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46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涉及减水剂混合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混合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所述转轴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弹簧以及推杆,所述混合箱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合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减震外壳的内部,通过设置两端铰接的连杆,就可以利用连杆受震时角度的改变使得缓冲杆以及滑套的位移,从而进行有力减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水剂混合
,具体为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以聚羧酸盐为主体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经接枝共聚生成的,具有极强的减水性能,属当今世界上技术领先的环保型混凝土外加剂,已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港口、铁路、桥梁、公路、机场、军事工程以及各种公民建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现有的减水剂混合搅拌设备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能不能很好的对混合装置的内壁上粘接的原料进行刮取,使得整个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彻底,以及会出现比例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发生,现有大多数装置的减水剂混合搅拌设备减震结构较为简单或者未设置减震,保护效果不好,常常产生很大的震动,随着时间的延长导致内部零部件产生松动,同时震动过程中产生碰撞会使得增大零部件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具备刮取沾粘原料以及减震的优点,以解决沾粘内壁的原料以及震动的问题。为实现刮取沾粘原料以及减震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混合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所述转轴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弹簧以及推杆,所述混合箱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合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减震外壳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杆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套筒的一侧并延伸至减震套筒的内部,所述缓冲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活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两侧通过铰链与搅拌杆进行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套与滑杆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表面的两端套接有第二减震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的一侧以及支撑杆表面进行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通过设置弹簧,就可以利用弹簧弹力使得刮板能够更加贴近混合箱的内壁,清理沾粘内壁的原料,提高使用率。2、该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通过设置转轴与搅拌杆的铰接,在转动时搅拌杆的夹角变化着,对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3、该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滑套与滑杆的滑动连接,就可以将对震动力进行缓冲位移以及消耗,起到减震作用。4、该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通过设置套接的第二减震弹簧,就可以利用第二减震弹簧的弹性对位移的滑套进行缓冲,起到缓冲效果。5、该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通过设置两端铰接的连杆,就可以利用连杆受震时角度的改变使得缓冲杆以及滑套的位移,从而进行有力减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合箱;101、进料口;2、电机;201、转轴;202、搅拌杆;203、刮板;204、推杆;205、套筒;206、弹簧;3、出料口;4、支撑杆;401、减震外壳;402、连杆;403、活动板;404、缓冲杆;405、减震套筒;406、减震弹簧;407、滑套;408、滑杆;409、第二减震弹簧;410、第三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1,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混合箱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2,电机2型号为BLD-5.5KW,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搅拌杆202,所述搅拌杆2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203,所述转轴20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套筒205,所述套筒205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弹簧206以及推杆204,所述混合箱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混合箱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外壳401的顶部并延伸至减震外壳40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410,所述支撑杆4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连杆402,所述连杆402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活动板403,所述活动板40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缓冲杆404,所述缓冲杆404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套筒405的一侧并延伸至减震套筒405的内部,所述缓冲杆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406,所述活动板40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套407,所述滑套407的内壁活动设置有滑杆408,所述滑套40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409。具体的,所述套筒20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206,所述弹簧20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204。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弹簧206,就可以利用弹簧206弹力使得刮板203能够更加贴近混合箱1的内壁,清理沾粘内壁的原料,提高使用率。具体的,所述转轴201的两侧通过铰链与搅拌杆202进行铰接。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转轴201与搅拌杆202的铰接,在转动时搅拌杆202的夹角变化着,对混合箱1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具体的,所述滑套407与滑杆408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滑套407与滑杆408的滑动连接,就可以将对震动力进行缓冲位移以及消耗,起到减震作用。具体的,所述滑杆408表面的两端套接有第二减震弹簧409。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套接的第二减震弹簧409,就可以利用第二减震弹簧409的弹性对位移的滑套407进行缓冲,起到缓冲效果。具体的,所述连杆402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403的一侧以及支撑杆4表面进行铰接。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两端铰接的连杆402,就可以利用连杆402受震时角度的改变使得缓冲杆404以及滑套407的位移,从而进行有力减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通过进料口101注入至混合箱1的内部,打开电机2,电机2通过转轴201,带动搅拌杆202以及刮板203进行转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混合箱(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搅拌杆(202),所述搅拌杆(2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203),所述转轴(20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套筒(205),所述套筒(205)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弹簧(206)以及推杆(204),所述混合箱(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混合箱(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外壳(401)的顶部并延伸至减震外壳(40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410),所述支撑杆(4)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连杆(402),所述连杆(402)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活动板(403),所述活动板(40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缓冲杆(404),所述缓冲杆(404)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套筒(405)的一侧并延伸至减震套筒(405)的内部,所述缓冲杆(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406),所述活动板(40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套(407),所述滑套(407)的内壁活动设置有滑杆(408),所述滑套(40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4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混合箱(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搅拌杆(202),所述搅拌杆(2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203),所述转轴(20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套筒(205),所述套筒(205)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弹簧(206)以及推杆(204),所述混合箱(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混合箱(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外壳(401)的顶部并延伸至减震外壳(40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410),所述支撑杆(4)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连杆(402),所述连杆(402)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活动板(403),所述活动板(40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缓冲杆(404),所述缓冲杆(404)的一端贯穿至减震套筒(405)的一侧并延伸至减震套筒(405)的内部,所述缓冲杆(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华张铁桩薛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