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4860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与应用,所述制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噻吩基硼酸类功能单体、联噻吩类交联单体、单噻吩衍生物连接体溶于乙腈,加入DMF形成聚合液;b、对玻碳电极打磨清洗,CV扫描至稳定;c、取聚合液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烘干得到预排布电极;d、将电极插入含电解质的乙腈溶液中,恒电位聚合;e、清洗电极表面,进行模板分子超声辅助洗脱,搅拌,确保模板脱除干净。所述产品为上述方法所得分子印迹传感器。所述应用为基于噻吩类聚合物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免除了繁琐的前处理步骤,缩短检测周期,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与应用。
技术介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尤其是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新型抗生素,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其临床使用大幅上涨,包括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根据水质筛查结果,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中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高的健康风险,其风险系数(RQ)分别为1.75和1.00,属于高风险污染物;克拉霉素的RQ也达到了0.253,属于中风险污染物。结果还表明,即使对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进行超滤处理,这些高风险物质也不能被有效去除。这些痕量污染物的长期联合暴露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建立一种可靠、方便、灵敏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国标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其结果可靠、检测下限较低,但其需要繁琐的前处理、昂贵的专业仪器及熟练的操作人员,分析周期长,无法做到实时、原位监测。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目标分子可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噻吩类聚合物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噻吩基硼酸类功能单体、联噻吩类交联单体、单噻吩衍生物连接体溶于乙腈,加入DMF形成聚合液,各单体的引发电位关系为:噻吩基硼酸类功能单体<单噻吩衍生物连接体<联噻吩类交联单体;/n(b)对玻碳电极进行打磨,清洗,在硫酸溶液中CV扫描直至稳定,转移到在铁氰化钾的PBS溶液中,使用SWV扫描0~0.5V的电位区间,信号峰值达到250~275μA即表明打磨干净;/n(c)取聚合液滴涂于步骤(b)所得玻碳电极表面,以50~70℃、-0.1~-0.05MPa烘干,得到预排布单体和模板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噻吩类聚合物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噻吩基硼酸类功能单体、联噻吩类交联单体、单噻吩衍生物连接体溶于乙腈,加入DMF形成聚合液,各单体的引发电位关系为:噻吩基硼酸类功能单体<单噻吩衍生物连接体<联噻吩类交联单体;
(b)对玻碳电极进行打磨,清洗,在硫酸溶液中CV扫描直至稳定,转移到在铁氰化钾的PBS溶液中,使用SWV扫描0~0.5V的电位区间,信号峰值达到250~275μA即表明打磨干净;
(c)取聚合液滴涂于步骤(b)所得玻碳电极表面,以50~70℃、-0.1~-0.05MPa烘干,得到预排布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电极;
(d)将步骤(c)所得电极迅速插入含0.01~0.1M电解质的乙腈溶液中,在1.50~1.95V进行恒电位聚合;
(e)使用纯水和乙腈多次清洗步骤(d)中恒电位聚合后的电极表面,随后使用乙酸、乙腈混合溶液进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超声辅助洗脱,完成后弃去洗脱废液,重新加入乙酸、乙腈混合溶液,300~800rpm搅拌,确保模板脱除干净,得到测定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噻吩类聚合物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泰利霉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噻吩类聚合物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噻吩基硼酸类功能单体为苯并-3-噻吩硼酸、4-甲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洪强潘尧杨旭东丁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