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788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8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控制系统,属于锅炉余热回收的技术领域,该回收系统包括:排污管道,一端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出水口连通;过滤器,连通于所述排污管道上;蒸汽发生器,第一进口与所述排污管道另一端连通,第一出口连通有排水管道,第二出口连通有疏水管道,所述疏水管道上连通有疏水阀,第三出口连通管有新蒸汽管道;热蒸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热蒸汽管道内流动的热蒸汽的压力与温度均高于所述排污管道内流动的排污水的压力和温度。本申请实现了对热量进行回收,减少热量的损失以及降低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有益效果。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有益效果。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锅炉余热回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排污是锅炉运行中的损失之一,为控制炉水、蒸汽品质,锅炉必须要进行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的从炉水盐碱浓度最高的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的含盐量、碱量、含硅酸量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滓物含量。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炉水的品质,使锅炉能够长期稳定的安全运行,而该热量损失也是影响锅炉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这部分连排水属于排污水,如图1所示,一般都是先通过连续排污扩容器简单的闪蒸少量回收,余下大部分污水是直接排入地沟。由于余下大部分排污水仍然是含有较多的热量,因此也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对热量进行回收,减少热量的损失以及降低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控制系统。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排污管道,一端与连续排污扩容器的出水口连通;过滤器,连通于所述排污管道上;蒸汽发生器,第一进口与所述排污管道另一端连通,第一出口连通有排水管道,第二出口连通有疏水管道,所述疏水管道上连通有疏水阀,第三出口连通管有新蒸汽管道;热蒸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热蒸汽管道内流动的热蒸汽的压力与温度均高于所述排污管道内流动的排污水的压力和温度。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排出的排污水进入连续排污扩容器后,一部分闪蒸,另一部分会通过排污管道进入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污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向蒸汽发生器通入加热蒸汽,加热蒸汽与污水进行热交换,从而通过新蒸汽管道排出新蒸汽,以实现热量的回收;冷凝水通过疏水管道排出,以实现水的回收;经过热交换的污水经过进一步的过滤通过排水管道排出,由于污水会在蒸汽发生器内发生蒸发浓缩的过程,盐分漂浮物会进行沉淀,排水管道内不易发生堵塞;综上,本申请实现了对热量进行回收,减少热量的损失以及降低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有益效果。
[0006]可选的,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定排扩容器,所述定排扩容器进水口连通有辅助排水管道,所述辅助排水管道远离所述定排扩容器的一端与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道远离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辅助排水管道连通;所述辅助排水管道上连通有辅助截止阀,所述辅助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水管道之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排扩容器的设置进一步分离蒸汽和水,进一步回收热
量;辅助截止阀的设置,可以在过滤器堵塞或坏掉后,直接进行排污水的排放。
[0008]可选的,所述排污管道上连通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所述疏水管道上连通有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所述疏水阀远离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一侧;所述新蒸汽管道上连通有第三止回阀。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止回阀,可以防止蒸汽以及水的回流。
[0010]可选的,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维修管道,两端均与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维修管道之间;第二维修管道,两端均与所述疏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止回阀和所述疏水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维修管道之间;第一截止阀组,包括三个截止阀,其中一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第一维修管道,另外两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排污管道,且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过滤器均设置于该两个截止阀之间;第二截止阀组,包括三个截止阀,其中一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第二维修管道,另外两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疏水管道,所述第二止回阀和所述疏水阀设置于该两个截止阀之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维修管道和第二维修管道的设置,可以在过滤器或者疏水器损坏后,作为辅助管道进行液体流通,并且可以在不影响液体流通的情况下,实现对过滤器或者疏水器的更换维修。
[0012]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道上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热蒸汽管道上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新蒸汽管道上连通有第三电磁阀。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电磁阀,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液体或汽体的流量。
