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卸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55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卸灰装置,涉及冶金行业烧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锥型灰仓、阀体、上层翻板组件、防护罩、下层翻板、钢棍、行轨座及配重块,所述阀体通过螺丝锁固于锥型灰仓的底部,所述上层翻板组件安装于阀体的上端,所述防护罩焊接于阀体的底端,所述下层翻板的一端通过销杆铰接于防护罩内,并与阀体的底部相接触。该自动卸灰装置,采用单电机驱动上层翻板组件,可以保障在使用一台电机卸灰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漏风或堵料等问题而导致设备故障,与原使用的双层卸灰阀相比节约了一台电机及电机的用电量,节能显著,该装置设计简单、实用,保证了卸灰功能的同时还为企业节约了成本,真正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卸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烧结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卸灰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铁生产中,烧结生产是重要的工序之一,它为高炉炼铁提供优质的原料,在冶金烧结生产过程中,烧结用的熔剂由于粒度较细,在卸灰过程中,通过气体管道输送至烧结机熔剂料仓,目前烧结机卸灰装置采用的是插板式双层卸灰阀进行卸灰,每个灰斗下部设置两套翻板阀,需工人手动开电机驱动翻板完成卸灰功能。传统依靠职工开双电机卸灰的方式,能耗高,且由于翻板阀制造精度的问题,若是积灰过多易导致翻板阀磨损变形而漏风,加上电动翻板阀动作的不到位,粉尘量大时经常会使下方翻板阀失控,造成堵料、压料现象,卸灰阀故障率居高不下,因此改造双层卸灰阀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卸灰装置,具备降低用电、节约成本及改善卸灰过程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降低用电、节约成本及改善卸灰过程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卸灰装置,包括锥型灰仓、阀体、上层翻板组件、防护罩、下层翻板、钢棍、行轨座及配重块,所述阀体通过螺丝锁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卸灰装置,包括锥型灰仓(1)、阀体(2)、上层翻板组件(3)、防护罩(4)、下层翻板(5)、钢棍(6)、行轨座(7)及配重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通过螺丝锁固于锥型灰仓(1)的底部,所述上层翻板组件(3)安装于阀体(2)的上端,所述防护罩(4)焊接于阀体(2)的底端,所述下层翻板(5)的一端通过销杆铰接于防护罩(4)内,并与阀体(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钢棍(6)镶嵌于下层翻板(5)的铰接端并延伸至防护罩(4)外,所述行轨座(7)滑动于钢棍(6)上,所述配重块(8)放置于行轨座(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卸灰装置,包括锥型灰仓(1)、阀体(2)、上层翻板组件(3)、防护罩(4)、下层翻板(5)、钢棍(6)、行轨座(7)及配重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通过螺丝锁固于锥型灰仓(1)的底部,所述上层翻板组件(3)安装于阀体(2)的上端,所述防护罩(4)焊接于阀体(2)的底端,所述下层翻板(5)的一端通过销杆铰接于防护罩(4)内,并与阀体(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钢棍(6)镶嵌于下层翻板(5)的铰接端并延伸至防护罩(4)外,所述行轨座(7)滑动于钢棍(6)上,所述配重块(8)放置于行轨座(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的底部设有卸灰口(9),所述下层翻板(5)上开设有接合槽(10),所述卸灰口(9)贴紧于接合槽(10)内。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东张永杰成伟余和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