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照片的快速自动制作光栅影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024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照片的快速自动制作光栅影像方法,主要应用于光栅并提供一种利用计算机开发出可以简单快速制作三维立体、两(多)变及动画的光栅影像处理技术,结合机台设备上的输入单元、光学取像模块、显示单元、光栅影像处理单元及彩色打印机所组成的影像输出单元,通过一个单一颜色的背景幕将所需的物体、人物于其前方进行拍摄,将上述形成的影像,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栅影像处理单元自动去除背景后,再将之合成于由不同视角或多视角形成的光栅影像背景套图所保留出来的位置上,进而合成一光栅影像图文档并经彩色打印机打印出合成照片,再由光栅影像贴合后,即可以观赏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视觉效果的照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然而,过去平面的二维影像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呈现三维影像视觉的方法及技术逐渐地被研发出来,其中以光栅(Lenticular Lens)应用于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照片最为大家所采用;但是,一般现有的光栅影像处理方式,其制作程序相当复杂且耗时,主要是由于光栅影像是由多视角(Multiple Views)影像合成(Weaving)出来的;也即制作时,必须先将多视角相机组(由多台相机排成一列或成一弧形)的各相机皆对准同一标的物(Target)拍摄所要的场景(Scene),接着将此多视角相机组所摄取的多个影像,依据光栅的规格使用计算机影像处理软件来进行多视角影像的合图,其最繁杂的工作也在于此,因为它必须将个别影像的相对应位置,由第一行(或列)的像素(Picture Element)割取后再依序排列于一条光栅宽度(Pitch)上,如此重复地工作至个别影像第N(N为整数)行(或列)的像素割取并依序排列于第N条光栅宽度上为止,再经由彩色打印机(Color Printer)打印出来,才得以贴合(Lamination)于光栅观赏之。如果想将此光栅影像应用于不同人物但背景相同的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照片时,其一般光栅影像制作流程如下1.先将所需的景物、人物分别拍摄并取像。2.以人工处理方式(利用影像处理软件工具)将对象或人物割取(Cropping)出来。3.根据光栅的规格,准备其所需不同视角或多视角的背景图。4.将所取得的物体或人物当作前景(Foreground),再利用影像处理软件工具合成至各种不同视角的背景图。5.再将此不同视角的多个影像图,以影像处理软件工具,根据光栅的规格割取并依序排列合成一个光栅专用的图文档。6.以彩色打印机打印出上述合成图文档为一照片。7.将此照片贴合该光栅,即可有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视觉效果。以上所述为一般现有光栅影像制作系统,其必须以人工操作方式才得以将人物或对象从一般的复杂背景割取下来,以便进一步与其它背景图合成;同时,其多视角影像再合成光栅影像,又必须再耗费割取并依序排列像素的时间,根本无法达到“自动”、“快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光栅的,利用计算机影像处理的自动化快照流程取代人工影像处理方式,结合机台(Kiosk)设备上的输入单元(按键)、光学取像模块、显示单元、光栅影像处理单元及彩色打印机所组成的输出单元(Output Unit),通过一个单一颜色的背景幕将所需的物体、人物于其前方进行拍摄,将上述形成的影像,经本专利技术的光栅影像处理单元自动去除背景后,再将之合成于由不同视角或多视角形成的具有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效果的光栅影像背景套图(Templates),所保留出来的位置上,进而合成一图文档并经彩色打印机打印出合成照片,再贴合于光栅后,即可以观赏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视觉效果的照片,以实现新颖性高、实用性高、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高及成本降低的最佳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图片,由光栅影像处理技术来实现,其影像来源可以使用任何数字影像格式的影像档案,或者是由扫描仪、数字相机及数字摄影机所取得的影像或图片,于同一瞬间将上述影像信号输入于光栅影像处理系统作一处理并形成合成影像,再利用光栅的光学折射的物理特性,改变不同的观赏角度,以观赏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有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构造现在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光栅影像快照自动处理机台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光栅影像处理系统的自动快照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照片的影像处理系统的自动快照流程如下一、选择单一背景幕10,将实体影像的物体、人物摆设在一个单一颜色的背景幕10前方,借由数个相机进行拍摄取得不同视角或多视角的摄取影像1。