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蓄电池电源系统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蓄电池电源系统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电源系统一般包括发电机和蓄电池。汽车处于怠速工况是指油门踏板完全放松,发动机的转速较小,仅靠发动机小转速下带动发电机为整车负载进行供电,此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有限的。若发电机的极限输出功率不能满足整车负载的供电需求时,通常会拉低发电机的发电电压,并且蓄电池开始参与供电,由发电机和蓄电池一同为整车负载供电。若蓄电池长时间供电就会导致蓄电池亏电,进而导致整车电平衡失衡,严重时可能导致车辆熄火,影响下次启动;而且,若发电机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还会损耗发电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蓄电池电源系统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及装置,可针对不同的怠速工况,控制发动机的转速提升至不同的转速,提高实用性、灵活性和便捷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蓄电池电源系统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所述双蓄电池电源系统包括两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蓄电池电源系统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所述双蓄电池电源系统包括两个蓄电池和发电机,两个所述蓄电池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继电器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机械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和所述发电机的占空比;/n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占空比;/n若是,则获取两个所述蓄电池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继电器的通断状态、各所述蓄电池的当前电量以及各所述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n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当前转速,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提升量。/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双蓄电池电源系统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所述双蓄电池电源系统包括两个蓄电池和发电机,两个所述蓄电池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继电器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机械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和所述发电机的占空比;
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占空比;
若是,则获取两个所述蓄电池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继电器的通断状态、各所述蓄电池的当前电量以及各所述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当前转速,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提升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当前转速,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提升量,包括:
在所述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时,判断两个所述蓄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电量阈值;
若否,则在两个所述蓄电池中的一个所述蓄电池的当前电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另一个所述蓄电池的当前电量处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与第二电量阈值之间时,根据两个所述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判断两个所述蓄电池是否均处于充电状态;
若两个所述蓄电池均处于充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一转速P1;
或者,若两个所述蓄电池中的一个所述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另一个所述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二转速P2;
或者,若两个所述蓄电池均处于放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三转速P3;
其中,所述第一电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P3>P2>P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两个所述蓄电池的当前电量均处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之间,则根据两个所述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判断两个所述蓄电池是否均处于充电状态;
若两个所述蓄电池均处于充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四转速P4;
或者,若两个所述蓄电池中的一个所述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另一个所述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五转速P5;
或者,若两个所述蓄电池均处于放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六转速P6;
其中,P6>P5>P4>P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两个所述蓄电池中的一个所述蓄电池的当前电量处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之间,另一个所述蓄电池的当前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则根据两个所述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判断两个所述蓄电池是否均处于充电状态;
若两个所述蓄电池均处于充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七转速P7;
或者,若两个所述蓄电池中的一个所述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另一个所述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八转速P8;
或者,若两个所述蓄电池均处于放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所述当前转速提升至第九转速P9;
其中,P9>P8>P7>P6。
技术研发人员:倪子善,邓鹏,祝贵阳,韩雷,孙昊,康林茵,刘若娇,刘养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