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和用于电平转换模块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和用于电平转换模块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driveronarray,GOA)技术是将栅极驱动电路(gatedriverICs)制作在阵列基板上的一种技术。目前可直接将栅极驱动电路做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面板的周围,提高了TFT-LCD面板的集成度,使TFT-LCD面板更轻薄。随着TFT-LCD面板尺寸不断增加,TFT-LCD面板中扫描线上的晶体管的数量增加,阻抗增大。因此栅极驱动电路驱动晶体管的延时严重,如晶体管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晶体管电压下降的时间变长,导致TFT-LCD面板放电速度慢,出现残影。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和用于电平转换模块的控制方法,可以加快液晶面板的放电速度。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平转换模块、上拉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拉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多个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负电压模块和第二负电压模块,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与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部分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负电压模块与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剩余部分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多个晶体管的漏极与液晶面板的栅极扫描线连接,所述栅极扫描线与所述液晶面板中的晶体管的栅极连接;/n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用于:/n接收所述显示设备的掉电信号;/n向所述多个晶体管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上拉所述多个晶体管的栅极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平转换模块、上拉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拉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多个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负电压模块和第二负电压模块,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与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部分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负电压模块与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剩余部分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多个晶体管的漏极与液晶面板的栅极扫描线连接,所述栅极扫描线与所述液晶面板中的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显示设备的掉电信号;
向所述多个晶体管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上拉所述多个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为第一电压;
上拉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的电压和所述第二负电压模块的电压为第二电压,以上拉所述栅极扫描线的电压为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所述多个晶体管的打开电压Vg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与所述第二负电压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型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第一电压输入模块与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负电压模块连接;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输入模块输出所述打开电压,以上拉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的电压和所述第二负电压模块的电压为所述第二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第二电压输入模块与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控制下输出关闭电压Vgl,所述上拉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为P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负电压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入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
所述第一负电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