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66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包括整流单元和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AC-DC变换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多电平变换器应用H桥级联的方式实现多电平,但电路结构中需要较多的二极管及开关管,这样导致电路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损耗较高且控制复杂,同时电路结构不具有混合整流的功能,无法保证对负载可靠地供电。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减小开关器件的数量,另一方面需要将现有的电路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实现多电平混合整流,保证对外具有可靠的供电输出。公开号为CN109149986的专利技术申请“一种类三电平混合式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多电平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但电路拓扑结构依然采用H桥型的多电平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一种基于T型单元的混合型三电平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较少的开关器件,且可以实现多电平混合整流,从根本上解决了已有拓扑结构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3个源极互相连接的开关管形成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与整流单元的一个整流桥臂的中点连接,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的其中2个开关管的漏极均经电感与交流电源连接,通过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的3个开关管的开关控制,实现多电平的功率路径选择和混合整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包括连接的整流单元和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br>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1、D2、D3、D4,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开关管S1的漏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开关管S1的源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包括开关管S2、S3、S4,开关管S2的源极分别与开关管S3的源极、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开关管S3的漏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8,开关管S3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9,开关管S4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7。电容C1、C2串联,电容C1与电容C2的连接端记为n点,电容C1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电感L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感L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进一步地,开关管S1的漏极、源极反并联二极管D10。优选地,所述开关管S1、S2、S3、S4均为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二极管D3、D4的连接端记为a点,二极管D1、D2的连接端记为b点,二极管D3的阴极记为c点,二极管D4的阳极记为d点,Uab为a、b点电压,Udc为d、c点电压,Uab的电压值为三电平0、Udc/2、Udc其中之一,通过控制开关管S1、S2、S3、S4,对Uab的电压值进行选择。单个工频周期内,通过控制开关管S1、S2、S3、S4,所述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具有7个工作模态,具体如下:工作模态1: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V,二极管D2、D3导通,开关管S1导通,三电平电压Uab=0V,电容C1、C2对负载进行续流;工作模态2: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V,二极管D2、D6、D7导通,开关管S2导通,三电平电压Uab=Udc/2,电容C1对负载进行续流,电容C2充电;工作模态3: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V,二极管D2、D6、D7导通,开关管S3导通,三电平电压Uab=Udc/2,电容C1对负载进行续流,电容C2充电;工作模态4: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V,二极管D2、D3、D5、D6导通,开关管S1、S2、S3、S4均关断,三电平电压Uab=Udc,交流电源对负载供电,电容C1、C2充电;工作模态5: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V,二极管D1、D4导通,开关管S1导通,三电平电压Uab=0V,电容C1、C2对负载进行续流;工作模态6: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V,二极管D1、D5、D8、D9导通,开关管S4导通,三电平电压Uab=-Udc/2,交流电源对负载进行供电,电容C1充电;工作模态7:整流输入电压UN<0V,整流输入电流IN<0V,二极管D1、D4、D5、D6导通,开关管S1、S2、S3、S4关断,三电平电压Uab=-Udc,交流电源对负载供电,电容C1、C2充电。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采用T型的多电平选择单元与整流桥臂连接,实现了多电平混合整流,本专利技术的AC-DC变换器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可用于不同电压、功率等级的应用场景;2)本专利技术的AC-DC变换器共有7个工作模态,具有保障变换器输出的冗余工作模态,相比现有的隔离型多电平变换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的AC-DC变换器的关键工作模态存在可相互替换的双回路,变换器的输出稳定性好;4)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不导通时,本专利技术的AC-DC变换器即实现H型整流桥整流器的电压变换,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输出电压选择;5)本专利技术的AC-DC变换器具有高效、低纹波、低应力、低电磁干扰的特点,可应用于新能源微电网、电动汽车、UPS和柔性直流输电等新型整流领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流单元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1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2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3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4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5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6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7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电压Uab波形示意图。图1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交流电源的电压、电流波形示意图。图1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出直流电压、电流波形示意图。图1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切换过程的交流输入电压的波形示意图。图1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切换过程的交流输入电流的波形示意图。图13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C-DC变换器的切换过程的电压Uab的波形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单元和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单元和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1、D2、D3、D4,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开关管S1的漏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开关管S1的源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
所述T型多电平选择单元包括开关管S2、S3、S4,开关管S2的源极分别与开关管S3的源极、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8,开关管S3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9,开关管S4的漏极、源极之间反并联二极管D7;
电容C1、C2串联,电容C1与电容C2的连接端记为n点,电容C1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电感L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感L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二极管D3、D4的连接端记为a点,二极管D1、D2的连接端记为b点,二极管D3的阴极记为c点,二极管D4的阳极记为d点,Uab为a、b点电压,Udc为d、c点电压,Uab的电压值为三电平0、Udc/2、Udc其中之一,通过控制开关管S1、S2、S3、S4,对Uab的电压值进行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T型选择单元的混合多电平A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的单个周期内,通过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萌文中鲁海鹏崔岩刘斐郑连华罗苏新郭俊康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