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包括用于测量线路线损数据的测量单元、用于存储线损数据的存储单元、用于根据线损数据计算目标线损率以及相邻两次线损率差值的计算单元、用于将实际线损率与目标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及将线损率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的比较单元和用于根据比较单元得出的比较结果判断线损率是否存在异常的判断单元;还包括用于存放安装存储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的柜体,测量单元与用户电表连接,测量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均与存储单元相连。还公开了基于上述装置的线损异常判断方法。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便利的采集并分析线损数据,基于对线损数据的动态分析及时的发现线损异常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而产生的能量损耗称为线损,其主要是由于电流流经有电阻的导线造成有功功率损耗所引起的,一般使用线损率来表征线损严重程度,线损率是指供电端与用电端的电量之差与供电端电量的比值,线损率越大说明线损越严重。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用户窃电或测量装置失灵的原因,测量统计得到的线损率总会大于理论计算出的线损率,有时测量到的线损率会突然增大,也即用电端实际用掉的电量中一部分被判定为线损,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生产决策产生误导。现有技术中将线损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为了降低线损率一般都是在线路布置及线缆质量上作出改进,也即通过降低实际的有功功率损耗来降低线损率,但对于上述提及的用户窃电或测量装置失灵等管理原因造成的线损率降低,目前只能通过排查检修时发现再作出整改,人工排查需要逐个用户去采集电表数据,工作量大效率低,很可能在排查工作进行过程中,窃电用户就自行改装还原,这样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置,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因此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引起线损率较大的原因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包括:测量单元,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线路线损数据;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线损数据;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线损数据计算得出目标线损率以及相邻两次测量的线损率差值;比较单元,比较单元用于将实际线损率与目标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及将线损率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单元,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得出的比较结果判断线损率是否存在异常;还包括柜体,存储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均安装在柜体内,测量单元与用户电表连接,并且测量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均与存储单元相连。优选的,测量单元包括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采集模块与用户电表连接,用于采集线损数据,采集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存储单元连接,用于传输线损数据。将测量单元和柜体及柜体内的其他设备分开设计,通过通讯模块实现测量单元与存储单元的远程通讯,这样测量单元与用户电表连接的同时,柜体及柜体内的其他设备能够方便的放置在操作人员所在的位置。优选的,测量单元还包括与采集模块连接的计时控制器,用于控制采集模块相邻两次采集线损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人为方便的控制测量单元采集数据的频次。优选的,计时控制器设定采集模块相邻两次采集线损数据的时间间隔为一小时。优选的,柜体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与存储单元连接,用于实时显示线损数据。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显示屏查看数据。优选的,显示屏还与判断单元连接,并且显示屏内设有提醒器,用于在判断单元判定线路线损异常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查看。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线损异常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根据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提出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的线损异常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所述测量单元连续测量线路n天的线损率,并将测量值存储至所述存储单元内;S200:所述计算单元根据存储单元内存储的测量值计算出日平均线损率D1;并根据日平均线损率D1计算得到目标线损率D2,其中D2<D1;S300:测量单元在第(n+1)天起测量得到的线损数据存储至存储单元,计算单元根据第(n+1)天起测量得到的线损数据计算出对应当天的实际线损率D3,并将实际线损率D3的值存储至存储单元;S400:比较单元将实际线损率D3与目标线损率D2相比较;S500:包括步骤S510、S520、S530、S540和S550,若D3≤D2,则进行步骤S510:判断单元判断实际线损率无异常,并将实际线损率D3作为测量值存储至存储单元;若D3>D2,则进行步骤S520至S550,其中S520:测量单元测量该天每小时的线损率Dh1至Dh24,并存储至存储单元;S530:计算单元计算相邻两次测量之间的线损率差值ΔDh;S540:比较单元将所述线损率差值ΔDh依次与预设在比较单元内的预设阈值D比较;S550:若存在线损率差值ΔDh大于预设阈值D的情况,则判断单元判断线路线损率异常,并通知操作人员核查所述异常,若所有所述线损率差值ΔDh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D,则判断单元判断线路线损率无异常,并将实际线损率D3作为测量值存储至存储单元中;S600:自第(n+1)天之后每日重复步骤S200至S500。优选的,步骤S550中还包括:若经操作人员核查发现导致线损率异常的异常行为,则将该实际线损率D3和关联的异常行为作为异常值存储至存储单元中,若经操作人员核查未发现导致线损率异常的异常行为,则将实际线损率D3作为测量值存储至存储单元中。优选的,步骤S200中D2=95%D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用于测量线路线损数据的测量单元,省去人工采集数据,减少人力,同时自动化采集数据效率更高、更加及时;2、设置存储单元存储采集到的线损数据,通过计算单元计算一段时间内的日平均线损率,再根据日平均线线损率计算得到目标线损率,以目标线损率为基准与之后每天的实际线损率进行比较,实际线损率低于目标线损率时,则将该实际线损率存储至存储单元,这样重新计算得到一个目标线损率,也即应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随着实际用电情况的变化实时动态改变目标线损率,使目标线损率的值能够真实反映线路损耗,进而能够通过与实际线损率比较判断是否存在线损异常的情况;3、若实际线损率高于目前线损率,判断单元还会进行再一次的判断,然后再明确线路是否存在线损异常,也即通过将相邻两次测量线损数据之间的线损率差值依次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线损率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说明存在线损突然增大的情况,此时判断单元将该线路线损率判定为异常,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数据对应的用户电表直接确定异常位置,然后进行核实,这样效率极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4、若线损率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说明线损无突然增大的情况,是计算得到的目标线损率过低,则将该实际线损率存储至存储单元,这样重新计算得到一个目标线损率,也即应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随着实际用电情况的变化实时动态改变目标线损率,使目标线损率的值能够真实反映线路损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进一步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连接在用户电表上的示意图;图3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进行线损异常判断的流程图。其中:1.测量单元,2.存储单元,3.计算单元,4.比较单元,5.判断单元,6.柜体,7.用户电表,8.用户负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线路线损数据;/n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线损数据;/n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线损数据计算得出目标线损率以及相邻两次测量的线损率差值;/n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实际线损率与目标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及将线损率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n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得出的比较结果判断线损率是否存在异常;/n还包括柜体,所述存储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均安装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测量单元与用户电表连接,并且所述测量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均与存储单元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线路线损数据;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线损数据;
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线损数据计算得出目标线损率以及相邻两次测量的线损率差值;
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实际线损率与目标线损率进行比较以及将线损率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得出的比较结果判断线损率是否存在异常;
还包括柜体,所述存储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均安装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测量单元与用户电表连接,并且所述测量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判断单元均与存储单元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包括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用户电表连接,用于采集线损数据,所述采集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存储单元连接,用于传输线损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还包括与采集模块连接的计时控制器,用于控制采集模块相邻两次采集线损数据的时间间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控制器设定采集模块相邻两次采集线损数据的时间间隔为一小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根据相邻两次采集到的线损数据计算得出所述线损率差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存储单元连接,用于实时显示线损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与所述判断单元连接,并且所述显示屏内设有提醒器,用于在判断单元判定线路线损异常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查看。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线损动态分析的线损异常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禧超,田烨,吴信文,郑钦调,马驹,游晟,叶镛静,肖郭璇,孙彬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乐清市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