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39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9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层叠的多个蓄电模块;流路构件,其配置成与蓄电模块接触,形成有使冷却介质沿着与蓄电模块的层叠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流通的多个流路;一对约束板,其配置成在层叠方向上夹着多个蓄电模块和流路构件;多个紧固构件,其通过将一对约束板彼此紧固,而经由一对约束板对多个蓄电模块和流路构件附加约束载荷;以及导入管道,其配置于流路构件的第1方向的一端部,对多个流路中的每一流路导入冷却介质,多个紧固构件包含在约束板的第1方向的一端部沿着导入管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紧固构件,多个第1紧固构件以分别通过导入管道的内部的方式沿着层叠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
本公开涉及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在电极板的一个面上设置有正极、在电极板的另一面上设置有负极的双极电极的所谓的双极型蓄电模块。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1-2043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想到通过将上述的蓄电模块层叠多个来构成蓄电装置。在这种蓄电装置中,例如使设置有多个流路的流路构件介于相邻的蓄电模块之间并且使空气等冷却介质在该流路构件的各流路中流通,从而进行多个蓄电模块的冷却。然而,当在流路构件所设置的多个流路之间产生了冷却介质的流动不平衡时,会产生流路构件对蓄电模块的冷却性能在每一位置上差别很大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冷却性能在每一位置上的差别的蓄电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公开的蓄电装置具备:层叠的多个蓄电模块;流路构件,其配置成与蓄电模块接触,形成有使冷却介质沿着与蓄电模块的层叠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流通的多个流路;一对约束板,其配置成在层叠方向上夹着多个蓄电模块和流路构件;多个紧固构件,其通过将一对约束板彼此紧固,而经由一对约束板对多个蓄电模块和流路构件附加约束载荷;以及导入管道,其配置于流路构件的第1方向的一端部,对多个流路中的每一流路导入冷却介质,多个紧固构件包含在约束板的第1方向的一端部沿着导入管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紧固构件,多个第1紧固构件以分别通过导入管道的内部的方式沿着层叠方向延伸。在本公开的蓄电装置中,对多个流路中的每一流路导入冷却介质的导入管道配置于流路构件的第1方向的一端部。在这种构成中,导入管道内部的冷却介质的流动有时会偏颇于一个方向(导入管道的延伸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冷却介质的流入容易度会根据流路的位置产生差别。在此,在本公开的蓄电装置中,在约束板的第1方向的一端部沿着导入管道的延伸方向配置的多个第1紧固构件以分别通过导入管道内部的方式沿着层叠方向延伸。因此,在导入管道的内部流通的冷却介质的流动被各第1紧固构件阻挡(扰乱),在导入管道内被均匀化。其结果是,无论位置如何,冷却介质都易于向各个流路流入。因而,与在导入管道的延伸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冷却介质的流通未被阻挡的构成相比,流路构件中的多个流路之间的冷却介质的流通的偏颇得到抑制,能抑制冷却性能在每一位置上的差别。然而,蓄电模块会被紧固构件经由夹着该蓄电模块的一对约束板附加约束载荷。此时,若为了避免导入管道与紧固构件的干扰,例如将紧固构件配置于比导入管道靠外侧的位置,就需要与该紧固构件的位置相应的尺寸的约束板,因此有时会成为约束板的尺寸增大的原因。相对于此,根据本公开的蓄电装置,与将各紧固构件配置于比导入管道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使约束板的尺寸变小,并且还能将紧固构件活用为用于适度扰乱在导入管道的内部流通的冷却介质的流动而减少在各流路中流通的冷却介质的相对于离导入口的距离的流动不平衡的构件。另外,也可以是,本公开的蓄电装置还具备导出管道,导出管道配置于流路构件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部,使从多个流路中的每一流路导出的冷却介质流通,多个紧固构件包含在约束板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部沿着导出管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紧固构件,多个第2紧固构件以分别通过导出管道的内部的方式沿着层叠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出管道的内部,冷却介质的流通的偏颇得到抑制,因此,向该导出管道导出的来自各流路的冷却介质的偏颇易于得到抑制,能进一步抑制冷却性能在每一位置上的差别。另外,也可以是,在本公开的蓄电装置中,在导入管道设置有用于对该导入管道导入冷却介质的导入口,在导出管道设置有用于从该导出管道导出冷却介质的导出口,导入口和导出口位于多个流路的排列方向的一端部侧,多个第1紧固构件配置成随着离导入口的距离变远,相互相邻的第1紧固构件彼此的间隔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入口和导出口位于多个流路的排列方向的相同端部侧的构成中,能进一步抑制流路构件中的多个流路之间的冷却介质的流通的偏颇。另外,也可以是,在本公开的蓄电装置中,在导入管道设置有用于对该导入管道导入冷却介质的导入口,在导出管道设置有用于从该导出管道导出冷却介质的导出口,导入口位于多个流路的排列方向的一端部侧,导出口位于多个流路的排列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多个第1紧固构件配置成随着离导入口的距离变远,相互相邻的第1连结彼此的间隔变小。