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51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包括:底模、与底模拼接的腹板模板、设置于腹板模板外侧的支撑架,腹板模板的上端与支撑架活动连接,腹板模板的下端与支撑架通过角度调节连接件连接,腹板模板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支撑架上设置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件穿过固定孔与一个连接孔,连接腹板模板与支撑架,连接孔沿着腹板模板可调节的角度所对应的同一条弧线设置。通过角度调节连接件实现了腹板模板倾斜的角度的调节,且在下销耳上设置多个连接孔,便于基于调节后的角度,将不同连接孔与固定孔对应,以保证施工过程中,腹板模板角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
技术介绍
在预制梁施工过程中,常规的预制梁外模在安装完成之后,形成一固定角度,在安装过程中,如外模的腹板模板发生移动时,则会导致预制梁腹板模板倾斜角度不准确或者误差较大,进而在桥梁建造过程中,会导致桥梁线型以及受力结构不符合要求。若为了使得腹板模板倾斜角度准确,则需要将整个外模拆除,以进行腹板模板倾斜角度的调整,拖延了预制梁外模安装时间。同时,常规的外模结构中的腹板模板角度固定,导致同样高度的预制梁而腹板模板倾斜角度不同的预制梁不能采用同一外模,增加了预制梁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腹板模板倾斜角度的调整需要拆卸整个外模,以及同样高度的预制梁而腹板模板倾斜角度不同的预制梁不能采用同一外模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包括:底模、与所述底模拼接的腹板模板、设置于所述腹板模板外侧的支撑架,所述腹板模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腹板模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角度调节连接件连接,所述腹板模板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一个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腹板模板与所述支撑架,所述连接孔沿着所述腹板模板可调节的角度所对应的同一条弧线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腹板模板下端的下销耳。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外模轴线平行的下连杆,所述角度调节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腹板模板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下连杆连接。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为框形,支撑所述腹板模板的斜杆、设置于所述斜杆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上平联和下平联、以及连接两所述上平联和下平联的桁架共同组成所述框形,所述下平联与所述斜杆之间设置有斜撑,所述下连杆设置于所述下平联连接所述斜杆的一端。可选地,所述斜杆上端设置有插销,所述腹板模板上端设置有上销耳,所述上销耳上设置有插销穿设的腰型孔。可选地,所述角度调节连接件包括调节丝杆。可选地,所述腹板模板的斜率范围为:3:1-4.5: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包括:底模、与所述底模拼接的腹板模板、设置于所述腹板模板外侧的支撑架,所述腹板模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腹板模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角度调节连接件连接,所述腹板模板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一个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腹板模板与所述支撑架,所述连接孔沿着所述腹板模板可调节的角度所对应的同一条弧线设置。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角度调节连接件实现了腹板模板倾斜的角度的调节,且在下销耳上设置多个连接孔,便于基于调节后的角度,将不同连接孔与固定孔对应,以使连接件穿过固定孔与连接孔实现外模与支撑架的连接,同时还能保证角度调节连接件受力较小以及对腹板模板的支撑作用,以保证施工过程中,腹板模板角度的稳定性。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杆上端设置有插销,所述腹板模板上端设置有上销耳,所述上销耳上设置有插销穿设的腰型孔,而下销耳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孔。本申请的结构较为简单,使得角度调节结构较为简单,同时角度调节过程中拆卸的结构件较少,腹板模板角度调节过程中结构的安装拆卸更为简便。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中腹板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如图1所示,包括:底模、与底模连接的腹板模板1、设置于腹板模板1外侧的支撑架2,以及至少两个调节腹板模板1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连接件3,腹板模板1的下端与支撑架2通过角度调节连接件3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腹板模板1下端靠近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耳板,耳板上开设有与角度连接件3连接的连接孔,角度连接件3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件与角度连接3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2的下端连接,以此在角度连接件调节腹板模板的倾斜角度时,同时能够稳定地支撑腹板模板1,使得腹板模板1稳定在一个角度。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汇总,如图1所示,腹板模板倾斜角度可调节时,其对应腹板模板的斜率范围为:3:1-4.5:1,可选地腹板模板的斜率可调整为3.5:1或者4:1。角度调节连接件3包括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两端分别与腹板模板1和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可选的,可拆卸连接为采用螺栓和螺母实现。其中,由于支撑架2的位置固定,通过将调节丝杆的总长度调长,进而将腹板模板1顶出支撑架2一段距离,且腹板模板的上端的支撑点位置不变,实现腹板模板1斜率的比例可调整为3.5:1。通过将调节丝杆的总长度缩短,进而将腹板模板1拉近支撑架2一段距离,同样腹板模板1的上端的支撑点位置不变,实现腹板模板1斜率的比例可调整为4:1。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为桁架结构,腹板模板上端支撑在桁架上端的连杆或者平台上,在进行腹板模板倾斜角度调整时,则为腹板模板的上端的支撑点不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中,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腹板模板1预制梁时的稳定性,避免腹板模板受到预制梁的压力,而导致角度发生变化,需要在腹板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支撑架连接。其中,腹板模板1的上端与支撑架2活动连接,便于在调整腹板模板1的倾斜角度,拆卸过多的连接件,以简便腹板模板倾斜角度调节步骤,倾斜角度调节即为腹板模板斜率的调节。腹板模板1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1,第一连接结构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111,支撑架2上设置有与连接孔111相对应的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件穿过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与所述底模拼接的腹板模板、设置于所述腹板模板外侧的支撑架,所述腹板模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腹板模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角度调节连接件连接,所述腹板模板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一个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腹板模板与所述支撑架,所述连接孔沿着所述腹板模板可调节的角度所对应的同一条弧线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与所述底模拼接的腹板模板、设置于所述腹板模板外侧的支撑架,所述腹板模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腹板模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角度调节连接件连接,所述腹板模板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一个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腹板模板与所述支撑架,所述连接孔沿着所述腹板模板可调节的角度所对应的同一条弧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腹板模板下端的下销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板模板可调的箱梁外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外模轴线平行的下连杆,所述角度调节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刁先觉林彬聂启波陈玉良崔瑞峰商小平万添源唐嘉贤黄健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