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799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熔炼;步骤S2、铸造;步骤S3、均质化处理、热处理:将经过步骤S2制成的铸锭进行均质化处理,然后再依次经过正火、回火和淬火处理,得到高耐热无氧铜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根据所述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耐热无氧铜及其在电工电子领域和耐热材料中的应用。本申请公开的高耐热无氧铜硬度和导电性能好,耐热性能优异;制备方法设备投入少,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合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带动无氧铜的制备技术高速发展。无氧铜是制备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电路板及其周边部件的重要材料,由于其克服了含杂质铜在退火后屈服强度较低和高温下抗蠕变差的缺点,具有更高强度和更高热导率,受到了电子材料专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电子通信、导航控制、电真空、微驱动和电力电子传输行业的发展,工业上对无氧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无氧铜的耐热性能要求更加苛刻。例如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领域,传统无氧铜已无法应对服役过程中迅速增加的热能和电能负荷,极易产生粗大的再结晶晶粒;在电真空微波管领域,传统无氧铜壳体经高温钎焊后晶粒显著长大,强度降低,使用过程中易变形,导致电真空微波管工作失效;传统无氧铜材质的电真空微波管收集极,被杂散电子束流的轰击后,无氧铜的晶粒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熔炼:按照配比将无氧电解铜、Cu-Se中间合金、Cu-Y中间合金、Cu-Nb中间合金、Cu-Si中间合金、Cu-Sc中间合金混合均匀后,加入覆盖剂和精炼剂,采用悬浮性混合除气除渣技术,引入惰性气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熔炼,得到熔体;/n步骤S2、铸造:将经过步骤S1制成的熔体采用高频震动结晶器、电磁悬浮搅拌技术,制造大量的游离晶,获得大量比例细小轴晶组织,铸造后制成铸锭;/n步骤S3、均质化处理、热处理:将经过步骤S2制成的铸锭进行均质化处理,然后再依次经过正火、回火和淬火处理,得到高耐热无氧铜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熔炼:按照配比将无氧电解铜、Cu-Se中间合金、Cu-Y中间合金、Cu-Nb中间合金、Cu-Si中间合金、Cu-Sc中间合金混合均匀后,加入覆盖剂和精炼剂,采用悬浮性混合除气除渣技术,引入惰性气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熔炼,得到熔体;
步骤S2、铸造:将经过步骤S1制成的熔体采用高频震动结晶器、电磁悬浮搅拌技术,制造大量的游离晶,获得大量比例细小轴晶组织,铸造后制成铸锭;
步骤S3、均质化处理、热处理:将经过步骤S2制成的铸锭进行均质化处理,然后再依次经过正火、回火和淬火处理,得到高耐热无氧铜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电解铜、Cu-Se中间合金、Cu-Y中间合金、Cu-Nb中间合金、Cu-Si中间合金、Cu-Sc中间合金的重量比为100:(0.01-0.03):(0.03-0.05):(0.02-0.04):(0.06-0.1):(0.01-0.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Se中间合金中Se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13%;粒径为300-500目;所述Cu-Y中间合金中Y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25%;粒径为200-400目;所述Cu-Nb中间合金中Nb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10%;粒径为100-3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Si中间合金中S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伟刘龙龙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