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53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6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样本处理腔,粪便样本放置在密封的一次性取样杯内,送入到样本处理腔内固定后进行前处理;壳体内设置有细菌培养机构和可升降的样本处理探头,该样本处理探头包括底部具有锥形尖端的柱体,在其内具有与处理液输入管连通的处理液管路,该处理液管路在样本处理探头底端扎入一次性取样杯内的粪便样本后,向粪便样本内注入处理液。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粪便样本进行处理,使其中的微量细菌在检验之前被扩繁,更加容易被检测出来,不仅大大缩短了粪便样本的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更主要的是,能够更加精确检测出其中含有的微量致病菌,提前检测出疾病,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医疗领域中粪便样本的检验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粪便检验是指通过物理学、免疫学、化学等方法对粪便进行分析,了解消化系统功能,辅助诊断消化道感染、出血、恶性肿瘤等疾病。粪便检验一般包含显微镜检查、潜血试验以及粪胆素测定等,其中的显微镜检查中,主要检查细胞、细菌等情况,特别是细菌。由于粪便中可见大量细菌,正常粪便中球菌和杆菌比例约为1:10,可有人体酵母菌,极少见假丝酵母菌,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时可见白色念珠菌,当然肠道发生一些特殊疾病时,也会有部分具有特征性的细菌或致病菌随粪便排出。现有细菌检查一般都是显微镜检查,但是若处于病变前期,粪便样本中的致病菌或特征性细菌可能数量很少,而且在排队检验过程中,还很容易死亡,导致很难检查出来,进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病变早期致病菌或特征性细菌含量少导致很难被检查出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该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可以对粪便样本进行处理,使其中的微量细菌在检验之前被扩繁,更加容易被检测出来,不仅大大缩短了粪便样本的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更主要的是,能够更加精确检测出其中含有的微量致病菌,提前检测出疾病,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可打开的样本处理腔,所述粪便样本放置在密封的一次性取样杯内,送入到样本处理腔内固定后进行前处理;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细菌培养机构和可升降的样本处理探头,其中,所述样本处理探头包括底部具有锥形尖端的柱体,在该柱体内具有与处理液输入管连通的处理液管路,该处理液管路在样本处理探头底端扎入一次性取样杯内的粪便样本后,向粪便样本内注入处理液;所述柱体的中心设置有底端开口的柱形腔,在该柱形腔内滑动设置有导流体,且该导流体的顶部与柱形腔顶部之间形成液压驱动腔,该液压驱动腔与第一液压输入管连通,从而利用液压油控制导流体的锥形尖端伸出或缩回柱形腔内,并在导流体的锥形尖端伸出时扎破一次性取样杯底部,使经处理液处理过的粪便样本滴入到细菌培养机构的培养皿内进行细菌培养。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导流体内设置有引流通道,该引流通道的底端开口在导流体的底端面上,顶端连接有若干条倾斜向上延伸到其侧壁开口的引流孔,且这些引流孔在导流体伸出至极限位置时,与柱体底端侧壁开设的进液孔一一对应连通,从而使经处理的粪便样本液体经进液孔、引流孔和引流通道滴入到培养皿内。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进液孔倾斜设置,其位置高的开口一端延伸到柱体侧面的底端,位置低的一端连通柱形腔,进液孔的内径从高处一端向低处一端逐渐缩小,在进液孔内设置有过滤网,以过滤粪便样本液体中的杂质。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环绕所述柱体设置有若干个可翻转切割叶片,可翻转切割叶片的顶端铰接在柱体侧壁,且中部与柱体之间具有柱状伸缩囊袋,该柱状伸缩囊袋通过位于柱体内的液压孔道与第二液压输入管连通,通过向柱状伸缩囊袋内注入或抽出液压油,使可翻转切割叶片与柱体保持50-80°夹角或贴在柱体侧壁;所述柱体由一驱动机构带动其自转,且利用回转接头实现与外接液体管路的连通,所述驱动机构的主体为电机。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样本处理探头的顶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且驱动机构设置在一块升降板上,升降板的边缘滑动设置在壳体侧壁的竖直滑槽内,且升降板将样本处理腔的上部分隔出一个高度可变的设备腔,所述驱动机构由设备腔内的四组同步液压升降油缸带动其升降,进而实现样本处理探头的升降。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样本处理腔底部中心具有一个圆台状的固定腔,该固定腔的内壁与一次性取样杯的侧壁和底壁贴合,并依靠螺栓将装有粪便样本的一次性取样杯固定在固定腔内;固定腔的底部中心具有供导流体穿透一次性取样杯后通过的穿透孔。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一次性取样杯具有圆台形的杯体,杯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薄膜封盖和密封薄膜,杯体顶部具有水平的外延部,该外延部与样本处理腔内的固定腔顶端配合固定。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细菌培养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培养皿取放腔内,且培养皿取放腔的侧壁具有可打开的窗口,以通过该窗口取出或放入细菌培养机构中预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皿;培养皿的两侧具有沿培养皿取出或推入方向的轨道,在培养皿的下方设置有保温腔,用于保持培养皿内的温度。