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入口和导出口位于多个流路的排列方向的相互不同的端部侧的构成中,能进一步抑制流路构件中的多个流路之间的冷却介质的流通的偏颇。另外,也可以是,本公开的蓄电装置还具备保持一对约束板的间隔的多个间隔保持构件,多个间隔保持构件分别配置于导入管道的内部,并且具有供第1紧固构件插通的插通孔。在这种情况下,能通过间隔保持构件保持一对约束板的间隔,并且能通过该间隔保持构件的形状和大小等的调整来控制冷却介质的流通形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能抑制冷却性能在每一位置上的差别的蓄电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蓄电模块的内部构成的概略截面图。图3是图1中的III-III线截面图。图4是图3中的IV-IV线截面图。图5是示出比较例的冷却机构的压力分布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机构的压力分布状态的图。图7是示出变形例的冷却机构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别的比较例的冷却机构的压力分布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变形例的冷却机构的压力分布状态的图。图10是示出别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蓄电装置的侧视图。图12是图10中的XII-XII线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彼此相同的要素或者彼此相当的要素标注相互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示出由X轴、Y轴以及Z轴规定的正交坐标系S。首先,对一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蓄电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图1所示的蓄电装置10例如用作叉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各种车辆的电池。蓄电装置10具备:相互层叠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蓄电模块12、包含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冷却构件14(流路构件)的冷却机构13、以及约束构件15。此外,蓄电装置10只要具备至少2个蓄电模块12、以及包含配置在该2个蓄电模块12之间的至少1个冷却构件14的冷却机构13即可。多个蓄电模块12是在一个方向上层叠的。蓄电模块12例如呈矩形板状,是包含多个双极电极(后述的双极电极32)的双极电池。蓄电模块12例如是镍氢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但也可以是双电层电容器。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镍氢二次电池。冷却构件14配置成与蓄电模块12接触。冷却构件14通过冷却介质的流通来冷却蓄电模块12。在各冷却构件14设置有使冷却介质流通的多个流路64。多个流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层叠的多个蓄电模块;/n流路构件,其配置成与上述蓄电模块接触,形成有使冷却介质沿着与上述蓄电模块的层叠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流通的多个流路;/n一对约束板,其配置成在上述层叠方向上夹着上述多个蓄电模块和上述流路构件;/n多个紧固构件,其通过将上述一对约束板彼此紧固,而经由上述一对约束板对上述多个蓄电模块和上述流路构件附加约束载荷;以及/n导入管道,其配置于上述流路构件的上述第1方向的一端部,对上述多个流路中的每一流路导入上述冷却介质,/n上述多个紧固构件包含在上述约束板的上述第1方向的一端部沿着上述导入管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紧固构件,/n上述多个第1紧固构件以分别通过上述导入管道的内部的方式沿着上述层叠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0 JP 2018-238041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层叠的多个蓄电模块;
流路构件,其配置成与上述蓄电模块接触,形成有使冷却介质沿着与上述蓄电模块的层叠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流通的多个流路;
一对约束板,其配置成在上述层叠方向上夹着上述多个蓄电模块和上述流路构件;
多个紧固构件,其通过将上述一对约束板彼此紧固,而经由上述一对约束板对上述多个蓄电模块和上述流路构件附加约束载荷;以及
导入管道,其配置于上述流路构件的上述第1方向的一端部,对上述多个流路中的每一流路导入上述冷却介质,
上述多个紧固构件包含在上述约束板的上述第1方向的一端部沿着上述导入管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紧固构件,
上述多个第1紧固构件以分别通过上述导入管道的内部的方式沿着上述层叠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还具备导出管道,上述导出管道配置于上述流路构件的上述第1方向的另一端部,使从上述多个流路中的每一流路导出的上述冷却介质流通,
上述多个紧固构件包含在上述约束板的上述第1方向的另一端部沿着上述导出管道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紧固构件,
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竹广和山崎贵文真里谷毅寺岛大树森冈怜史长谷祐介奥村素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