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高的雾化单元、组件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17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度高的雾化单元,包括支架和发热体,发热体包括发热部、电极部和固定部,发热部的第一方向上的两边向第三方向上的弯,以使发热部的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内凹而另一侧拱起;发热部的内凹一侧与支架的腔体界定出用于容纳导液体容纳仓,以供气流吹向发热部的拱起一侧将雾化气体带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和雾化装置,该雾化组件包括上述的雾化单元。该雾化装置包括该雾化组件。该雾化单元、组件和装置中,发热体的拱起一侧和气流流动更加匹配,可以使得雾化面的热量更加均匀;使发热体不易变形,并将导液体压缩紧使导液材料和发热体直接接触良好;由于发热部不再是周向覆盖的,所以可以根据要求采用不同的进液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度高的雾化单元、组件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度高的雾化单元、组件和装置。
技术介绍
参见图1-2,传统的雾化加热方案中,电加热丝41和导液棉绳42的组合方式为,在导液棉绳42外周缠绕电加热丝41制成,虽然结构简单容易获取,但是其结构强度较差,易产生形变,只能依靠人工组装,且一致性很难有保证。并且,电加热丝41和导液棉绳42在工作时,由导液棉绳42的两端进液体,导液棉绳42将液体传导到电加热丝41,气流从电加热丝41下方向上,将加热雾化的蒸汽带出。由此产生的问题是:1.其进液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其它进液方式。2.其加热方式为周向发热,但是电加热丝41底部下方进入的为常温空气温度较低,电加热丝41顶部的为雾化后的蒸汽,温度较高,很难保证雾化区域的温度均匀,因此体验较差,容易出现积碳和糊芯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强度好,可设计不同进液方式的,发热均衡的雾化雾化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2)以及设在所述支架(12)上的片状的发热体(11),所述发热体(11)包括发热部(111)、电极部(112)和固定部(113),所述发热部(111)的第一方向(a)上的两边向第三方向(c)上的弯,以使所述发热部(111)的在所述第三方向(c)上的一侧内凹而另一侧拱起,所述发热部(111)包括与所述电极部(112)电性连接的发热线路(1111),以在所述电极部(112)通电时所述发热线路(1111)产生热量;所述固定部(113)嵌入所述支架(12)中;/n所述支架(12)上设有向所述第一方向(a)敞开的腔体(12a),所述发热体(11)设在所述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2)以及设在所述支架(12)上的片状的发热体(11),所述发热体(11)包括发热部(111)、电极部(112)和固定部(113),所述发热部(111)的第一方向(a)上的两边向第三方向(c)上的弯,以使所述发热部(111)的在所述第三方向(c)上的一侧内凹而另一侧拱起,所述发热部(111)包括与所述电极部(112)电性连接的发热线路(1111),以在所述电极部(112)通电时所述发热线路(1111)产生热量;所述固定部(113)嵌入所述支架(12)中;
所述支架(12)上设有向所述第一方向(a)敞开的腔体(12a),所述发热体(11)设在所述支架(12)上,所述发热部(111)设在所述腔体(12a)的敞开处,所述固定部(113)嵌入所述支架(12)中;所述发热部(111)的内凹一侧朝向所述腔体(12a)并与所述腔体(12a)界定出用于容纳导液体和使导液体与所述发热体(11)接触的容纳仓(13),所述支架(12)上设有通向所述容纳仓(13)的进液孔(12d),以供液体进入所述容纳仓(13);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三方向(c)两两不相互平行;
从而在所述容纳仓(13)中设有导液体并将来自所述进液孔(12d)的液体传导到所述发热体(11)时,所述发热体(11)将液体加热雾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11)的所述第一方向(a)上的两边向所述第三方向(c)弯,使得所述发热部(111)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11)的至少一处沿第二方向(b)的轴线弯折成直角或钝角,以使所述发热部(111)的所述第一方向(a)上的两边向所述第三方向(c)弯,所述第二方向(b)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三方向(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112)的所述第一方向(a)上的两边也向所述第三方向(c)的一侧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部(113)设在所述发热部(111)和/或所述电极部(112)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3)包括向外延伸的第一部分(1131)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1131)连接的第二部分(1132),所述第二部分(1132)朝垂直于或倾斜于所述第一部分(1131)延伸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112)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发热部(111)的第二方向(b)上的两侧的两个所述电极部(112),所述电极部(112)向外延伸,延伸方向为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b)的方向或与所述第二方向(b)成一定角度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b)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三方向(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上设有供气体进入的进气口(12b)以及供气体流出的通气口(12c),所述进气口(12b)与所述通气口(12c)相连,所述发热部(111)的拱起一侧与所述进气口(12b)的进气方向正对,所述发热部(111)的所述第一方向(a)上的两边与所述通气口(12c)对应,以供气流吹向所述发热部(111)的拱起一侧并经所述发热部(111)的所述第一方向(a)上的两边流过,带走所述发热体(11)加热雾化产生的气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包括基部(121)以及在所述基部(121)上同向伸出的两个伸出部(122),所述两个伸出部(122)在第二方向(b)上间隔设置,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