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培养皿下方的冲洗腔,该冲洗腔内设置有升降冲洗机构,该升降冲洗机构包括一顶端开口的竖直套筒和设置在该竖直套筒内的清洗罐,所述清洗罐为一个弹性材料制成的顶部开口的圆筒,且该圆筒通过其底部设置的液压伸缩油缸带动其伸出或缩回竖直套筒,在清洗罐底部具有一个与导流体的锥形尖端相匹配的对接头,且对接头内设置有与清洗水管连通的清洗孔道,当液压伸缩油缸伸出至极限位置时,清洗罐的顶部边缘挤压在样本处理腔下方,并围成一个将伸出的导流体围在其内清洗空间,对接头顶紧导流体,使清洗水沿清洗孔道进入到导流体的引流通道内,进而流出到样本处理腔内,从而完成清洗。作为上述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竖直套筒的顶端开口在培养皿底部,从而在取走培养皿后,液压伸缩油缸可带动清洗罐伸出,对处理探头进行清洗。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液是医疗领域对粪便进行处理的常用处理液,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稀释粪便样本的同时,使粪便中的细菌能够进入到处理液内,便于检查,其成分为含有质量分数为10-15%甘油水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对粪便样本进行处理,使其中的微量细菌在检验之前被扩繁,更加容易被检测出来,不仅大大缩短了粪便样本的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更主要的是,能够更加精确检测出其中含有的微量致病菌,提前检测出疾病,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其中的处理探头,能够扎入到一次性取样杯内,向粪便样本中注入处理液,来稀释粪便,之后其内的导流体能够再次伸出扎破一次性取样杯的底部,并将稀释处理后的粪便样本导入到细菌培养机构中进行培养,使微量致病菌得以扩繁,提升其数量,以便于后期能够很容易检测出来;2)本专利技术的导流体能够在液压驱动下伸出或缩回到处理探头的柱体内,这样在对粪便样本进行稀释处理时,能够缩在柱体内,使处理探头底端尽可能接触到粪便样本,从而释放出处理液,使粪便中的细菌能够进入到处理液中,完成处理;之后导流体再伸出并扎破一次性取样杯底部,这样含有细菌的处理液能够穿过柱体侧面的进液孔并沿导流体内的引流通道滴入到培养皿中进行培养,此时,被处理液浸泡的粪便样本还处于一次性取样杯内,便于取出;为了使粪便中的细菌能够尽可能进入到处理液中,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可打开的样本处理腔(104),所述粪便样本放置在密封的一次性取样杯(5)内,送入到样本处理腔(104)内固定后进行前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细菌培养机构(4)和可升降的样本处理探头(3),其中,所述样本处理探头(3)包括底部具有锥形尖端的柱体(301),在该柱体(301)内具有与处理液输入管(204)连通的处理液管路(307),该处理液管路(307)在样本处理探头(3)底端扎入一次性取样杯(5)内的粪便样本后,向粪便样本内注入处理液;/n所述柱体(301)的中心设置有底端开口的柱形腔,在该柱形腔内滑动设置有导流体(303),且该导流体(303)的顶部与柱形腔顶部之间形成液压驱动腔(302),该液压驱动腔(302)与第一液压输入管(203)连通,从而利用液压油控制导流体(303)的锥形尖端伸出或缩回柱形腔内,并在导流体(303)的锥形尖端伸出时扎破一次性取样杯(5)底部,使经处理液处理过的粪便样本滴入到细菌培养机构(4)的培养皿(401)内进行细菌培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可打开的样本处理腔(104),所述粪便样本放置在密封的一次性取样杯(5)内,送入到样本处理腔(104)内固定后进行前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细菌培养机构(4)和可升降的样本处理探头(3),其中,所述样本处理探头(3)包括底部具有锥形尖端的柱体(301),在该柱体(301)内具有与处理液输入管(204)连通的处理液管路(307),该处理液管路(307)在样本处理探头(3)底端扎入一次性取样杯(5)内的粪便样本后,向粪便样本内注入处理液;
所述柱体(301)的中心设置有底端开口的柱形腔,在该柱形腔内滑动设置有导流体(303),且该导流体(303)的顶部与柱形腔顶部之间形成液压驱动腔(302),该液压驱动腔(302)与第一液压输入管(203)连通,从而利用液压油控制导流体(303)的锥形尖端伸出或缩回柱形腔内,并在导流体(303)的锥形尖端伸出时扎破一次性取样杯(5)底部,使经处理液处理过的粪便样本滴入到细菌培养机构(4)的培养皿(401)内进行细菌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303)内设置有引流通道(304),该引流通道(304)的底端开口在导流体(303)的底端面上,顶端连接有若干条倾斜向上延伸到其侧壁开口的引流孔(305),且这些引流孔(305)在导流体(303)伸出至极限位置时,与柱体(301)底端侧壁开设的进液孔(306)一一对应连通,从而使经处理的粪便样本液体经进液孔(306)、引流孔(305)和引流通道(304)滴入到培养皿(4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306)倾斜设置,其位置高的开口一端延伸到柱体(301)侧面的底端,位置低的一端连通柱形腔,进液孔(306)的内径从高处一端向低处一端逐渐缩小,在进液孔(306)内设置有过滤网,以过滤粪便样本液体中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柱体(301)设置有若干个可翻转切割叶片(308),可翻转切割叶片(308)的顶端铰接在柱体(301)侧壁,且中部与柱体(301)之间具有柱状伸缩囊袋(309),该柱状伸缩囊袋(309)通过位于柱体(301)内的液压孔道与第二液压输入管(205)连通,通过向柱状伸缩囊袋(309)内注入或抽出液压油,使可翻转切割叶片(308)与柱体(301)保持50-80°夹角或贴在柱体(301)侧壁;
所述柱体(301)由一驱动机构(2)带动其自转,且利用回转接头(202)实现与外接液体管路的连通,所述驱动机构(2)的主体为电机(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粪便样本检测用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处理探头(3)的顶端与驱动机构(2)连接,且驱动机构(2)设置在一块升降板(102)上,升降板(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琪王林甲曲瑞莉董春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