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43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包括机台、驱动传动轴转动的放带驱动机构、向绕包带提供张力的摆杆张力机构、驱动旋框转动的旋框驱动机构、包带装置及拖绕模具,包带装置包括固定座、穿线管、传动轴、带盘座、旋框及导辊组,拖绕模具包括拖绕体及具有出线孔的出线嘴,拖绕体装于穿线管,拖绕体包括主体部及设有过线孔的多个拖绕部,多个拖绕部的绕包槽朝靠近出线嘴的方向逐渐靠拢绕设于对应的过线孔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随着拖包带和线芯的移动,多个绕包槽会逐渐引导拖包带自动地卷绕在线芯上,绕包带再缠绕在拖包带外,卷绕拖包带的效率高、质量好和成本低,解决了现有的包带机只能单一地将绕包带缠绕在线芯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生产
,尤其是指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
技术介绍
在线缆生产过程中,绕包是重要的工序之一,是将带状的绝缘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绕包在线芯上,主要起隔离、屏蔽和美观的作用,为保证绕包的均匀性和紧密型,通常采用包带机进行绕包。现有的包带机只能单一地将绕包带缠绕在线芯上以生产出线缆,难以满足现有线缆生产的需求。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其包括机台、放带驱动机构、摆杆张力机构、旋框驱动机构、包带装置及拖绕模具,所述包带装置包括装设于机台的固定座、装设于固定座的穿线管、转动地套设于穿线管外的传动轴、装设于传动轴并用于承载绕包带的带盘座、转动连接于传动轴的旋框及装设于旋框并用于供带盘座所承载的绕包带缠绕的导辊组,所述带盘座位于旋框内,所述放带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旋框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框转动,所述摆杆张力机构用于向带盘座所供应的绕包带提供张力,所述拖绕模具包括拖绕体及出线嘴,所述出线嘴的轴向设置有出线孔,所述拖绕体插装于穿线管的出线端,所述拖绕体包括与出线嘴连接的主体部及间隔地设置于主体部的多个拖绕部,多个拖绕部沿着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拖绕部均设置有过线孔,出线孔和多个拖绕部的过线孔同轴设置,多个拖绕部均设置有绕包槽,多个拖绕部的绕包槽朝靠近出线嘴的方向逐渐靠拢绕设于对应的过线孔外。进一步地,所述拖绕体靠近出线嘴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多个拖绕部的顶部均凹设有过槽,所述卡接部设置有与过槽对应相通的卡接槽,所述穿线管的内腔内设置有与卡接槽卡接的卡接块。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经由限位部与出线嘴连接,所述卡接部的轴向和限位部的轴向均设置有过孔,所述过线孔经由过孔与出线孔连通;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卡接部的直径,所述限位部与卡接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进一步地,多个拖绕部分别为第一拖绕模、第二拖绕模、第三拖绕模和第四拖绕模,所述第一拖绕模的绕包槽的截面形状和第二拖绕模的绕包槽的截面形状均呈V或U型,所述第一拖绕模的绕包槽的开口大于第二拖绕模的绕包槽的开口,所述第一拖绕模的过线孔位于第一拖绕模的绕包槽内,所述第二拖绕模的过线孔位于第二拖绕模的绕包槽内,所述第三拖绕模的绕包槽呈或a字符型或者螺旋状,所述第三拖绕模的过线孔位于第三拖绕模的绕包槽的环圈内并与该绕包槽连通,所述第四拖绕模的绕包槽呈圆弧状,所述第四拖绕模的绕包槽与第四拖绕模的过线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拖绕部与主体部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拖绕部与主体部为一体式构造。进一步地,所述拖绕部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主体部的顶面凹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摆杆张力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传动轴的旋转座、连接于旋转座的摆杆及装设于机台的张力电机,所述张力电机经由传动组件驱动旋转座转动,所述张力电机与放带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摆杆突伸至旋框。进一步地,所述导辊组包括转动设置于旋框内的横转角辊、转动设置于旋框内的立转角辊及转动设置于旋框的出线端的放带转角辊,所述横转角辊与摆杆平行设置,带盘座所承载的绕包带依次绕经横转角辊、摆杆、立转角辊和放带转角辊。进一步地,所述旋框开设有摆动槽,所述摆杆经由摆动槽突伸至旋框内。进一步地,所述机台装设有控制箱、用于检测带盘座所承载的绕包带是否用完的带料检测器及用于检测带盘座所承载的绕包带是否断带的断带检测器,所述带料检测器、断带检测器、放带驱动机构、摆杆张力机构和旋框驱动机构均与控制箱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线芯依次穿过穿线管、多个拖绕部的过线孔和出线嘴的出线孔,拖包带依次穿过穿线管、多个拖绕部的绕包槽和出线嘴的出线孔,经由出线嘴输出的线芯、拖包带以及带盘座所承载的绕包带缠绕在一起以形成线缆后与牵引机连接,在牵引机不断牵引线缆移动的过程中,拖包带会在逐渐靠拢绕设于对应的过线孔外的多个绕包槽引导作用下卷绕在线芯外,以形成卷绕有拖包带的线芯,卷绕有拖包带的线芯经由出线嘴输出,同时旋框驱动机构驱动旋框转动,放带驱动机构驱动带盘座所承载的绕包带进行放带,在绕包带放带的过程中,摆杆张力机构向被释放的绕包带提供一定的张力,具有一定张力的绕包带绕经导辊组后缠绕在经出线嘴输出的卷绕有拖包带的线芯上,即绕包带缠绕在卷绕后的拖包带外,使得拖包带能够牢固地卷绕线芯,不容易松散,以形成具有双层包带的线缆,当所述拖包带为具有屏蔽信号干扰的材质包带时,从而生产出具有屏蔽信号干扰的线缆。