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NiO/Au纳米管阵列柔性电极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47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NiO/Au纳米管阵列柔性电极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核壳结构的NiO/Au纳米管阵列柔性电极,为内部核层是Au纳米管,外层壳层是NiO纳米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ZnO作为纳米管陈列的模板,并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碳布表面沉积具有核壳结构的柔性NiO/Au纳米管阵列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核壳结构的柔性NiO/Au纳米管阵列电极,可以利用核层的贵金属Au增加壳层的NiO的导电性,从而提高其葡萄糖氧化的能力;Au和NiO对葡萄糖氧化的协同效应可以明显提高本复合电极的葡萄糖传感性能;另外,NiO的使用还可以大大减少贵金属Au的使用,从而降低电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NiO/Au纳米管阵列柔性电极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酶葡萄糖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NiO/Au纳米管阵列柔性电极及其在无酶葡萄糖传感器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统计2017年全球约有4.5亿已经诊断的糖尿病病人,这一数字将在2045年增加到6.9亿人。尽管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但对糖尿病人血糖的密切监控可以有效预防诱发疾病。因此,准确、高效、快速的血糖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及个人防控尤为重要。传统的葡萄糖检测以刺尖采血和静脉采血检测为主,通过刺穿皮肤采集血液来检测体内葡萄糖水平。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可将各种传感器集成为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使连续、实时地以无创或微创的形式检测体内葡萄糖成为可能,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可穿戴的柔性葡萄糖检测设备还未能完全商业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柔性葡萄糖传感电极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并且,可穿戴柔性葡萄糖检测设备的性能和柔性电极材料的结构及催化活性密切相关。葡萄糖传感电极主要有含酶电极和无酶电极两类,而含酶电极由于稳定性差、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NiO/Au纳米管阵列柔性电极,其特征在于为内部核层是Au纳米管,外层壳层是NiO纳米管;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n步骤(1)、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碳布在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NiO/Au纳米管阵列柔性电极,其特征在于为内部核层是Au纳米管,外层壳层是NiO纳米管;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步骤(1)、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碳布在H2SO4溶液中进行前处理;再将前处理后的碳布在含Zn2+的电解液中采用两步恒压电沉积法制备得到沉积有ZnO纳米棒阵列模板的碳布;
步骤(2)、将上述沉积有ZnO纳米棒阵列模板的碳布在含有HAuCl4的H3BO3溶液中施加-0.1~-0.4V电压,在室温下进行电沉积10~50s,得到沉积有Au/ZnO纳米棒阵列的碳布;
步骤(3)、将上述沉积有Au/ZnO纳米棒阵列的碳布在含Ni2+的H3BO3溶液中施加-1.1~-0.8V的电压下沉积20~120s,得到Ni/Au/ZnO纳米棒阵列的碳布;
步骤(4)、将上述经过三步沉积的Ni/Au/ZnO纳米棒阵列的碳布材料在300~500℃煅烧0.5~4h,得到NiO/Au/ZnO纳米棒阵列的碳布材料;最后将NiO/Au/ZnO纳米棒阵列的碳布材料浸泡在NaOH溶液中,去除ZnO模板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柔性NiO/Au纳米管阵列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NiO/Au纳米管阵列柔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步骤(1)前处理循环伏安法中电压扫描范围-1.2~1.2V,扫描速率0.1V/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好勇赵赫宇周杰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