[0014]可选的,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维修管道,两端均与所述热蒸汽管道连通;第四维修管道,两端均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第五维修管道,两端均与所述新蒸汽管道连通;第三截止阀组,包括三个截止阀,其中一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第三维修管道,另外两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热蒸汽管道,所述第二电磁阀置于该两个截止阀之间;第四截止阀组,包括三个截止阀,其中一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第四维修管道,另外两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排水管道,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该两个截止阀之间;第五截止阀组,包括三个截止阀,其中一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第五维修管道,另外两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新蒸汽管道,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于该两个截止阀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三维修管道、第四维修管道和第五维修管道的设置,可以在电磁阀损坏后,作为辅助管道进行液体或汽体的流通,并且可以在不影响液体或汽体流通的情况下,实现对电磁阀的更换维修。
[0016]可选的,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温度显示组,安装于所述排污管道上;第二压力温度显示组,安装于所述疏水管道上;第三压力温度显示组,安装于所述热蒸汽管道上;
第四压力温度显示组,安装于所述新蒸汽管道上;每组压力温度显示组包括一个压力表和一个温度计,且均靠近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用户可以能够清晰了解进入蒸汽发生器的液体、汽体以及排出蒸汽发生器的液体和汽体的压力和温度。
[0018]可选的,所述蒸汽发生器靠近所述新蒸汽管道处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蒸汽发生器内的液位。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蒸汽发生器内水位进行监测。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排余热回收控制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排余热回收控制系统,包括:上述连排余热回收系统;第一温压传感器组,安装于所述排污管道上,且设置于第一压力温度显示组靠近蒸汽发生器的一侧,用于监测排污水的温度和压力;第二温压传感器组,安装于所述疏水管道上,且设置于第二压力温度显示组远离蒸汽发生器的一侧,用于监测疏水的温度和压力;第三温压传感器组,安装于所述热蒸汽管道上,且设置于第三压力温度显示组远离蒸汽发生器的一侧,用于监测加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第四温压传感器组,安装于所述新蒸汽管道上,且设置于第四压力温度显示组靠近蒸汽发生器的一侧,用于监测新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压传感器组、第二温压传感器组、第三温压传感器组、第四温压传感器组、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温压传感器组和第二温压传感器组的数据,且基于所述第三温压传感器组的数据,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通量,基于所述第四温压传感器组的数据,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的通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管道(110),一端与连续排污扩容器(100)的出水口连通;过滤器(200),连通于所述排污管道(110)上;蒸汽发生器(300),第一进口与所述排污管道(110)另一端连通,第一出口连通有排水管道(310),第二出口连通有疏水管道(320),所述疏水管道(320)上连通有疏水阀(321),第三出口连通管有新蒸汽管道(330);热蒸汽管道(340),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00)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热蒸汽管道(340)内流动的热蒸汽的压力与温度均高于所述排污管道(110)内流动的排污水的压力和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定排扩容器,所述定排扩容器进水口连通有辅助排水管道(500),所述辅助排水管道(500)远离所述定排扩容器的一端与所述排污管道(110)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道(310)远离所述蒸汽发生器(300)的一端与所述辅助排水管道(500)连通;所述辅助排水管道(500)上连通有辅助截止阀(510),所述辅助截止阀(510)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110)与所述排水管道(3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110)上连通有第一止回阀(111),所述第一止回阀(111)设置于所述过滤器(200)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00)之间;所述疏水管道(320)上连通有第二止回阀(322),所述第二止回阀(322)设置于所述疏水阀(321)远离所述蒸汽发生器(300)的一侧;所述新蒸汽管道(330)上连通有第三止回阀(3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维修管道(410),两端均与所述排污管道(110)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111)和所述过滤器(200)设置于所述第一维修管道(410)之间;第二维修管道(420),两端均与所述疏水管道(320)连通,所述第二止回阀(322)和所述疏水阀(321)设置于所述第二维修管道(420)之间;第一截止阀组(430),包括三个截止阀,其中一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第一维修管道(410),另外两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排污管道(110),且所述第一止回阀(111)和所述过滤器(200)均设置于该两个截止阀之间;第二截止阀组(440),包括三个截止阀,其中一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第二维修管道(420),另外两个截止阀连通于所述疏水管道(320),所述第二止回阀(322)和所述疏水阀(321)设置于该两个截止阀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310)上连通有第一电磁阀(311),所述热蒸汽管道(340)上连通有第二电磁阀(341),所述新蒸汽管道(330)上连通有第三电磁阀(3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排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维修管道(610),两端均与所述热蒸汽管道(340)连通;第四维修管道(620),两端均与所述排水管道(310)连通;第五维修管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军张绍刚张绍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舜业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