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75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包括油杯、与油杯连接的下支架、及通过下支架固定于油杯内的固定组件和雾化组件,所述油杯的中部为中空并形成烟道,所述下支架还开设有蜂窝状的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易装配、锁油性和密封性好,导油速度快、从而避免陶瓷杯干烧,同时该设计还缩短烟雾的流动时长,使用户使用时出烟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分为陶瓷芯和棉芯,棉芯的不稳定性,会出现烟弹漏油和棉花烧焦的问题。现有的陶瓷芯,都是以陶瓷和油仓隔离,通过进油孔的方式来导油,这种方式导油速度慢,陶瓷会出现干烧糊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通过全新的陶瓷结构方式和装配方式,在本结构中,储油仓完全与陶瓷杯相通,使得陶瓷发热丝加热时陶瓷杯所需烟油可以及时得到补充,利用陶瓷的导油和封油特性,可以避免干烧与漏油的情况;同时通过分气腔、双进气通道和聚气通道的设计使得烟雾与气流充分混合、该设计还缩短烟雾的流动时长,使用户使用时出烟快。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杯、与油杯连接的下支架、及通过下支架固定于油杯内的固定组件和雾化组件,所述油杯的中部为中空并形成烟道,所述下支架还开设有蜂窝状的进气口;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隔离油杯的油杯硅胶、安置于油杯硅胶内的上支架,及安置于上支架内的陶瓷硅胶,所述陶瓷硅胶用于安置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与下支架相连接,所述雾化组件与下支架的中部间隔开,且与油杯配合形成分气腔;所述上支架的前、后两端向下对称凸起形成凸块,所述凸块的中部内凹,所述内凹与油杯配合形成进气通道,所述上支架顶部开设有倒“T”字型的聚气通道,所述分气腔连通于进气口和进气通道,所述聚气通道连通于进气通道和烟道。优选的,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陶瓷杯、及安置于陶瓷杯底端的陶瓷发热丝,所述陶瓷杯的上部内凹呈漏斗状结构,便于烟油注入、避免陶瓷杯干烧,所述陶瓷杯向下凸起呈阶梯结构,所述陶瓷发热丝呈S型结构设置,所述陶瓷发热丝的两端均连接有引脚,所述引脚均连接于电极。优选的,所述烟道与油杯的壁面之间为空心形成储油仓,所述油杯的内部还设有第一卡槽。优选的,所述油杯硅胶的中部为空心结构,且凸起形成管道,所述油杯硅胶的两侧内凹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用于容纳烟雾通过聚气通道;所述上支架的外部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一卡块,所述上支架的两侧还贯穿有注油孔,所述陶瓷硅胶为中空结构,所述陶瓷硅胶包裹于陶瓷杯的四周;所述下支架的侧面内凹形成密封圈固定位,所述密封圈固定位用于安置密封圈,所述下支架的两侧凸起形成下支撑,所述下支撑下凹呈阶梯结构,用于卡接与支撑陶瓷杯,所述下支撑分别设有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第二卡块的上端,所述下支架设有多个通孔。优选的,所述凸块和下支撑相互错开,使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槽紧配连接,对加热组件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一卡槽紧配连接,起到固定油杯与下支架的作用。优选的,所述下支架的通孔设有五个,且为“一”字排列设计,最中央的通孔为进气口,用于容纳烟雾传出,两侧最靠外的通孔内分别安置有磁铁,两所述电极设于磁铁与进气口之间的通孔中。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易装配、锁油性和密封性好,导油速度快、从而避免干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剖面示意图;图3: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油杯硅胶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上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上支架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上支架剖面示意图;图7: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陶瓷硅胶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雾化组件剖面示意图;图9: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下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0:本技术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油杯,2-下支架,3-密封圈,4-固定组件,5-雾化组件,6-电极,7-磁铁,11-第一卡槽,12-烟道,13-储油仓,21-密封圈固定位,22-下支撑,23-第二卡块,24-第二卡槽,25-进气口,41-油杯硅胶,42-上支架,43-陶瓷硅胶,111-分气腔,112-进气通道411-缺口,421-凸块,422-第一卡块,423-注油孔,424-聚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端”、“下端”、“左侧”、“右侧”、“前端”、“后端”以及类似的表达是参考附图的位置关系。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包括油杯1、与油杯1连接的下支架2、及通过下支架2固定于油杯1内的固定组件4和雾化组件5,油杯1的中部为中空并形成烟道12,烟道12与油杯1的壁面之间为空心形成储油仓13,油杯1内部的下端还设有第一卡槽11;固定组件4包括用于隔离油杯1的油杯硅胶41、安置于油杯硅胶41内的上支架42,及安置于上支架42内的陶瓷硅胶43,陶瓷硅胶43用于安置雾化组件5。如图3所示,油杯硅胶41的中部为空心结构,且凸起形成管道,管道与烟道12相嵌合,油杯硅胶41的两侧内凹形成缺口411。如图4-6所示,上支架42呈上宽下窄的阶梯结构,上支架42的下部左、右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一卡块422,上支架42的两侧由上往下分别贯穿有注油孔423,上支架42的前、后两端向下对称凸起形成凸块421,凸块421的中部内凹,内凹与油杯1配合形成进气通道112,上支架42顶部开设有倒“T”字型的聚气通道424,缺口411用于容纳烟雾通过聚气通道424。如图7所示,陶瓷硅胶43为中空结构,陶瓷硅胶43用于包裹于雾化组件5的四周。如图8所示,雾化组件5包括陶瓷杯51、及安置于陶瓷杯底端的陶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杯、与油杯连接的下支架、及通过下支架固定于油杯内的固定组件和雾化组件,所述油杯的中部为中空并形成烟道,所述下支架还开设有蜂窝状的进气口;/n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隔离油杯的油杯硅胶、安置于油杯硅胶内的上支架,及安置于上支架内的陶瓷硅胶,所述陶瓷硅胶用于安置雾化组件;/n所述雾化组件与下支架相连接,所述雾化组件与下支架的中部间隔开,且与油杯配合形成分气腔;/n所述上支架的前、后两端向下对称凸起形成凸块,所述凸块的中部内凹,所述内凹与油杯配合形成进气通道,所述上支架顶部开设有倒“T”字型的聚气通道,所述分气腔连通于进气口和进气通道,所述聚气通道连通于进气通道和烟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杯、与油杯连接的下支架、及通过下支架固定于油杯内的固定组件和雾化组件,所述油杯的中部为中空并形成烟道,所述下支架还开设有蜂窝状的进气口;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隔离油杯的油杯硅胶、安置于油杯硅胶内的上支架,及安置于上支架内的陶瓷硅胶,所述陶瓷硅胶用于安置雾化组件;
所述雾化组件与下支架相连接,所述雾化组件与下支架的中部间隔开,且与油杯配合形成分气腔;
所述上支架的前、后两端向下对称凸起形成凸块,所述凸块的中部内凹,所述内凹与油杯配合形成进气通道,所述上支架顶部开设有倒“T”字型的聚气通道,所述分气腔连通于进气口和进气通道,所述聚气通道连通于进气通道和烟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陶瓷杯、及安置于陶瓷杯底端的陶瓷发热丝,所述陶瓷杯的上部内凹呈漏斗状结构,便于烟油注入、避免陶瓷杯干烧,所述陶瓷杯向下凸起呈阶梯结构,所述陶瓷发热丝呈S型结构设置,所述陶瓷发热丝的两端均连接有引脚,所述引脚均连接于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烟弹陶瓷芯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与油杯的壁面之间为空心形成储油仓,所述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魔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