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三维"人体一服装" 接触力学仿真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限于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硬件的发展,直到1986年,第一个织物变形的三维计 算机模拟程序才被开发出来,在此之前,纺织学界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诸如非 线性连续体薄板理论、有限元方法在织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弯曲、剪切、自重 等在织物悬垂及屈曲中的不同影响方式等等。特别是有限元方法适用于以织物力 学分析和模拟为主的仿真研究。目前图形仿真的建模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几何方法、物理方法及综合 方法。几何方法不考虑面料或服装的物理特性,采用悬链线、B样条插值等方法。 生成的图形具有类织物的形态,但是不代表某种特定的织物,图形的生成速度快。 物理方法是通过构造织物对象的结构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图形方法生成具有某 种特定形态的仿真织物。根据力学结构和求解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力法和 能量法。综合方法是几何算法与物理建模的综合运用。织物与服装二维模拟及仿真技术本身涉及到纺织材料结构力学、计算机图形 学、计算力学等多方面的交叉研究内容,随着建模方式的基本完善,目前的研究 重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人体-服装”接触力学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3DCAD服装缝合系统模块、有限元模型构建模块、有限元仿真求解模块、系统后处理模块; 所述3DCAD服装缝合系统模块采用基于弹簧质点模型的服装缝合系统,完成从二维衣片到三维服装的缝合仿真和服装的三维造型设计; 所述有限元模型构建模块包括几何模型建立模块和网格剖分模块,根据3DCAD服装缝合系统模块提供的三维初始服装及相关的缝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有限元离散模型的重构; 所述有限元仿真求解模块主要生成使用APDL语言描述的宏命令文件,然后自动调用ANSYS,转入ANSYS模块处理; 所述系统后处理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梅,王众,纪帅,郑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