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47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包括储料仓和燃烧机主体,所述储料仓的顶部设有储料口,所述储料仓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均设有支撑立柱,所述储料仓的右侧设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送料管设有输送杆,所述输送杆上缠绕设有螺旋搅拌器,通过设置的燃烧器除了具有喷射一、二次风的传统功能,还在侧面布置喷口,将空气沿一定角度贴墙面喷出,与相邻燃烧器喷出的空气相碰撞,形成覆盖水冷壁面的裹墙风,裹墙风形成的空气气幕将高温、高灰渣浓度的烟气与水冷壁分隔开,减少了高温灰渣与水冷壁的接触,减轻水冷壁结渣,使炉膛水冷壁处保持氧化性气氛,可防止炉膛结焦和高温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秸秆燃烧
,具体为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
技术介绍
秸秆燃烧器是一种使用植物秸秆和野草类生物压制成的高密度颗粒为燃料的燃具,属于生物质燃烧器。秸秆燃烧器能使秸秆充分燃烧,不冒烟,大大降低取暖成本,节约能源,但是粉状燃烧过程中易出现非常严重的结渣、沾污问题,降低受热面传热能力,影响燃烧箱传热效率和出力,结渣和沾污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燃烧箱熄火、爆管、停炉等重大事故,因此对于现有秸秆粉状燃烧器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秸秆粉状燃烧器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的秸秆粉状燃烧器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包括储料仓和燃烧机主体,所述储料仓的顶部设有储料口,所述储料仓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均设有支撑立柱,所述储料仓的右侧设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送料管设有输送杆,所述输送杆上缠绕设有螺旋搅拌器,所述送料管的右侧顶端设有出料口,所述送料管下方设有燃烧机主体,所述燃烧机主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轮子,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设有配风箱,所述配风箱的顶部左侧设有控制台,所述配风箱的顶部右侧设有送料口,且送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所述送料口的外圆周面设有观察窗,所述配风箱的左侧顶端设有推拉把手,所述配风箱的正面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散热孔,所述配风箱的右侧设有燃烧气化箱,所述燃烧气化箱的背面设有观火口和出灰口,所述燃烧气化箱的右侧设有喷火口,所述燃烧气化箱和喷火口之间设有配风层,所述燃烧气化箱的内壁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凸型结构观察窗的燃烧器,每个所述燃烧器较大一层的右侧依次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一次进风口和二次进风口,每个所述燃烧器较大一层的左侧依次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一次风喷口和二次风喷口,每个所述燃烧器较小一层的右侧均设有若干个整齐排列的裹墙风进口,每个所述燃烧器较小一层的正面均设有若干个整齐排列的裹墙风喷口。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送料管之间设有支架。进一步的,所述轮子为万向轮,每个所述轮子顶部均设有锁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台包括按键和显示屏。进一步的,所述出灰口、观察窗和配风箱上均设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燃烧器除了具有喷射一、二次风的传统功能,还在侧面布置喷口,将空气沿一定角度贴墙面喷出,与相邻燃烧器喷出的空气相碰撞,形成覆盖水冷壁面的裹墙风,裹墙风形成的空气气幕将高温、高灰渣浓度的烟气与水冷壁分隔开,减少了高温灰渣与水冷壁的接触,减轻水冷壁结渣,使炉膛水冷壁处保持氧化性气氛,可防止炉膛结焦和高温腐蚀。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储料仓可以不断的自动给燃烧机主体加料,省去了人工加料的繁琐过程,提高了加料步骤的效率。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输送杆和螺旋搅拌器,可以避免送料时出现堵料的情况,有效降低了燃烧中出现断料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燃烧机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送料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燃烧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料口、2-储料仓、3-送料管、4-电机、5-支架、6-送料口、7-燃烧气化箱、8-配风层、9-喷火口、10-燃烧器、11-锁紧装置、12-支撑立柱、13-推拉把手、14-控制台、15-散热孔、16-配风箱、17-底板、18-轮子、19-观察窗、20-观火口、21-出灰口、22-输送杆、23-螺旋搅拌器、24-裹墙风喷口、25-一次风喷口、26-二次风喷口、27-一次进风口、28-二次进风口、29-裹墙风进口、30-燃烧机主体、31-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包括储料仓2和燃烧机主体30,储料仓2的顶部设有储料口1,储料仓2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均设有支撑立柱12,储料仓2的右侧设有送料管3,送料管3的右侧设