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活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3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活接头,包括:带有通道的接头本体,在接头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段及内螺纹段,内螺纹段与通道相连通,在外螺纹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在内螺纹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在第一密封圈槽和第二密封圈槽中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槽,在第三密封圈槽中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肩,在凸肩与接头本体之间设置有锥形连接部,在凸肩上套装有活接螺母,在活接螺母上设置有能够与锥形连接部相适配的锥孔,在位于凸肩下方的接头本体上设置有挡设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适用范围广、密封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活接头
本技术涉及管件活接头。
技术介绍
管件活接头是常用的管件连接件,管件活接头与管接头、连接管之间存在径向密封、端面密封及球面密封三种形式,其中采用径向密封形式的活接头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但是拆卸比较困难,端面密封和球面密封形式的活接头拆卸比较方便,但是拆卸后再次安装时,密封性能已经被破坏了,而且加工精度高、制造成本高。现在常用的管接头有以下几种结构:在管接头外侧壁上设置外螺纹,以及在管接头外侧壁上设置光壁、在光壁上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凸台,常用的管件活接头在与外螺纹设置在外侧壁上的管接头进行连接时,管件活接头与管接头直接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而在与外螺纹设置在凸台上的管接头进行连接时,管件活接头与管接头的光壁之间无法保持很好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加工、且在多次拆装后还能保障其连接密封性能的管件活接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件活接头,包括:带有通道的接头本体,在接头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段及内螺纹段,内螺纹段与通道相连通,在外螺纹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在内螺纹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在第一密封圈槽和第二密封圈槽中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槽,在第三密封圈槽中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肩,在凸肩与接头本体之间设置有锥形连接部,在凸肩上套装有活接螺母,在活接螺母上设置有能够与锥形连接部相适配的锥孔,在位于凸肩下方的接头本体上设置有挡设机构。进一步的,前述的管件活接头,其中,在接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与通道相连通。进一步的,前述的管件活接头,其中,在锥形连接部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槽,在第四密封圈槽中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前述的管件活接头,其中,所述挡设机构为挡圈,在位于凸肩下方的接头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槽,挡圈卡设在环槽中。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能够与多种不同结构的管接头、连接管进行连接,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这样就只需更换密封圈就能保障管件活接头与管接头、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能,反复拆装都不会影响其与管接头、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能,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管件活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件活接头,包括:带有通道11的接头本体1,在接头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段12及内螺纹段13,内螺纹段13与通道11相连通,在外螺纹段1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2,在内螺纹段1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3,在第一密封圈槽2和第二密封圈槽3中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槽4,在第三密封圈槽4中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14,连接孔14与通道11相连通,在接头本体1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肩15,在凸肩15与接头本体1之间设置有锥形连接部5,在锥形连接部5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槽51,在第四密封圈槽51中设置有密封圈。在凸肩15上套装有活接螺母6,在活接螺母6上设置有能够与锥形连接部5相适配的锥孔,在位于凸肩15下方的接头本体1上设置有能够限制活接螺母6活动的挡设机构,所述挡设机构为挡圈7,在位于凸肩15下方的接头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槽,挡圈7卡设在环槽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活接螺母6与外螺纹设置在外侧壁上的管接头进行连接时,管接头上的外螺纹与活接螺母6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管接头的端面能够与第三密封圈槽4中的密封圈进行紧密贴合,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而当活接螺母6与外螺纹设置在凸台上的管接头进行连接时,管接头上的光壁伸入到连接孔14中,而凸台上的外螺纹与活接螺母6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凸台的底面能够与第三密封圈槽4中的密封圈进行紧密贴合;活接螺母6与管接头进行连接时,活接螺母6就会与凸肩15、锥形连接部5及第四密封圈槽51中的密封圈紧密贴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连接本体1上的外螺纹段12能够与带有内螺纹的连接管进行连接,在与带有内螺纹的连接管进行连接时,连接管旋拧到底后能够与第一密封圈槽2中的密封圈紧密贴合,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连接本体1上的内螺纹段13能够与带有外螺纹的连接管进行连接,在与带有外螺纹的连接管进行连接时,连接管旋拧到底后能够与第二密封圈槽3中的密封圈紧密贴合,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能够与多种不同结构的管接头、连接管进行连接,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这样就只需更换密封圈就能保障管件活接头与管接头、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能,反复拆装都不会影响其与管接头、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能,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件活接头,包括:带有通道的接头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接头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段及内螺纹段,内螺纹段与通道相连通,在外螺纹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在内螺纹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在第一密封圈槽和第二密封圈槽中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槽,在第三密封圈槽中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肩,在凸肩与接头本体之间设置有锥形连接部,在凸肩上套装有活接螺母,在活接螺母上设置有能够与锥形连接部相适配的锥孔,在位于凸肩下方的接头本体上设置有挡设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管件活接头,包括:带有通道的接头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接头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段及内螺纹段,内螺纹段与通道相连通,在外螺纹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在内螺纹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在第一密封圈槽和第二密封圈槽中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槽,在第三密封圈槽中设置有密封圈,在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肩,在凸肩与接头本体之间设置有锥形连接部,在凸肩上套装有活接螺母,在活接螺母上设置有能够与锥形连接部相适配的锥孔,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北极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