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化铟衬底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化铟衬底的制备方法,属于磷化铟衬底制备
技术介绍
磷化铟(InP)是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为闪锌矿型晶体结构,禁带宽度为1.34eV,其以高电子迁移速率、高禁带宽度、高热导率在光电芯片衬底材料应用中占据优势,并且是光模块半导体激光器和接收器的关键材料。根据半导体LD和LED,衬底的平整度对外延膜的形成和做成器件时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行业内现状,目前的磷化铟衬底加工时,为双面研磨,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去除相当一部分晶片厚度,造成晶体材料的浪费,并且因为去除厚度太高,造成加工时间长,产品平整度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磷化铟衬底的制备方法,通过研磨结合减薄的方法来分别处理晶片的正面和背面,可在晶片进行CMP抛光前获得粗糙度Ra值在100-150nm的主表面来料,极大地减少了抛光前衬底损伤层的厚度,大大地缩短了磷化铟衬底的CMP抛光时间;解决了当前磷化铟衬底制造过程中,因双面研磨工艺带来的衬底表面机械损伤率高、机械损伤层厚、表面粗糙度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化铟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使用多线切割机切割出厚度为400-800um的磷化铟晶片,并对晶片边缘进行磨边倒角、使晶片边缘纵截面呈圆弧状;/n2)对步骤1)所得晶片的背面进行研磨,去除背面多线切割造成的锯纹,研磨时,晶片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为0.1-1.6N/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化铟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多线切割机切割出厚度为400-800um的磷化铟晶片,并对晶片边缘进行磨边倒角、使晶片边缘纵截面呈圆弧状;
2)对步骤1)所得晶片的背面进行研磨,去除背面多线切割造成的锯纹,研磨时,晶片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为0.1-1.6N/cm2;
3)在减薄机上对步骤2)所得晶片正面进行减薄,减薄后晶片正面的糙度为100-150nm,减薄的厚度在2um以内;
4)用腐蚀液对步骤3)所得晶片进行湿法腐蚀,至晶片厚度减少5-10um,然后用水洗涤、烘干;腐蚀液为浓浓硫酸、双氧水和水体积比为1:1:(2~3)的混合液;
5)将步骤4)所得的晶片通过进行CMP抛光至粗糙度为0.2-0.3nm、平整度和弯曲度均在5um以内、翘曲度在2um内;
6)清洗除去步骤5)所得晶片表面的脏污;
7)将步骤6)所得的晶片密封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包装袋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铟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使用不同目数的砂轮对主面进行旋转磨削,使晶片均匀的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达,周锐,柯尊斌,吴怀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