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07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1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将输入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由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电路,其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内置有谐振控制模块;LLC谐振半桥电路,其工作电压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控制电压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LLC谐振半桥电路和控制电路共同用于对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输出同步整流电路,其输入端与LLC谐振半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负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不再需要采用AC升压稳压直流电路等辅助电路,减少了能量传递的环节,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同时,也简化整个电源转换电源的电路结构,使得灯箱电源产品的体积得到了有效的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日渐丰富,灯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休闲中难以避免使用的产品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其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电源线路则是所有灯具使用过程中都难以避免使用的。传统的电源转换电路的结构复杂,需要使用到AC升压稳压直流电路等辅助电路进行辅助,使得应用了电源转换电路的灯箱电源产品的能量转换效率低、整体体积大,且因为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更为复杂,也导致故障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解决了灯箱电源产品能量转换效率低、整体体积大且故障率高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转换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其具有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其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并将所述输入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由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内置有谐振控制模块;LLC谐振半桥电路,其具有工作电压端、控制电压端、输出端、接地端,其工作电压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控制电压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和控制电路共同用于对所述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输出同步整流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负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转换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可以对输入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和滤波,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和LLC谐振半桥电路对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的直流电完成进一步转换,最终通过输出同步整流电路输出满足外部负载使用需求的电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转换电路通过LLC谐振半桥电路和控制电路内置谐振控制模块的采用,使得不再需要采用AC升压稳压直流电路等辅助电路,减少了能量传递的环节,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同时,也简化整个电源转换电源的电路结构,使得灯箱电源产品的体积得到了有效的减小;此外,电路结构的简化,也进一步降低了故障率的出现,且更加便于进行快速检测和维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滤波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两个输出端分别用作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源极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的栅极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感、第一电容、变压器,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电容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形成串联结构,所述串联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与所述输出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设置有中间抽头,所述输出同步整流电路包括:第三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绕组输出端连接;第四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绕组输出端连接,源极和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变压器的中间抽头用于连接所述外部负载;第一同步整流模块,具有输出端、接地端、检测端,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接地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检测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绕组输出端连接;第二同步整流模块,具有输出端、接地端、检测端,其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接地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检测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绕组输出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所述谐振控制模块;所述谐振控制模块具有启动电源输入端、上管驱动端、下管驱动端、半桥连接端,其启动电源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上管驱动端、下管驱动端和半桥连接端分别与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连接,所述谐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进行电压转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地线之间的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谐振控制模块的母线电压检测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输入电源和整流滤波电路之间的EMI抗干扰电路,所述EMI抗干扰电路用于滤除所述交流电中的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EMI抗干扰电路包括: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输入电源的零线和火线之间;第一共模电感,其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源的零线和火线连接;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第二共模电感,其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两个输出端用于连接整流滤波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电压电流反馈电路,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反馈输入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电路调整所述输出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出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阻,与所述输出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串联;第二分压电路,用于采集所述输出同步整流电路输出端的电压;第一比较单元,其具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流输入端、与第二分压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压输入端、工作电压端、反馈输出端;光耦单元,其输入端正极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工作电压端连接,输入端负极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的反馈输入端与地线之间。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流滤波电路和EMI抗干扰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LC谐振半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出同步整流电路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整流滤波电路100、桥式整流单元110、滤波单元120、控制电路200、第一分压电路210、LLC谐振半桥电路300、输出同步整流电路400、EMI抗干扰电路500、电压电流反馈电路600、第二分压电路6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整流滤波电路(100),其具有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其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并将所述输入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由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输出;/n控制电路(200),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内置有谐振控制模块;/nLLC谐振半桥电路(300),其具有工作电压端、控制电压端、输出端、接地端,其工作电压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控制电压端与所述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300)和控制电路(200)共同用于对所述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n输出同步整流电路(400),其输入端与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30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负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滤波电路(100),其具有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其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并将所述输入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由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输出;
控制电路(200),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内置有谐振控制模块;
LLC谐振半桥电路(300),其具有工作电压端、控制电压端、输出端、接地端,其工作电压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控制电压端与所述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300)和控制电路(200)共同用于对所述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
输出同步整流电路(400),其输入端与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30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00)包括:
桥式整流单元(110),其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
滤波单元(120),其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单元(110)的输出端连接,两个输出端分别用作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LC谐振半桥电路(300)包括:
第一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第二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源极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的栅极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电感、第一电容、变压器,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电容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形成串联结构,所述串联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与所述输出同步整流电路(400)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设置有中间抽头,所述输出同步整流电路(400)包括:
第三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绕组输出端连接;
第四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绕组输出端连接,源极和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变压器的中间抽头用于连接所述外部负载;
第一同步整流模块,具有输出端、接地端、检测端,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接地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检测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绕组输出端连接;
第二同步整流模块,具有输出端、接地端、检测端,其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接地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熊斌孙润鹤陈炎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航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