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863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本系统包括移动演示平台、演示装置和控制台,演示装置和控制台安装在移动演示平台上,控制台用于对灌浆工艺的灌浆压力和灌浆时间进行控制,演示装置包括模拟预制墙组件和灌浆系统,模拟预制墙组件与灌浆系统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其中模拟预制墙组件的尺寸和间距大小均仿照实际工况并采用透明材料,实现灌浆工艺的模拟以及浆料的回收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艺试验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让试验人员清晰直观地观察灌浆过程中浆液的流动状况,及时发现在灌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又能试验得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最佳灌浆压力参数和时间参数,极大提高了现有灌浆工艺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套筒灌浆密实度是预制装配式结构构件连接的关键技术之一,套筒灌浆密实度对结构的安全性能、耐久性能有很大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施工中,竖向钢筋的连接一般采用套筒灌浆连接,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工作界面粗糙度、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套筒灌浆密实度的不确定性。而且灌浆密实度也没有可靠的检测方法,施工人员通常根据排浆口的填充情况判断灌浆是否饱满,但外观检查很难对钢筋灌浆套筒的连接质量做出正确判断,只能通过控制灌浆工艺来保证施工质量。由于现有灌浆工艺中的时间、注浆压力等参数通常很难依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从而经常会导致灌浆质量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传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中时间、注浆压力等参数很难依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灌浆套筒的连接质量缺陷很难及时发现和排查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通过工艺试验的方法,一方面让试验人员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灌浆过程中浆液的流动状况,及时发现在灌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又能试验得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最佳灌浆压力参数和时间参数,极大提高了现有灌浆工艺的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本系统主要由移动演示平台、演示装置和控制台组成,其中所述演示装置和控制台安装在移动演示平台上,演示装置包括模拟预制墙组件和灌浆系统,所述模拟预制墙组件与所述灌浆系统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实现灌浆工艺的模拟以及对浆料的回收工作,所述模拟预制墙组件的尺寸间距大小均仿照现场实际工况,采用透明材料,使灌浆工艺过程直观可视,所述控制台用于每次试验时设置不同压力参数,并通过计时器进行计时,使试验人员在清晰地观察到灌浆过程中浆液的流动状况和最终灌浆密实度的同时,也能得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最佳灌浆压力参数和时间参数。优选的,本系统主要由移动演示平台、演示装置和控制台组成,所述移动演示平台是一个底部设置有万向轮的双层置物架,上层置物板上设置有方便进料和出料的通孔,所述控制台和演示装置设置在移动演示平台上,所述演示装置包括模拟预制墙组件和灌浆系统,所述模拟预制墙组件与所述灌浆系统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实现灌浆工艺的模拟以及浆料的回收工作。优选的,所述控制台由直流电源模块、逻辑编程控制器、显示屏、计时器、变频器、控制按钮、压力变送器、交流继电器和指示灯构成,所述逻辑编程控制器可将预先设置的压力参数转换为控制水泵运行频率和电流,从而达到控制灌浆压力的作用,同时水泵运行过程中计时器开始计时,运行完成后即可得到此次灌浆压力和时间参数。优选的,所述的模拟预制墙组件包括模拟预制墙体、模拟楼板、灌浆套筒、旋钮橡皮塞,所述模拟预制墙体和模拟楼板的尺寸和间距大小均仿照现场实际工况,采用透明材料安装拼接而成,所述模拟预制墙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均设有出浆口和灌浆口,所述旋钮橡皮塞安装在灌浆套筒的灌浆口和出浆口处。优选的,所述的灌浆系统包括送料管、排料管、电磁阀、浆料、水泵和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上设有用于显示浆料多少的液位计,所述水泵可以将可以将储料箱中储存的浆料抽出,然后通过送料管灌入到模拟预制墙组件中的模拟灌浆仓中,所述送料管上设有用于监测灌浆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拼缝外侧一端的排料管上设置有由控制台控制的常闭电磁阀,当灌浆试验结束后通过打开排料管上的电磁阀,可将试验后的浆料体通过排料管导入储料箱,供下一次试验时使用。优选的,所述的所述浆料采用的是一种浆料拌合物和流动度相仿的透明、不凝结的液体。优选的,所述旋钮橡皮塞安装在出浆口处,包括有旋转手柄和堵筒,所述旋转手柄上的堵缝条通过转动副安装在堵筒内,通过转动旋转手柄可以使,堵缝条堵住堵筒上的出浆缝,达到快速启闭出浆口的作用,方便试验人员操作。