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多个拖绕部上设置不同构造的绕包槽,多个绕包槽朝靠近出线嘴的方向逐渐靠拢绕设于对应的过线孔外,随着拖包带和线芯的移动,拖包带依次穿过多个绕包槽,多个绕包槽会逐渐引导拖包带卷绕在线芯上,使得拖包带自动地卷绕在线芯上,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不需要增加拖包带卷绕设备即可实现拖包带的卷绕,卷绕拖包带的效率高、质量好和成本低,解决了现有的包带机只能单一地将绕包带缠绕在线芯上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包带装置、拖绕模具、放带驱动机构和旋框驱动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包带装置、拖绕模具、放带驱动机构和旋框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拖绕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拖绕模具;11、拖绕体;12、出线嘴;13、出线孔;14、主体部;15、拖绕部;16、过线孔;17、绕包槽;18、卡接部;19、过槽;20、卡接槽;21、限位部;22、滑槽;23、限位台阶;24、密封圈;2、机台;3、放带驱动机构;4、摆杆驱动机构;41、旋转座;42、摆杆;43、张力电机;44、传动组件;5、旋框驱动机构;6、包带装置;61、固定座;62、穿线管;63、传动轴;64、带盘座;65、旋框;651、摆动槽;66、导辊组;67、横转角辊;68、立转角辊;69、放带转角辊;7、控制箱;8、带料检测器;9、断带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其包括机台2、放带驱动机构3、摆杆张力机构4、旋框驱动机构5、包带装置6及拖绕模具1,所述包带装置6包括装设于机台2的固定座61、装设于固定座61的穿线管62、转动地套设于穿线管62外的传动轴63、装设于传动轴63并用于承载绕包带的带盘座64、转动连接于传动轴63的旋框65及装设于旋框65并用于供带盘座64所承载的绕包带缠绕的导辊组66,所述带盘座64位于旋框65内,所述穿线管62的轴向设置有用于供拖包带和线芯穿过的穿线孔,所述放带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传动轴63转动,所述旋框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旋框65转动,所述摆杆张力机构4用于向带盘座64所供应的绕包带提供张力,所述拖绕模具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放带驱动机构、摆杆张力机构、旋框驱动机构、包带装置及拖绕模具,所述包带装置包括装设于机台的固定座、装设于固定座的穿线管、转动地套设于穿线管外的传动轴、装设于传动轴并用于承载绕包带的带盘座、转动连接于传动轴的旋框及装设于旋框并用于带盘座所承载的绕包带缠绕的导辊组,所述带盘座位于旋框内,所述放带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旋框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框转动,所述摆杆张力机构用于向带盘座所供应的绕包带提供张力,所述拖绕模具包括拖绕体及出线嘴,所述出线嘴的轴向设置有出线孔,所述拖绕体插装于穿线管的出线端,所述拖绕体包括与出线嘴连接的主体部及间隔地设置于主体部的多个拖绕部,多个拖绕部沿着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拖绕部均设置有过线孔,出线孔和多个拖绕部的过线孔同轴设置,多个拖绕部均设置有绕包槽,多个拖绕部的绕包槽朝靠近出线嘴的方向逐渐靠拢绕设于对应的过线孔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放带驱动机构、摆杆张力机构、旋框驱动机构、包带装置及拖绕模具,所述包带装置包括装设于机台的固定座、装设于固定座的穿线管、转动地套设于穿线管外的传动轴、装设于传动轴并用于承载绕包带的带盘座、转动连接于传动轴的旋框及装设于旋框并用于带盘座所承载的绕包带缠绕的导辊组,所述带盘座位于旋框内,所述放带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旋框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框转动,所述摆杆张力机构用于向带盘座所供应的绕包带提供张力,所述拖绕模具包括拖绕体及出线嘴,所述出线嘴的轴向设置有出线孔,所述拖绕体插装于穿线管的出线端,所述拖绕体包括与出线嘴连接的主体部及间隔地设置于主体部的多个拖绕部,多个拖绕部沿着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拖绕部均设置有过线孔,出线孔和多个拖绕部的过线孔同轴设置,多个拖绕部均设置有绕包槽,多个拖绕部的绕包槽朝靠近出线嘴的方向逐渐靠拢绕设于对应的过线孔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绕体靠近出线嘴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多个拖绕部的顶部均凹设有过槽,所述卡接部设置有与过槽对应相通的卡接槽,所述穿线管的内腔内设置有与卡接槽卡接的卡接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经由限位部与出线嘴连接,所述卡接部的轴向和限位部的轴向均设置有过孔,所述过线孔经由过孔与出线孔连通;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卡接部的直径,所述限位部与卡接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摆杆放带拖绕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拖绕部分别为第一拖绕模、第二拖绕模、第三拖绕模和第四拖绕模,所述第一拖绕模的绕包槽的截面形状和第二拖绕模的绕包槽的截面形状均呈V或U型,所述第一拖绕模的绕包槽的开口大于第二拖绕模的绕包槽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庆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庆丰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