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12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具有:支架本体;螺栓安装面,设置在支架本体上,螺栓安装面与缸盖连接;螺栓安装面通过弧面与支架本体连接;线束孔,设置在支架本体上,线束孔与发动机前舱线束适配;钢管焊接面,设置在支架本体上,钢管焊接面与除气钢管适配,钢管焊接面的包裹角度为100°~140°,提高支架的强度,具有多重功能,重量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管路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输送冷却液,2、输送机油(用于润滑涡轮增压器)。其中除气钢管是属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零件,输送冷却液,属于冷却水管,其作用是发动机本体除气,防止发动机发生汽蚀,只有闭式冷却系统才有这个零件。冷却水管在整个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冷却液的运输,使冷却系统形成完整的回路,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由于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周边环境和边界条件的限制,冷却水管一般采用橡胶水管和金属水管。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金属水管一般通过支架固定在发动机或整车上,采用螺栓固定。支架通过电阻焊定位,然后钎焊焊接在金属水管上。除气钢管就是一种发动机金属水管,连接发动机本体和膨胀水壶,用于发动机本体除气,通过焊接在上面的支架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缸盖上。发动机大部分金属管道都是通过焊接在管道上的支架固定在发动机上。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振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用于固定金属管的支架少部分存在与发动机发生共振导致疲劳断裂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失效现象发生,通常通过增加支架的厚度来加强支架的强度,但这会导致重量增加。另外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舱,其中有各种管路和前舱线束,空间有限,这就要求管道的布置要非常紧凑,其支架固定位置要选择正确,且尽可能的固定更多的零件。而实际上大部分的支架功能单一,并不具备固定发动机其它零件的功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支架的强度,具有多重功能,重量低的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具有:支架本体;螺栓安装面,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螺栓安装面与缸盖连接;所述螺栓安装面通过弧面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线束孔,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线束孔与发动机前舱线束适配;钢管焊接面,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钢管焊接面与除气钢管适配,所述钢管焊接面的包裹角度为100°~140°。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一系列的加强筋。所述螺栓安装面的侧面为弧形,螺栓安装面通过螺栓与缸盖连接。所述线束孔共有两个。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增大折弯处圆角,避免应力集中,通过增加加强筋,提高支架的模态水平,以避免和发动机发生共振,导致疲劳断裂,另外具有多重功能,即固定除气钢管和为发动机线束提供安装固定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的螺栓安装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的钢管焊接面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支架本体,2、螺栓安装面,3、弧面,4、线束孔,5、钢管焊接面,6、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4,一种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具有:支架本体;螺栓安装面,设置在支架本体上,螺栓安装面与缸盖连接;螺栓安装面通过弧面与支架本体连接;线束孔,设置在支架本体上,线束孔与发动机前舱线束适配;钢管焊接面,设置在支架本体上,钢管焊接面与除气钢管适配,钢管焊接面的包裹角度为120°。支架本体上设有一系列的加强筋。螺栓安装面的侧面为弧形,螺栓安装面通过螺栓与缸盖连接。线束孔共有两个。本支架焊接在发动机除气钢管上,其上面有线束固定孔,螺栓安装孔及加强筋,通过螺栓将除气钢管固定在缸盖上;通过优化支架过渡处圆角的大小,避免应力集中,通过增加加强筋提升支架的模态水平,避免与发动机发成共振,造成支架断裂;通过优化支架与除气钢管的焊接面积及包裹角度来提高支架的焊接强度,同时避免冗余的焊接,达到减重的目标;不仅有用于固定除气钢管的螺栓安装孔,还设有固定发动机前舱线束的线束孔,对发动机舱内零部件的固定采用独立支撑方式,存在零部件数量繁多,结构复杂的问题,该支架能够实现将多个零部件都集成在一个支架上进行支撑固定的功能。优化了支架螺栓安装面的形状,增大过渡处的圆角,避免较大应力集中,造成支架的疲劳断裂。优化了支架与除气钢管的焊接面积和包裹角度。通过将包裹角度设置为120度,即增强了支架的焊接强度,又避免了过大的包裹角度,增加重量。本专利通过优化支架的空间结构,结合汽车前舱的线束布置情况,在支架上面增加了2个线束固定孔,使支架不仅可以用于除气钢管的固定,还可以用于固定前舱线束。通过增加加强筋使支架结构强度得到显著增强,模态水平显著提升。另外支架还要用于固定发动机前舱线束,线束固孔离支架固定处较远,造成悬臂结构,为了避免支架因为线束的拉扯而断裂,在支架转折处增加的加强筋来增加支架的结构强度。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通过增大折弯处圆角,避免应力集中,通过增加加强筋,提高支架的模态水平,以避免和发动机发生共振,导致疲劳断裂,另外具有多重功能,即固定除气钢管和为发动机线束提供安装固定点。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具有:/n支架本体;/n螺栓安装面,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螺栓安装面与缸盖连接;所述螺栓安装面通过弧面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n线束孔,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线束孔与发动机前舱线束适配;/n钢管焊接面,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钢管焊接面与除气钢管适配,所述钢管焊接面的包裹角度为100°~1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除气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架本体;
螺栓安装面,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螺栓安装面与缸盖连接;所述螺栓安装面通过弧面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
线束孔,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线束孔与发动机前舱线束适配;
钢管焊接面,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钢管焊接面与除气钢管适配,所述钢管焊接面的包裹角度为1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牛多青牛晨晓石荣国周浩谢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