2用于更换动力头2刀具的打刀缸机构,所述打刀缸机构包括打刀缸91、复位弹簧92、拉杆93和卡爪94,所述打刀缸91的输出轴经拉杆93与卡爪94相连接,所述拉杆93穿设于动力头2内,复位弹簧92套设设于拉杆93上位于动力头2和打刀缸91输出轴之间,所述卡爪94可卡紧固定刀头8于动力头2内或松开刀头8由拉杆93推送出动力头2,所述打刀缸91包括液压缸体911、调节块912、连接座913和活塞914,所述活塞914可伸缩的设于液压缸体911内,所述活塞914沿轴向设有中空腔体,拉杆93远离刀头8的一端与连接座913一端相连接,连接座913位于活塞914的中空腔体内且与连接座913连接的拉杆93部分穿入活塞914的中空腔体内,所述调节块912可于活塞914的中空腔体内调节位置地设于活塞914的中空腔体内,调节块912的自由端与连接座913远离拉杆93的一端相连接带动调整连接座913于活塞914中空腔体内的位置。本技术通过将卧式主轴箱设置成立柱、动力头、主轴电机、滑台、支撑座、横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配合结构使得卧式主轴箱上的动力头可在卧式主轴箱上实现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无需在卧式主轴箱外再设置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即可实现卧式主轴箱动力头的上下和前后位置调整,大大降低机台的占用场地空间,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合理,有效降低造价成本;通过进一步的设置,即在动力头上设置新结构的打刀缸机构,即打刀缸机构的活塞沿轴向设有中空腔体,拉杆远离刀头的一端与连接座一端相连接,连接座位于活塞的中空腔体内且与连接座连接的拉杆部分穿入活塞的中空腔体内,并将调节块可于活塞的中空腔体内调节位置地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动力头、主轴电机、滑台、支撑座、横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立柱为设有中空开槽的n型立柱,所述滑台经第一驱动单元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立柱的中空开槽上,所述横杆经第二驱动单元可水平滑动地设于滑台的上表面上且横杆上表面与立柱的中空开槽的竖直平面垂直交叉,所述支撑座固设于横杆上,所述动力头设于横杆前端,所述主轴电机设于支撑座上且主轴电机输出轴连接并带动动力头的主轴转动对工作台上待加工工件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动力头、主轴电机、滑台、支撑座、横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立柱为设有中空开槽的n型立柱,所述滑台经第一驱动单元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立柱的中空开槽上,所述横杆经第二驱动单元可水平滑动地设于滑台的上表面上且横杆上表面与立柱的中空开槽的竖直平面垂直交叉,所述支撑座固设于横杆上,所述动力头设于横杆前端,所述主轴电机设于支撑座上且主轴电机输出轴连接并带动动力头的主轴转动对工作台上待加工工件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主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后端设有部分穿设于动力头用于更换动力头上刀具的打刀缸机构,所述打刀缸机构包括打刀缸、复位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金张卯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创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