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58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扣压装置,所述扣压装置包括扣压油缸,所述扣压油缸内设有放置压合管材的扣压模具,所述扣压装置还包括管材定型装置,所述扣压油缸、所述扣压模具和所述管材定型装置同轴设置;扣压油缸和扣压模具的设置,将油压经过机械转换来实现扣压动作,对扣压工件实现均匀受力,防止扣压工件的损坏,实现了铝件与玻璃钢的完美压合;管材定型装置的设置,位于扣压工件的中间,以防止在扣压的过程中扣压工件的变形和损坏;本新型生产的压合产品合格率达到99%,产品稳定可靠,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材压合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增强塑料简称玻璃钢,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由于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可以代替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纤维增强塑料管(以下简称玻璃钢)由于工艺原因需与铝件接合在一起,传统工艺为人工用胶粘合,效率低下而且不环保,外形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厂家尝试压合的方式,但由于纤维增强塑料本身硬而脆的特性,从而普通的压接工艺会导致玻璃钢碎裂从而无法生产,同时由于玻璃钢本身性质的原因,对扣压力度要求极高,所以一般设备无法进行压合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扣压装置,所述扣压装置包括扣压油缸,所述扣压油缸内设有放置压合管材的扣压模具,所述扣压装置还包括管材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压油缸、扣压模具和所述管材定型装置同轴设置,所述扣压油缸包括中空的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活塞,所述缸体的内壁上径向延伸设有凸台,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上方设有平台,所述平台径向延伸至所述缸体的内壁,所述活塞本体下方设有小活塞,所述活塞本体外壁、所述小活塞、所述缸体的内壁与所述凸台形成第一油腔;所述缸体的内壁、所述平台、所述活塞本体外壁和所述凸台形成第二油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活塞内部中空,且活塞内部设有与其配合所述扣压模具,所述缸体的顶端还设有内部中空的端盖,且所述端盖内部从下往上的直径逐渐减小。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塞内部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圆台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空腔小端的直径相同。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扣压模具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模具座,所述模具座内设有与其配合设置的模具块,所述端盖的内侧壁与所述模具座的外周壁配合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具座下方的外壁倾斜设置,且倾斜面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倾斜度相吻合,所述模具座上方的外壁也倾斜设置,且倾斜面与所述端盖内侧壁的倾斜度相吻合,所述模具座内中空,且顶端设有凹槽,所述模具座内配合设有模具块,所述模具块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延伸台。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具块包括若干第一模具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块内侧的第二模具块,每个所述第一模具块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二模具块,所述第二模具块组成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模具块组成的直径。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材定型装置包括抽芯油缸,与所述抽芯油缸动力连接的抽芯轴,所述抽芯轴的自由端套设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端径向延伸到所述模具块中。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第一:扣压油缸和扣压模具的设置,将油压经过机械转换来实现扣压动作,对扣压工件实现均匀受力,防止扣压工件的损坏,实现了铝件与玻璃钢的完美压合;第二:管材定型装置的设置,位于扣压工件的中间,以防止在扣压的过程中扣压工件的变形和损坏;第三:本专利技术生产的压合产品合格率达到99%,产品稳定可靠,节约了生产成本;第四:本专利技术生产速度10s/个,远超传统人工用胶3分钟1个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第五:本专利技术压合工件外观统一且美观;第六: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环保且干净,无废弃物产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扣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2A-A向剖视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管材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图2的立体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具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图6的主视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具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模具块、所述第二模具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9所示,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扣压装置2,所述扣压装置2包括扣压油缸21,所述扣压油缸21内设有放置压合管材(需要压合的工件3)的扣压模具22,所述扣压装置2还包括管材定型装置23,所述扣压油缸21、所述扣压模具22和所述管材定型装置23同轴设置。所述扣压油缸21包括中空的缸体211,所述缸体211的内壁上径向延伸设有凸台212。所述缸体211内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活塞213,所述活塞213内部中空,且活塞213内部设有与其配合所述扣压模具22,所述缸体211的顶端还设有内部中空的端盖214,且所述端盖214内部从下往上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端盖214的设置除了可以给所述扣压模具22径向的力以外还可以防止所述扣压模具22轴向脱出。所述活塞213包括内部中空的活塞本体213a,所述活塞本体213a上方设有平台213b,所述平台213b径向延伸至所述缸体211的内壁,所述活塞本体213a下方设有小活塞213c,所述活塞本体213a外壁、所述小活塞213c、所述缸体211的内壁与所述凸台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扣压装置,所述扣压装置包括扣压油缸,所述扣压油缸内设有放置压合管材的扣压模具,所述扣压装置还包括管材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压油缸、扣压模具和所述管材定型装置同轴设置,所述扣压油缸包括中空的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活塞,所述缸体的内壁上径向延伸设有凸台,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上方设有平台,所述平台径向延伸至所述缸体的内壁,所述活塞本体下方设有小活塞,所述活塞本体外壁、所述小活塞、所述缸体的内壁与所述凸台形成第一油腔;所述缸体的内壁、所述平台、所述活塞本体外壁和所述凸台形成第二油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扣压装置,所述扣压装置包括扣压油缸,所述扣压油缸内设有放置压合管材的扣压模具,所述扣压装置还包括管材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压油缸、扣压模具和所述管材定型装置同轴设置,所述扣压油缸包括中空的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活塞,所述缸体的内壁上径向延伸设有凸台,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上方设有平台,所述平台径向延伸至所述缸体的内壁,所述活塞本体下方设有小活塞,所述活塞本体外壁、所述小活塞、所述缸体的内壁与所述凸台形成第一油腔;所述缸体的内壁、所述平台、所述活塞本体外壁和所述凸台形成第二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部中空,且活塞内部设有与其配合所述扣压模具,所述缸体的顶端还设有内部中空的端盖,且所述端盖内部从下往上的直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管与铝材的高速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部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圆台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空腔小端的直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永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