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203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PBAT纤维纺丝时,依次经过冷却、集束、上油、牵伸和卷绕工序,冷却采用缓冷和强冷相结合的方式,冷却段包括缓冷段和强冷段;所述缓冷段是指在丝条冷却至110~130℃时,在10~15米的冷却甬道下,丝条冷却至50~70℃;所述强冷段是指在缓冷段结束后,将丝条冷却至室温,冷却风温为5~1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PBAT纺丝冷却过程进行优化,即当丝条冷却到结晶温度附近时,采用缓冷的方式,设定在PBAT结晶温度附近下进行保温,给予PBAT充分的结晶时间,使PBAT结晶完善,提高PBAT的结晶度,结晶度的提高可以避免PBAT纤维在集束、卷绕等过程中发生的丝条粘连现象,提高了PBAT纤维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高分子纤维制备
,涉及一种PBAT纤维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可降解类共聚酯,主要是以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制备得到。PBAT既具有PBT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又兼具脂肪族聚酯良好的拉伸性和延展性,还可以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为水,二氧化碳。PBAT可用于包装、医疗和农用薄膜等领域。作为性能优异的可降解塑料,PBAT同样可以用于纺织服装领域。但PBAT在纺丝过程中,因初生纤维结晶度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结晶速度慢因素造成的纤维粘连问题,致使纤维无法连续稳定成形,同时制品也存在在高温条件出现粘结,面料手感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PBAT纤维的应用推广。影响纺丝成形稳定性的因素可归为两种,第一种为聚合物本身物性,主要是聚合物结晶度。影响聚合物结晶的因素有很多种,分子链的规整性是影响聚合物结晶性能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分子链规整性越好,聚合物结晶能力越强;此外,聚合物的结晶受成核和分子链运动控制,加快结晶速度,提高结晶温度可通过引入成核剂来实现。专利“一种结晶速度快的PBA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810122762.7)给出了一种结晶速度快的PBA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通过添加成核剂亚二甲基苯基双烷基脲来实现,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改变聚合物本身的结晶性能,对于聚合物结晶度的提升并没有帮助,仍然无法解决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纤维粘连的问题。除了加入成核剂之外,研究者还通过在PBAT中加入PLA、PHBV等高聚物进行共混纺丝来改善PBAT的纺丝性能,然而与加入成核剂一样,对于提高聚合物结晶度没有显著帮助,同时还面临相容性的问题。第二种为纺丝成形工艺,在纤维成形加工过程中,高聚物在不同温度、张力等外界环境中所获得的纤维结晶也有很大区别,且不同高聚物种类、组成所要求的结晶环境也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高聚物结晶特点来合理设计冷却成形工艺,专利“一种PBAT纤维及其制备方法”(201210349313.9)在纺丝过程中设计了一段长冷却过程,强化了纤维的冷却效果,但仅从增加冷却段长度不能达到高速纺丝的要求,专利中所涉及到的纺丝速度为500-1200m/min。本专利技术通过聚合过程中分子结构调控、纺丝过程中的工艺调控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纺丝过程中的稳定性,实现了高速纺丝的连续稳定,性能品质均达到了下游产品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BAT纤维及制备方法,包括了酯化、预缩聚、终缩聚、纺丝等阶段。通过调节各组分之间的链段长度来提高PBAT的结晶性能,同时引入第三组分,在提高PBAT制品后处理性能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PBAT制品的染色性能以及耐污性能;纺丝过程中通过调控冷却成形工艺,采用缓冷与强冷相结合,并延长冷却时间的方式制备PBAT纤维,最终可连续稳定生产PBAT纤维,并改善其制品在后处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获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PBAT纤维纺丝时,依次经过冷却、集束、上油、牵伸和卷绕工序,冷却采用缓冷和强冷相结合的方式,冷却段包括缓冷段和强冷段;所述缓冷段是指在丝条冷却至110~130℃时,在10~15米的冷却甬道下,丝条冷却至50~70℃(缓冷段保温冷却的方式,不然冷得快,不利于控制结晶);丝条温度过高,分子链运动剧烈,分子链无法规整排布形成晶体;丝条温度过低,分子链运动能力差,分子链同样无法进行规整排布形成晶区。同时,冷却结晶还需要一定时间,即提供一定长度的冷却通过,时间太短,分子链来不及进行运动排布,影响结晶,时间太长,对设备投资成本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成本也会提高,同时,结晶度过高也会影响后加工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所获POY纤维的结晶度在25~30%之间为宜,所获FDY纤维的结晶度在35~45%为宜。所述强冷段是指在缓冷段结束后,将丝条冷却至室温,冷却风温为5~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对苯二甲酸和己二酸分别进行酯化,再分别进行预缩聚,随后将得到的两种预聚物混合,并加入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酯化物,再进行终缩聚,最后通过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PBAT纤维。