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一方面让试验人员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灌浆过程中浆液的流动状况,及时发现在灌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又能试验得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最佳灌浆压力参数和时间参数,极大提高了现有灌浆工艺的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艺试验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艺试验系统的旋钮橡皮塞基本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艺试验系统的旋钮橡皮塞与出料口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艺试验系统的模拟预制墙组件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艺试验系统的电气原理图;机械结构图中:1-旋转手柄,2-堵缝条,3-堵筒,4-出浆缝,5-模拟预制墙组件,6-控制台,7-上层置物板,8-下层置物板,9-万向轮,10-储料箱,11-液位计,12-水泵,13-模拟楼板,14-模拟预制墙体,15-灌浆套筒,16-旋钮橡皮塞,17-模拟拼缝,18-连通口,19-送料管,20-排料管,21-电磁阀,22-压力变送器,23-灌浆口,24-出浆口,25-浆料,26-封仓板,27-浆料收集口,28-浆料收集管,29-围板。电气原理图中:DC-24V直流电源模块,PLC-逻辑编程控制器,YLJ-压力变送器,YWJ-液位计,XSP-显示屏,JSQ-计时器,BPQ-变频器,M-交流电动机,SB1~7-控制按钮,K1~2-交流继电器,L1~2-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本系统包括有移动演示平台、演示装置和控制台6,其中所述演示装置和控制台6安装在移动演示平台上,演示装置包括模拟预制墙组件5和灌浆系统,所述模拟预制墙组件5与所述灌浆系统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实现灌浆工艺的模拟以及对浆料25的回收工作,所述模拟预制墙组件5的尺寸间距大小均仿照现场实际工况,采用透明材料,使灌浆工艺过程直观可视,所述控制台6用于每次试验时设置不同压力参数,并通过计时器进行计时,使试验人员在清晰地观察到灌浆过程中浆液的流动状况和最终灌浆密实度的同时,也能得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最佳灌浆压力参数和时间参数。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示的移动演示平台的主体结构框架为一个底部设置有万向轮9的双层置物架,其中灌浆系统中的储料箱10、水泵12和液位计11安装固定在下层置物板8上,控制台6和预制墙组件分别设置在上层置物板7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层置物板7四周被围板29围起,可以收集在灌浆过程中多余流出来的浆料25,上层置物板7上还设置有方便进料和出料的通孔,其中送料管19可以从左边的通孔穿入用于往模拟预制墙组件5中进行灌料,右边的浆料收集口27通过浆料收集管28与储料箱10相连用于对浆料25进行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演示平台和安装在移动演示平台上的演示装置,所述演示装置包括模拟预制墙组件和灌浆系统,所述模拟预制墙组件与所述灌浆系统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实现灌浆工艺的模拟以及浆料的回收工作;所述的模拟预制墙组件包括模拟预制墙体、模拟楼板、灌浆套筒和堵头,所述模拟预制墙体和模拟楼板采用透明材料安装制成,所述模拟预制墙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均设有出浆口和灌浆口,所述堵头用于堵住灌浆套筒的灌浆口和出浆口处;所述模拟预制墙体的下表面和模拟楼板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隙为模拟拼缝,灌浆套筒下端设有与模拟拼缝相通的连通口,模拟预制墙体和模拟楼板两侧之间模拟拼缝的两侧采用堵板堵住,使得在模拟拼缝、灌浆套筒、连通口共同形成了模拟灌浆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演示平台和安装在移动演示平台上的演示装置,所述演示装置包括模拟预制墙组件和灌浆系统,所述模拟预制墙组件与所述灌浆系统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实现灌浆工艺的模拟以及浆料的回收工作;所述的模拟预制墙组件包括模拟预制墙体、模拟楼板、灌浆套筒和堵头,所述模拟预制墙体和模拟楼板采用透明材料安装制成,所述模拟预制墙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均设有出浆口和灌浆口,所述堵头用于堵住灌浆套筒的灌浆口和出浆口处;所述模拟预制墙体的下表面和模拟楼板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隙为模拟拼缝,灌浆套筒下端设有与模拟拼缝相通的连通口,模拟预制墙体和模拟楼板两侧之间模拟拼缝的两侧采用堵板堵住,使得在模拟拼缝、灌浆套筒、连通口共同形成了模拟灌浆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工艺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演示平台为双层置物架,包括上层置物板、下层置物板和将两者相连的立柱,所述演示装置安装在上层置物板上,所述上层置物板四周被围板围起,可以收集在灌浆过程中多余流出来的浆料,上层置物板上还设置有方便进料和出料的通孔,可用于安装管道进行进料和排料,所述灌浆系统安装在下层置物板上,下层置物板底部设有便于移动的万向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梁婧尹传斌韩琪黄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