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水氮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24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纯水氮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超纯水处理过程中会被空气中杂质污染形成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侧壁,并与所述罐体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连接所述罐体及纯水箱,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U形弯管,所述U形弯管开口向上设置,并且所述U形弯管其中一端连接有补水管路,另外一端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管,所述U形弯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通管道连通设置。通过U形弯管的设置,可以安全实现超纯水箱的氮封,保证纯水水质的同时,结构简单,相对省水,且有氮气外排管,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水氮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纯水氮封装置。
技术介绍
在超纯水系统中,为降低处理到一定程度的纯水被空气中杂质组分污染的程度,纯水箱的高效稳定以及低氮气消耗是近年来工业纯水处理
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比如,对于处理水质为电阻率≥18MΩ·cm,颗粒(>0.1μm)≤3pcs/ml时,对前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2B3T+RO+MB+MDG的产水来说,处理成本已经相当可观了,如果不对处理水进行氮封处理,空气中的杂质可能会影响终端的水质指标,氧气的再次溶入能迅速污染水体使出水溶氧严重超标,导致处理成本增加或出水水质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中杂质容易影响纯水水质形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纯水氮封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纯水氮封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填充有水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侧壁,并与所述罐体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连接所述罐体及纯水箱,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U形弯管,所述U形弯管开口向上设置,并且所述U形弯管其中一端连接有补水管路,另外一端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管,所述U形弯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通管路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出水挡板,所述出水挡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出水挡板位于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排水管之间。优选的,所述罐体为透明的PVC罐体。优选的,所述U形弯管指向补水管路一侧的水位高度高出连接管的部分与所述连通管插入所述罐体内水位高度一致。优选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罐体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补水管路上设置有补水阀门,并且所述补水阀门与U形弯管之间设置有补气口。优选的,所述U形弯管为透明的U形弯管。上述所述的一种纯水氮封装置,其通过罐体作为水封箱的主体,并通过U形弯管的设置,可以安全实现超纯水箱的氮封,保证纯水水质的同时,结构简单,同时可以应用于超纯水系统中时,相对省水,且有氮气外排管,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升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纯水氮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连通管道;21、连接管;3、排气管道;4、补水阀门;5、补气口;6、U形弯管;7、补水管路;8、出水挡板;9、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一种纯水氮封装置,应用于工业水处理
,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呈柱状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1为长方体柱状设置,所述罐体1为透明的PVC罐体1,在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出水挡板8,所述出水挡板8竖直设置,并且所述出水挡板8设置在所述罐体1顶部。使用过程中,所述罐体1为水封箱主体,通过罐体1内的水体实现了水封,并通过出水挡板8的设置,防止气体排入到罐体1内形成液位波动造成液位下降的情况出现。上述所述纯水氮封装置还可以适用于各种易挥发气体储罐的安全水封、沼气液封等。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1上连通有连通管道2,所述连通管道2用于连接纯水箱及罐体1,所述连通管道2一端竖直设置,并且竖直段插设在所述罐体1内的水体内,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管道2插入水体内的高度为h1。通过连通管道2的设置,方便了纯水箱的氮气外排,同时使用时,可以起到溢流管的作用。请参阅图1,所述连通管道2一端连接有补水管路7,所述补水管路7竖直设置,所述补水管路7底部设置有U形弯管6,所述U形弯管6开口向上设置,并且所述U形弯管6一端与所述补水管路7连通设置,另外一端设置有水平防止的连通管,所述U形弯管6通过水平放置的连通管与所述连通管道2连通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补水管路7上设置有补水阀门4,在所述补水阀门4与所述U形弯管6之间设置有补气口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U形弯管6为透明的U形弯管6,并且所述U形管内与所述补水管路7连通一端的水位高于所述连接管21的高度,并且高出部分高度为h2,在一实施方式中,h2高度为50mm。所述U形弯管6用于对隔断补水管路7中的空气,并且同时检测罐体1内氮气压力。所述补水管路7用于对罐体1内进行补水,防止虹吸后罐体1内液位损失。所述补气口5用于解决负压时存在虹吸吸气的问题。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所述罐体1一侧设置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固定设置在所述罐体1上,并与所述罐体1连通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管9位于所述出水挡板8指向背离所述连接管道2方向的罐体1侧壁上,所述排水管9与所述连通管道2指向罐体1底部一端端面的距离等于h1。在一实施方式中,h1与h2高度相等。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管9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挡板8指向所述罐体1底部一端的高度。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所述罐体1上还设置有排气管道3,所述排气管道3位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所述排气管道3用于将位于所述罐体1内部的氮气排放。工作原理:正常运行时候,纯水箱与连通管道2连通设置,此时U形弯管6内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系统处于恒定状态,不消耗或极少消耗补水,不消耗氮气,当纯水箱进水量大于出水量时,纯水箱内氮气过剩通过连通管道2排出并在罐体1的水体中以冒泡的形式通过水封层排至罐体1的上部空间,并通过排气管道3安全排出室外。当水箱内出水大于进水且氮气未能及时补充时,纯水箱内出现负压,此时U形弯管6内水柱因负压虹吸流入罐体1,U形弯管6失去水封作用并连通大气候,通过补气口5吸气进入纯水箱,从而防止了水箱负压损坏。并当空气进入纯水箱后,纯水箱内负压消失,通过补水阀门4以补水形式补充U形弯管6内水柱重新实现水封隔绝空气恢复水封性能。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h1和h2的高度一致,且为固定值,设定其为50mm,当出现液位波动使得h2液柱发生变化时,补水阀门4会及时补充液柱h2至50mm高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纯水氮封装置,其通过罐体1作为水封箱的主体,并通过U形弯管6的设置,可以安全实现超纯水箱的氮封,保证纯水水质的同时,结构简单,同时可以应用于超纯水系统中时,相对省水,且有氮气外排管,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水氮封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填充有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位于所述罐体(1)内的侧壁,并与所述罐体(1)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罐体(1)内还设置有连通管道(2),所述连通管道(2)连接所述罐体(1)及纯水箱,所述连通管道(2)上设置有U形弯管(6),所述U形弯管(6)开口向上设置,并且所述U形弯管(6)其中一端连接有补水管路(7),另外一端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管(21),所述U形弯管(6)通过所述连接管(21)与所述连通管道(2)连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水氮封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填充有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位于所述罐体(1)内的侧壁,并与所述罐体(1)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罐体(1)内还设置有连通管道(2),所述连通管道(2)连接所述罐体(1)及纯水箱,所述连通管道(2)上设置有U形弯管(6),所述U形弯管(6)开口向上设置,并且所述U形弯管(6)其中一端连接有补水管路(7),另外一端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连接管(21),所述U形弯管(6)通过所述连接管(21)与所述连通管道(2)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氮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出水挡板(8),所述出水挡板(8)竖直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所述出水挡板(8)位于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排水管(9)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文保宁尧鹏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