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28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农作物副产品浸入盐酸溶液,然后捞出,在空气氛围加热到600‑800℃,得到S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材料
,具体属于一种污水处理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水等资源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污染。这将严重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柔性偏光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染料短期内在常温下很难降解,排放到环境中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水生生物、植物的生长,并诱导人类疾病的发生。另外,农业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副产品,如秸秆、稻壳、麦壳等。这些农作物副产品产量较大,自然降解周期长,直接露天焚烧又会产生大气污染。而大部分的农作物副产品经过高温煅烧后能够形成多孔的无机材料,再经过一些其他的化学处理后可以形成多孔的吸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染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将1份干净的农作物副产品浸入10份浓度为1.0-1.5mol/L的盐酸溶液中24小时,然后捞出,用去离子水清洗至PH=7,得到酸化农作物副产品;/nS2,将酸化农作物副产品在空气氛围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600-800℃,保温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份干净的农作物副产品浸入10份浓度为1.0-1.5mol/L的盐酸溶液中24小时,然后捞出,用去离子水清洗至PH=7,得到酸化农作物副产品;
S2,将酸化农作物副产品在空气氛围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600-800℃,保温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SiO2粉末;
S3,将1份SiO2粉末超声分散到700份溶剂中,然后加入10份尿素和0.6-1.5份镁盐,混合均匀后,在高压反应釜内190℃反应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7,烘干,得到MgSiO3粉末;
S4,将3份MgSiO3粉末超声分散到680份丙酮中,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0.7-1.4份的铁源,铁源溶解完成后,逐滴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搅拌30min,转移到100ml的高压反应釜中并加热至200℃反应2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7,烘干,得到MgSiO3/Fe3O4吸附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