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子芯棒表面打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28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芯棒表面打磨器,包括外壳、支撑座和打磨辊,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连接轴外侧套设安装有打磨辊,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中间贯穿安装有定位轴,且定位轴底端贯穿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两侧设置有活动槽,所述夹持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夹块,所述夹持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集尘腔,且集尘腔下方设置有集尘盒,所述定位轴外侧焊接安装有凸块,所述限位套轴内部开设有凹槽。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壳内部设置的打磨辊可以根据绝缘子芯棒的尺寸调节高度,使得打磨辊满足不同尺寸绝缘子芯棒的打磨,无需人工拿持,并且夹持座可以和打磨辊同时反向转动,使得打磨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子芯棒表面打磨器
本技术涉及绝缘子
,具体为一种绝缘子芯棒表面打磨器。
技术介绍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绝缘子芯棒在与两端的嵌件以及外侧的伞裙连接时,为了保证其粘接的耐久性,需要对芯棒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来增加其表面与胶粘剂的粘接性能,目前常见的绝缘子芯棒打磨器还是存在一定问题:1.由于绝缘子芯棒为圆柱形,常见的打磨都需要人工把持转动,才能满足绝缘子芯棒全部外侧的打磨状态,人工拿持打磨对于工人的安全造成隐患,且打磨效率较低;2.并且人工拿持打磨时绝缘子芯棒暴露在外侧,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多,容易四散在外部环境中,影响周围工作环境,并且危害周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绝缘子芯棒表面打磨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子芯棒表面打磨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打磨都需要人工把持转动,人工拿持打磨对于工人的安全造成隐患,且打磨效率较低,并且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多,容易四散在外部环境中,影响周围工作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子芯棒表面打磨器,包括外壳(1)、支撑座(2)和打磨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设置有支撑座(2),且支撑座(2)连接安装有连接杆(3),并且连接杆(3)另一端穿透外壳(1)连接安装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外侧套设安装有打磨辊(4),且连接轴(5)一端穿透外壳(1)套设安装有驱动锥齿轮(6),并且驱动锥齿轮(6)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7),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7)中间贯穿安装有定位轴(8),且定位轴(8)底端贯穿电机座(9),所述电机座(9)两侧设置有活动槽(10),且电机座(9)下方设置有限位套轴(11),并且限位套轴(11)外侧同样套设安装有第一从动锥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子芯棒表面打磨器,包括外壳(1)、支撑座(2)和打磨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设置有支撑座(2),且支撑座(2)连接安装有连接杆(3),并且连接杆(3)另一端穿透外壳(1)连接安装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外侧套设安装有打磨辊(4),且连接轴(5)一端穿透外壳(1)套设安装有驱动锥齿轮(6),并且驱动锥齿轮(6)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7),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7)中间贯穿安装有定位轴(8),且定位轴(8)底端贯穿电机座(9),所述电机座(9)两侧设置有活动槽(10),且电机座(9)下方设置有限位套轴(11),并且限位套轴(11)外侧同样套设安装有第一从动锥齿轮(7),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7)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12),且第二从动锥齿轮(12)中间贯穿安装有固定轴(13),并且固定轴(13)一端贯穿外壳(1),同时固定轴(13)在外壳(1)内部连接安装有夹持座(14),所述夹持座(14)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夹块(17),且固定夹块(17)上设置有移动夹块(18),所述夹持座(14)上开设有限位槽(19),且限位槽(19)内部设置有限位弹簧(20),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集尘腔(15),且集尘腔(15)下方设置有集尘盒(16),所述定位轴(8)外侧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鑫日惠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