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体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66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与车身协作来构成电动车辆的移动体及具备该移动体的电动车辆。移动体(10)具备驱动轮(5)、马达(12)、蓄电池(15)、控制装置(70)、操作部(75)、以及能够与车身(9)连接的连接部,移动体(10)通过经由所述连接部能够装拆地与车身(9)连接,从而与车身(9)一起构成电动车辆。移动体(10)及电动车辆的控制装置(70)在移动体(10)与车身(9)处于连接状态时,基于来自车身(9)侧的控制信号来驱动马达(12),在移动体(10)与车身(9)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基于来自操作部(75)的操作信号来驱动马达(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体及电动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体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国专利第5460545号公报中公开了马达、蓄电池及控制装置与摆臂成为一体的电动车辆的动力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以往的结构中,由于在动力单元中一体化有马达、蓄电池及控制装置,因此希望能够按照动力单元进行更换,或使动力单元的装拆容易来提高维护性。此外,也希望将卸下的动力单元作为独立的移动体来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目的在于,在与车身协作来构成电动车辆的移动体及具备该移动体的电动车辆中,构成从车身独立而能够自行移动的移动体,提高移动体及电动车辆的便利性及商品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为移动体,其具备驱动轮、对所述驱动轮进行驱动的马达、作为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源的蓄电池、对所述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入操作信号的操作部、对所述驱动轮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以及能够连接于与所述支承构件分体的车身的连接部,所述移动体通过经由所述连接部能够装拆地与所述车身连接,从而与所述车身一起构成电动车辆,其中,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体,其具备:/n驱动轮;/n对所述驱动轮进行驱动的马达;/n作为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源的蓄电池;/n对所述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n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入操作信号的操作部;/n对所述驱动轮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以及/n能够连接于与所述支承构件分体的车身的连接部,/n所述移动体通过经由所述连接部能够装拆地与所述车身连接,从而与所述车身一起构成电动车辆,其中,/n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来自所述车身侧的控制信号来驱动所述马达,/n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非连接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来自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信号来驱动所述马达。/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31 JP 2020-0152001.一种移动体,其具备:
驱动轮;
对所述驱动轮进行驱动的马达;
作为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源的蓄电池;
对所述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入操作信号的操作部;
对所述驱动轮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以及
能够连接于与所述支承构件分体的车身的连接部,
所述移动体通过经由所述连接部能够装拆地与所述车身连接,从而与所述车身一起构成电动车辆,其中,
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来自所述车身侧的控制信号来驱动所述马达,
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非连接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来自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信号来驱动所述马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体,其中,
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使由所述操作部对所述马达的操作成为不能或无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体,其中,
所述移动体具备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非连接状态时使所述移动体能够自行站立的辅助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体,其中,
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辅助轮成为从地面离开的非接地状态,
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非连接状态时,所述辅助轮成为与地面相接的接地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体,其中,
所述辅助轮具备对辅助轮主体进行支承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支承构件的支承腿,
通过所述支承腿相对于所述支承构件转动,从而所述辅助轮切换所述非接地状态与所述接地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体,其中,
所述移动体具备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车身处于非连接状态时使用者能够使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田翔吾广濑雄大玉木健二小野和彦高田纱织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