二、由上述所摄取影像1,经本专利技术的光栅影像处理单元50进行自动去除背景2并合成光栅影像3,有助于被拍摄人物或对象的两(多)变、动画或三维效果展现。三、由上述光栅影像3,通过光栅的规格,结合事前准备好各式各样并具有两(多)变、动画或三维效果的背景套图4;其中,该背景套图4由不同视角或多视角所合成的光栅影像背景图文件,令所欲合成进来的实体影像(物体或人物)的位置准确算出且保留出来。四、然而,上述背景套图4具有一保留位置,可将已除去背景2的对象或人物的光栅影像3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光栅影像处理单元50将光栅影像合成至已准备好的背景套图4的保留位置上,已达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影像5的效果。五、设定影像输出单元60即彩色打印机,打印出合成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光栅影像的光栅影像相片70。六、将上述光栅影像相片70通过与光栅80结合,以形成光栅影像贴合(Lens Lamination)6的两(多)变、动画及三维立体的最佳视觉效果。参见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光栅影像快照自动处理机台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照片快速、自动制作光栅影像方法,于任意地方置放一自动化计算机系统的机台搭配单一颜色背景幕10的摄影棚架,于该自动化计算机系统是结合按键及由一个或数个数字相机等所组成的光学取像模块30所组成的输入单元(Input Unit)20、一由三维或一般液晶显示器(三维/LCD Monitor)或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Monitor)所组合而成的显示单元(Display Unit)40与光栅影像处理单元(Lenticular ImageProcess Unit)50及彩色打印机所组成的光栅影像输出单元(Lenticular Image Output Unit)60。经由本机台摄取影像1、去除背景2与光栅影像3处理,最后,将所打印出的光栅影像相片70贴合于光栅80;其中,该光栅80为一种彼此间距(Pitch)相当细微(单位以次毫米计)且平均密布于一平面的栅状平凸透镜,借由其光学折射的物理特性,可将置于每一条栅状平凸透镜下的多视角影像,在一个正确的观赏距离内,水平移动两眼的视线(或水平移动整片光栅也可),以呈现不同视角的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影像5,并可观赏到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其主要操作流程是,将要拍摄的标的(人或物)置于单一颜色背景幕10的前面,通过其机台内的一个或数个数字相机所组成的光学取像模块30进行拍摄,再经由显示单元40上所显示的被光栅影像背景套图4中,以按键所组成的输入单元20选择所需要的背景套图4,接着光栅影像处理单元50即进行标的物除去背景2的工作,因为背景色为单一颜色,所以可以软件程序自动移除;如果此时所拍摄的标的物影像由数个数字相机所拍摄的话,则光栅影像处理单元50会将这些影像先进行去除背景2色后,再进行合成一个多视角的光栅影像3,再将此已去除背景2色的单张平面影像或是多视角的光栅影像3与已经选择好的背景套图4进行合成,再经过影像输出单元60(即彩色打印机)将此合成影像打印出来,即为光栅影像相片(Lenticular Imagery Photo)70,通过其所适用的光栅80以形成光栅影像贴合6,达到呈现不同视角的两(多)变、动画、三维效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最大的贡献在于利用计算机开发出可以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多)变、动画、三维立体照片的快速自动制作光栅影像方法,提供一种可置放一机台搭配单一颜色背景(10)的摄影棚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光栅影像处理单元(50),经由机台外在设备上的按键(20)选择所需的功能及光学取像模块(30)所组成的输入单元(20)、显示单元(40)及光栅影像处理单元(50)、彩色打印机所组成的影像输出单元(60)及光栅(80)和光栅影像贴合(6)等,借此形成光栅影像快速、自动处理流程,其主要包括:一选择单一颜色背景幕(10)的棚架,以方便人物或对象的拍摄 ;一经按键选择所需的功能,为传输命令信号的输入单元(20);一光学取像模块(30),负责人物或对象的拍摄,并取得不同视角的摄取影像(1);一显示单元(40),是将上述摄取影像(1)与所欲套用的背景套图(4)合成一个二维或三维画面 显示于其上,以供使用者预览选择之用;一光栅影像处理单元(50),是将单一颜色的背景影像进行自动去除背景(2)并合成一个独立的光栅影像(3),再将光栅影像(3)合成至已准备好的背景套图(4)保留位置,即形成一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影像 (5);以及一影像输出单元(60),设定并打印出前述合成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影像(5)的光栅影像相片(70);最后,将上述光栅影像相片(70)通过光栅(80)结合,形成光栅影像贴合(6)的两(多)变、动画或三维立体最佳视觉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孝本
申请(专利权)人:爱尔得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