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油器
本申请涉及冷却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油器。
技术介绍
冷油器是电力系统中汽轮机配套使用的透平油冷却设备,冷油器为光管表面式,采用循环水作为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保证轴承入口油温达到规定值,确保机组正常运行。目前的冷油器大都包括底座、外壳、顶壳与设置在外壳内的冷却机构;底座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下端,顶壳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上端。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上隔板与下隔板,下隔板阻隔在底座与外壳之间,上隔板阻隔在顶壳与外壳之间,使得上隔板、下隔板与外壳之间形成冷却腔;外壳上开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均与冷却腔连通,润滑油从进油口进入冷却腔,之后从出油口排出冷却腔。冷却管穿设在冷却腔中,冷却水在冷却管中流动,如此冷却腔中的润滑油便可以与冷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润滑油的冷却。冷油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冷却管的内壁上便会粘附有水垢,冷却管的外壁上会粘附有油污,进而影响冷油器的换热效率;因此,冷油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会更换冷却管,以维持冷油器的冷却性能。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油器,包括外壳(200)与冷却机构(400),所述冷却机构(400)包括上隔板(410)、下隔板(420)与冷却管(430),所述冷却管(430)的一端穿设在所述上隔板(410)上,所述冷却管(430)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下隔板(420)上,所述下隔板(4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200)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410)穿设在所述外壳(200)内并与所述外壳(200)滑移连接,所述上隔板(410)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200)的内周面抵接,所述上隔板(410)、下隔板(420)、外壳(200)之间形成冷却腔(250),所述冷却管(430)穿设在所述冷却腔(25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油器,包括外壳(200)与冷却机构(400),所述冷却机构(400)包括上隔板(410)、下隔板(420)与冷却管(430),所述冷却管(430)的一端穿设在所述上隔板(410)上,所述冷却管(430)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下隔板(420)上,所述下隔板(4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200)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410)穿设在所述外壳(200)内并与所述外壳(200)滑移连接,所述上隔板(410)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200)的内周面抵接,所述上隔板(410)、下隔板(420)、外壳(200)之间形成冷却腔(250),所述冷却管(430)穿设在所述冷却腔(25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410)与所述外壳(200)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冷却腔(250)密封性的密封环(5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密封环(500)的密封环槽(232),所述密封环(500)卡接在所述密封环槽(232)内,所述密封环(500)的内周面还套设在所述上隔板(410)的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0)包括换热段(230)与导流段(240),所述换热段(230)的一端与所述下隔板(420)连接,所述导流段(240)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换热段(230)远离所述下隔板(420)的一端,所述密封环槽(232)开设在所述换热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庭,张爱军,刘青林,赵志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舜业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