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46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9
本申请涉及柔性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纠正治具。纠正治具包括治具主体,贴装有电子元件的柔性电路板限位于治具主体上,电子元件包括上元件和下元件。治具主体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位于电子元件的一端,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均位于电子元件的另一端;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均能够朝向电子元件运动,使得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与下元件相适配的限位空间,第一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之间形成与上元件相适配的限位空间,从而将下元件和上元件在柔性电路板上纠正至标准贴装位置处,保证柔性电路板过炉焊接时,电子元件能够焊接至标准位置处,提高加工质量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纠正治具
本申请涉及柔性电路板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纠正治具。
技术介绍
在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在柔性电路板的相应位置处贴装电子元件,然后进行过炉焊接;目前均是将FPC放置于特定载具上,利用载具对FPC进行固定和传输,以完成过炉焊接;但贴装在柔性电路板行的电子元件会偏离准确的贴装位置,而现有的载具只能对FPC进行定位,无法对电子元件的位置进行纠正,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纠正治具,以能够对柔性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进行纠偏并定位,保证柔性电路板的加工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纠正治具,包括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对贴装有电子元件的柔性电路板进行定位,且所述电子元件包括贴装在一起的上元件和下元件;所述治具主体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电子元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上元件和所述下元件相面对;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均位于所述电子元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下元件相面对,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上元件相面对;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能够朝向所述电子元件运动,以使所述下元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使所述上元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治具主体包括第一治具,所述定位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治具上,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能够定位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上;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治具上,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治具上;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治具上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滑块能够被推动,使得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一治具上具有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所述第二滑块能够被推动,使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治具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由所述第二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一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一限位件远离所述电子元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治具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由所述第四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三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远离所述电子元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治具上开设有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第三导孔,所述第二滑块上开设有第四导孔;当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导孔的轴线穿过所述第三导孔,且所述第一导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三导孔的轴线不共线;当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第二导孔的轴线穿过所述第四导孔,且所述第二导孔的轴线与所述第四导孔的轴线不共线;所述治具主体包括第二治具,所述第二治具能够压于所述第一治具上,且所述第二治具上设置有第一导正件和第二导正件;所述第一导正件能够插入第一导孔和第三导孔内,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由所述第一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一限位件朝靠近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导正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导孔和所述第四导孔,并推动所述第二滑块由所述第三工位移动至所述第四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朝靠近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治具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三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在所述第二治具上具有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所述第三滑块能够被推动,使得所述第三滑块在所述第五工位和所述第六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三限位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二治具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滑块由所述第六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五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三滑块带动所述第三限位件远离所述电子元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治具上开设于第五导孔,所述第三滑块上开设有第六导孔;当所述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第五导孔的轴线穿过所述第六导孔,且所述第五导孔的轴线与所述第六导孔的轴线不共线;所述第二治具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治具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件,以通过所述第五弹性件将所述压板支撑于所述第二治具的上方,且所述压板能够被朝向所述第二治具的方向压动;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第三导正件,所述第三导正件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五导孔和第六导孔内,以通过所述第三导正件推动所述第三滑块由所述第五工位移动至所述第六工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块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六导孔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弹性件相抵靠,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一端相面对;所述第二滑动部远离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部朝向所述第一滑动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相抵靠,且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弹性力小于所述第三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的纠正治具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止挡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止挡部;所述压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治具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相适配,使得所述连接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先后穿过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二治具,且转动所述连接件至预定角度,能够使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压板的上端面相抵靠,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治具的上端面相抵靠;所述第一治具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当所述第二治具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上时,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下压所述连接件能够使所述第二止挡部通过所述第三通孔穿过所述第一治具,且转动所述连接件能够使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一治具的下端面相抵靠。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还设置有保压件;所述第二治具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保压件的一端与所述压板活动连接,所述保压件的另一端形成有仿形压头,且所述仿形压头能够通过所述第四通孔穿过所述第二治具并压于所述上元件上;所述保压件上套设有第六弹性件,所述第六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仿形压头相抵靠,使得所述仿形压头能够在所述第六弹性件的作用下压于所述上元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纠正治具包括治具主体,治具主体上形成有定位部,定位部用于放置柔性电路板并对柔性电路板进行限位;柔性电路板上贴装有电子元件,且电子元件包括上下贴装在一起的上元件和下元件。治具主体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位于电子元件的一端,且第一限位件与电子元件的上元件和下元件相面对;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均位于电子元件的另一端,且第二限位件与电子元件的下元件相面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纠正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主体;/n所述治具主体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对贴装有电子元件的柔性电路板进行定位,且所述电子元件包括贴装在一起的上元件和下元件;/n所述治具主体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n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电子元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上元件和所述下元件相面对;/n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均位于所述电子元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下元件相面对,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上元件相面对;/n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能够朝向所述电子元件运动,以使所述下元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使所述上元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纠正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主体;
所述治具主体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对贴装有电子元件的柔性电路板进行定位,且所述电子元件包括贴装在一起的上元件和下元件;
所述治具主体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电子元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上元件和所述下元件相面对;
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均位于所述电子元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下元件相面对,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上元件相面对;
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能够朝向所述电子元件运动,以使所述下元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使所述上元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包括第一治具,所述定位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治具上,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能够定位放置于所述第一治具上;
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治具上,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治具上;
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治具上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滑块能够被推动,使得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一治具上具有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所述第二滑块能够被推动,使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治具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由所述第二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一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一限位件远离所述电子元件;
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治具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由所述第四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三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远离所述电子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上开设有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
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第三导孔,所述第二滑块上开设有第四导孔;
当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导孔的轴线穿过所述第三导孔,且所述第一导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三导孔的轴线不共线;
当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第二导孔的轴线穿过所述第四导孔,且所述第二导孔的轴线与所述第四导孔的轴线不共线;
所述治具主体包括第二治具,所述第二治具能够压于所述第一治具上,且所述第二治具上设置有第一导正件和第二导正件;
所述第一导正件能够插入第一导孔和第三导孔内,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由所述第一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一限位件朝靠近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导正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导孔和所述第四导孔,并推动所述第二滑块由所述第三工位移动至所述第四工位,以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朝靠近所述电子元件的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纠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治具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丙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