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送料管3设有输送杆22,输送杆22上缠绕设有螺旋搅拌器23,送料管3的右侧顶端设有出料口31,送料管3下方设有燃烧机主体30,燃烧机主体30包括底板17,底板17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轮子18,底板17的顶部左侧设有配风箱16,配风箱16的顶部左侧设有控制台14,配风箱16的顶部右侧设有送料口6,且送料口6位于出料口31的下方,送料口6的外圆周面设有观察窗19,配风箱16的左侧顶端设有推拉把手13,配风箱16的正面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散热孔15,配风箱16的右侧设有燃烧气化箱7,燃烧气化箱7的背面设有观火口20和出灰口21,燃烧气化箱7的右侧设有喷火口9,燃烧气化箱7和喷火口9之间设有配风层8,燃烧气化箱7的内壁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凸型结构观察窗的燃烧器10,每个燃烧器10较大一层的右侧依次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一次进风口27和二次进风口28,每个燃烧器10较大一层的左侧依次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一次风喷口25和二次风喷口26,每个燃烧器10较小一层的右侧均设有若干个整齐排列的裹墙风进口29,每个燃烧器10较小一层的正面均设有若干个整齐排列的裹墙风喷口24。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的使用功能,电机4与送料管3之间设有支架5。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的使用功能,轮子18为万向轮,每个轮子18顶部均设有锁紧装置11。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的使用功能,控制台14包括按键和显示屏。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的使用功能,出灰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包括储料仓(2)和燃烧机主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2)的顶部设有储料口(1),所述储料仓(2)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均设有支撑立柱(12),所述储料仓(2)的右侧设有送料管(3),所述送料管(3)的右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送料管(3)设有输送杆(22),所述输送杆(22)上缠绕设有螺旋搅拌器(23),所述送料管(3)的右侧顶端设有出料口(31),所述送料管(3)下方设有燃烧机主体(30),所述燃烧机主体(30)包括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轮子(18),所述底板(17)的顶部左侧设有配风箱(16),所述配风箱(16)的顶部左侧设有控制台(14),所述配风箱(16)的顶部右侧设有送料口(6),且送料口(6)位于出料口(31)的下方,所述送料口(6)的外圆周面设有观察窗(19),所述配风箱(16)的左侧顶端设有推拉把手(13),所述配风箱(16)的正面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散热孔(15),所述配风箱(16)的右侧设有燃烧气化箱(7),所述燃烧气化箱(7)的背面设有观火口(20)和出灰口(21),所述燃烧气化箱(7)的右侧设有喷火口(9),所述燃烧气化箱(7)和喷火口(9)之间设有配风层(8),所述燃烧气化箱(7)的内壁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凸型结构的燃烧器(10),每个所述燃烧器(10)较大一层的右侧依次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一次进风口(27)和二次进风口(28),每个所述燃烧器(10)较大一层的左侧依次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一次风喷口(25)和二次风喷口(26),每个所述燃烧器(10)较小一层的右侧均设有若干个整齐排列的裹墙风进口(29),每个所述燃烧器(10)较小一层的正面均设有若干个整齐排列的裹墙风喷口(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粉状燃烧器,包括储料仓(2)和燃烧机主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2)的顶部设有储料口(1),所述储料仓(2)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均设有支撑立柱(12),所述储料仓(2)的右侧设有送料管(3),所述送料管(3)的右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送料管(3)设有输送杆(22),所述输送杆(22)上缠绕设有螺旋搅拌器(23),所述送料管(3)的右侧顶端设有出料口(31),所述送料管(3)下方设有燃烧机主体(30),所述燃烧机主体(30)包括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轮子(18),所述底板(17)的顶部左侧设有配风箱(16),所述配风箱(16)的顶部左侧设有控制台(14),所述配风箱(16)的顶部右侧设有送料口(6),且送料口(6)位于出料口(31)的下方,所述送料口(6)的外圆周面设有观察窗(19),所述配风箱(16)的左侧顶端设有推拉把手(13),所述配风箱(16)的正面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散热孔(15),所述配风箱(16)的右侧设有燃烧气化箱(7),所述燃烧气化箱(7)的背面设有观火口(20)和出灰口(21),所述燃烧气化箱(7)的右侧设有喷火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峰董保成任雅薇王久臣吴晓春李惠斌李景明孙丽英徐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