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图像显影剂、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54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静电图像显影剂、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该静电图像显影剂含有包含色调剂颗粒的色调剂、载体、以及外添剂,该外添剂包含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脂肪酸金属盐颗粒和研磨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图像显影剂、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图像显影剂、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05-26656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调剂,其是至少包含色调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调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添加剂为包含钛化合物A和钛化合物B的两种添加剂,上述色调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4μm~8μm,并且表示体积粒度分布的GSD为1.23以下,且形状系数SF1为110~14,上述钛化合物A和上述该钛化合物B的粉体电阻率和体积平均粒径满足规定的条件”。另外,日本特开2017-14653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其满足下述条件:“具有色调剂颗粒、个数粒度分布具有2个峰的研磨剂颗粒、以及个数粒度分布具有1个峰的脂肪酸金属盐颗粒,研磨剂颗粒的个数粒度分布的2个峰之中,设小径侧峰的粒径为Da、设大径侧峰的粒径为Db、设脂肪酸金属盐颗粒的个数粒度分布的一个峰的粒径为Dc、设上述色调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Dt时,满足下述式(1)~式(3)的关系·式(1):Da≦0.5×Dt·式(2):Dc≦0.5×Dt·式(3):Dt≦Db”。另外,日本特开2014-14950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形成潜像的图像承载体;以非接触状态与上述图像承载体表面相对配置,将包含结晶性聚酯的非磁性的单组分显影剂供给至上述图像承载体而将上述潜像显影的显影机构;以及与上述图像承载体表面接触,对该图像承载体表面的转印残留显影剂进行清扫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清洁刮板配置在重力在防止如下现象的方向上起作用的位置:因上述图像承载体旋转,到达上述清洁刮板的上述转印残留显影剂进入上述清洁刮板与上述图像承载体表面的接触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与在含有包含色调剂颗粒的色调剂、载体以及外添剂的静电图像显影剂中上述外添剂仅为折射率或微晶径(結晶子径)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剂能够抑制在反复形成高密度图像所产生的图像浓度不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其含有:包含色调剂颗粒的色调剂;载体;以及包含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脂肪酸金属盐颗粒和研磨剂的外添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上述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为附着于上述色调剂颗粒的二氧化钛颗粒(A)和附着于上述载体的二氧化钛颗粒(B),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折射率比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折射率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折射率为2.0以上且小于2.4,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折射率为2.4以上2.8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上述脂肪酸金属盐颗粒为脂肪酸锌颗粒,上述研磨剂为钛酸金属盐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案,上述脂肪酸金属盐颗粒为硬脂酸锌颗粒,上述研磨剂为钛酸锶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案,相对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含量,上述脂肪酸金属盐颗粒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案,相对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含量,上述研磨剂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案,相对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含量,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9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其含有:包含色调剂颗粒的色调剂;载体;以及包含微晶径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脂肪酸金属盐颗粒和研磨剂的外添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0方案,提供一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装卸的处理盒,其具备显影机构,该显影机构存储静电图像显影剂,利用上述静电图像显影剂将形成在图像保持体表面的静电图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1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图像保持体;充电机构,对上述图像保持体表面进行充电;静电图像形成机构,在经充电的上述图像保持体表面形成静电图像;显影机构,存储静电图像显影剂,利用上述静电图像显影剂将形成在上述图像保持体表面的静电图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转印机构,将形成在上述图像保持体表面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表面;以及定影机构,将转印至上述记录介质表面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2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充电步骤,对图像保持体表面进行充电;静电图像形成步骤,在经充电的上述图像保持体表面形成静电图像;显影步骤,利用静电图像显影剂将形成在上述图像保持体表面的静电图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转印步骤,将形成在上述图像保持体表面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表面;以及定影步骤,将转印至上述记录介质表面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第1、4、或5的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与在含有包含色调剂颗粒的色调剂、载体以及外添剂的静电图像显影剂中上述外添剂仅为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相比,上述方案提供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可抑制在反复形成高密度图像时所产生的图像浓度不均。根据上述第2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与上述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为附着于上述色调剂颗粒的二氧化钛颗粒(A)和附着于上述载体的二氧化钛颗粒(B)、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折射率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折射率相同或比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折射率高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相比,该方案提供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可抑制在反复形成高密度图像时所产生的图像浓度不均。根据上述第3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折射率小于2.0或为2.4以上或者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折射率小于2.4或大于2.8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相比,该方案提供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可抑制在反复形成高密度图像时所产生的图像浓度不均。根据上述第6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与上述脂肪酸金属盐颗粒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含量小于1质量%或大于10质量%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相比,该方案提供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可抑制在反复形成高密度图像时所产生的图像浓度不均。根据上述第7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与上述研磨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含量小于1质量%或大于10质量%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相比,该方案提供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可抑制在反复形成高密度图像时所产生的图像浓度不均。根据上述第8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含量小于0.1质量%或大于50质量%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相比,该方案提供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可抑制在反复形成高密度图像时所产生的图像浓度不均。根据上述第9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与在含有包含色调剂颗粒的色调剂、载体以及外添剂的静电图像显影剂中上述外添剂仅为微晶径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相比,该方案提供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可抑制在反复形成高密度图像时所产生的图像浓度不均。根据上述第10~12的方案,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其含有:/n包含色调剂颗粒的色调剂,/n载体,以及/n外添剂,该外添剂包含脂肪酸金属盐颗粒、研磨剂和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31 JP 2020-015622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其含有:
包含色调剂颗粒的色调剂,
载体,以及
外添剂,该外添剂包含脂肪酸金属盐颗粒、研磨剂和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其中,
上述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二氧化钛颗粒为附着于上述色调剂颗粒的二氧化钛颗粒(A)和附着于上述载体的二氧化钛颗粒(B),
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折射率比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折射率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其中,
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折射率为2.0以上且小于2.4,
上述二氧化钛颗粒(B)的折射率为2.4以上2.8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其中,
上述脂肪酸金属盐颗粒为脂肪酸锌颗粒,
上述研磨剂为钛酸金属盐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其中,
上述脂肪酸金属盐颗粒为硬脂酸锌颗粒,
上述研磨剂为钛酸锶颗粒。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其中,相对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含量,上述脂肪酸金属盐颗粒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其中,相对于上述二氧化钛颗粒(A)的含量,上述研磨剂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笕壮太郎高桥左近斋藤裕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