如上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苯二甲酸(PTA)酯化:将对苯二甲酸、丁二醇(BDO)、催化剂Ⅰ和抗氧剂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获得对苯二甲酸酯化物;第二步,己二酸酯化:将己二酸、丁二醇、催化剂Ⅱ和抗氧剂Ⅱ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获得己二酸酯化物;第三步,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SSIPA)酯化:将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丁二醇、催化剂Ⅲ和抗氧剂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获得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酯化物;第四步,对苯二甲酸酯化物预缩聚:将第一步中所获对苯二甲酸酯化物进行预缩聚反应,获得PBT预聚物;第五步,己二酸酯化物预缩聚:将第二步中所获己二酸酯化物进行预缩聚反应,获得PBA预聚物;第六步,终缩聚:将第三至五步中所获产物进行终缩聚反应,获得PBAT切片;第七步,将第六步中所获PBAT切片经熔融纺丝后获得PBAT纤维。如上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第一步中,催化剂Ⅰ为钛酸四丁酯和乙二醇钛中的一种以上,催化剂Ⅰ的添加量为相对于对苯二甲酸的5~100ppm(质量浓度);抗氧剂Ⅰ为磷酸三苯酯、抗氧剂300和抗氧剂164中的一种以上,抗氧剂Ⅰ的添加量为相对于对苯二甲酸的100~500ppm(质量浓度);对苯二甲酸和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1~1.4;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80~240℃,绝对压力为100Pa~0.6MPa,酯化时间为90~300min;当出水量大于等于理论出水量的98%时视为酯化结束;获得的对苯二甲酸酯化物的聚合度为2~10。如上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第二步中,催化剂Ⅱ为钛酸四丁酯和乙二醇钛中的一种以上,催化剂Ⅱ的添加量为相对于己二酸的5~100ppm(质量浓度);抗氧剂Ⅱ为磷酸三苯酯、抗氧剂300和抗氧剂164中的一种以上,抗氧剂Ⅱ的添加量为相对于己二酸的100~500ppm(质量浓度);己二酸与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1~1.4;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40~200℃,绝对压力为100Pa~0.5MPa,酯化时间为90~280min,当出水量大于等于理论出水量的98%时视为酯化结束;获得的己二酸酯化物的聚合度为2~10。如上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第三步中,催化剂Ⅲ为钛酸四丁酯和乙二醇钛中的一种以上,催化剂Ⅲ的添加量为相对于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的5~100ppm(质量浓度);抗氧剂Ⅲ为磷酸三苯酯、抗氧剂300和抗氧剂164中的一种以上,抗氧剂Ⅲ的添加量为相对于间苯二甲酸-5-磺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PBAT纤维纺丝时,依次经过冷却、集束、上油、牵伸和卷绕工序,其特征在于:冷却采用缓冷和强冷相结合的方式,冷却段包括缓冷段和强冷段;/n所述缓冷段是指在丝条冷却至110~130℃时,在10~15米的冷却甬道下,丝条冷却至50~70℃;/n所述强冷段是指在缓冷段结束后,将丝条冷却至室温,冷却风温为5~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PBAT纤维纺丝时,依次经过冷却、集束、上油、牵伸和卷绕工序,其特征在于:冷却采用缓冷和强冷相结合的方式,冷却段包括缓冷段和强冷段;
所述缓冷段是指在丝条冷却至110~130℃时,在10~15米的冷却甬道下,丝条冷却至50~70℃;
所述强冷段是指在缓冷段结束后,将丝条冷却至室温,冷却风温为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苯二甲酸和己二酸分别进行酯化,再分别进行预缩聚,随后将得到的两种预聚物混合,并加入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酯化物,再进行终缩聚,最后通过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PBAT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苯二甲酸酯化:将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催化剂Ⅰ和抗氧剂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获得对苯二甲酸酯化物;
第二步,己二酸酯化:将己二酸、丁二醇、催化剂Ⅱ和抗氧剂Ⅱ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获得己二酸酯化物;
第三步,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酯化:将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丁二醇、催化剂Ⅲ和抗氧剂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获得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酯化物;
第四步,对苯二甲酸酯化物预缩聚:将第一步中所获对苯二甲酸酯化物进行预缩聚反应,获得PBT预聚物;
第五步,己二酸酯化物预缩聚:将第二步中所获己二酸酯化物进行预缩聚反应,获得PBA预聚物;
第六步,终缩聚:将第三至五步中所获产物进行终缩聚反应,获得PBAT切片;
第七步,将第六步中所获PBAT切片经熔融纺丝后获得PBAT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催化剂Ⅰ为钛酸四丁酯和乙二醇钛中的一种以上,催化剂Ⅰ的添加量为相对于对苯二甲酸的5~100ppm;
抗氧剂Ⅰ为磷酸三苯酯、抗氧剂300和抗氧剂164中的一种以上,抗氧剂Ⅰ的添加量为相对于对苯二甲酸的100~500ppm;
对苯二甲酸和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1~1.4;
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80~240℃,绝对压力为100Pa~0.6MPa,酯化时间为90~300min;当出水量大于等于理论出水量的98%时视为酯化结束;
获得的对苯二甲酸酯化物的聚合度为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BAT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催化剂Ⅱ为钛酸四丁酯和乙二醇钛中的一种以上,催化剂Ⅱ的添加量为相对于己二酸的5~100pp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萍王华平翟春军吉鹏黎万丽张志峰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蓝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蓝山屯河高端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