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966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前级利用电感与电容谐振的原理,实现了中高频率电流连续导通模式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通过降低开关频率,减少了开关损耗,降低了高频寄生参数的影响。后级可连接多种DC‑DC变换器,如Buck变换器、Buck‑Boost变换器、Zeta变换器等,可灵活控制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AC-DC功率因数校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以及无线输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AC-DC整流变换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由于用户及厂家对变换器功率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于高频化。请参照图1,图1为该传统的全桥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全桥整流器由四个不可控的二极管组成,导致输入电流功率因数极低,损害了电能质量和系统的整体效率,并且带来了谐波污染和电磁干扰,影响其它设备的运行。另外,其输出的稳定性主要由大电容维持,导致其输出电压通常具有难以消除的周期性波动,使其难以应用于对电压稳定性要求高的敏感型负载如精密仪器中。为了稳定现有技术中全桥整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以及校正其功率因数,常规的做法是在后级加入升压环节,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组合式的AC-DC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但由于无线输电系统发射端的输出电压为高频的交流电压,通常为几万赫兹至兆赫兹,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在其接收端,即图2所示变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交流电源、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一谐振电感、第二谐振电感、输出电容、第一谐振电容及第二谐振电容;/n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n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连接;/n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交流电源、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一谐振电感、第二谐振电感、输出电容、第一谐振电容及第二谐振电容;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谐振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谐振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谐振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负载的第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第二谐振电容的电容值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电感的电感值与所述第二谐振电感的电感值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输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东曾俊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