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97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属于整形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升降驱动元件、上整形板、两个侧整形板以及两个平移驱动元件,所述升降驱动元件与所述平移驱动元件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整形板与所述升降驱动元件连接,两个所述侧整形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平移驱动元件连接,所述工作台用于承载工件,并且所述上整形板用于对工件的平板进行整形,所述侧整形板用于对工件的侧板进行整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专门针对U形工件进行整形的工装,所以在整形时非常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
本技术属于整形装置
,涉及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对横截面为U形的工件进行整形,而这种U形工件,一般包括平板以及两个一体连接在平板两侧的侧板,在整形时,通常需要对平板以及侧板进行整形,而这一整形过程非常的麻烦。总之,目前没有专门针对U形工件进行整形的工装,所以在整形时非常的麻烦,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包括:工作台、升降驱动元件、上整形板、两个侧整形板以及两个平移驱动元件,所述升降驱动元件与所述平移驱动元件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整形板与所述升降驱动元件连接,两个所述侧整形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平移驱动元件连接,所述工作台用于承载工件,并且所述上整形板用于对工件的平板进行整形,所述侧整形板用于对工件的侧板进行整形。较佳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架,所述上整形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两个所述侧整形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较佳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架以及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较佳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第二安装架,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并且两个所述平移驱动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两端。较佳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导轨,所述侧整形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且所述侧整形板可通过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移动。较佳的,所述侧整形板为L形板体结构,并且所述侧整形板用于拉动或推动工件的侧板。较佳的,所述升降驱动元件以及所述平移驱动元件为气缸或丝杠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提供了一种专门针对U形工件进行整形的工装,所以在整形时非常的方便。2、工件放置在支撑架上时,其开口朝下,并且两个侧整形板实际上位于工件内,且侧整形板靠近工件侧板的内壁,上整形板向下移动时能够压住平板并且进行整形,而侧整形板能够被平移驱动元件拉动,并且侧整形板拉动工件的侧板从而进行整形。3、连接架呈竖直杆状结构,第一安装架通过连接架进行固定,所以第一安装架能够位于支撑架的上方,并且在实际的结构中,第一安装架以及支撑架连接在一起形成框型结构,而第一安装架则通过连接架进行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既能够使第一安装架以及支撑架均固定在工作台上,而且还能够使第一安装架位于支撑架的上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形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形工装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整形板、侧整形板与工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100、工作台;110、支撑架;120、第一安装架;130、连接架;140、第二安装架;150、导轨;200、升降驱动元件;300、上整形板;400、侧整形板;410、滑块;500、平移驱动元件;600、U形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包括:工作台100、升降驱动元件200、上整形板300、两个侧整形板400以及两个平移驱动元件500;该整形工装用于U形工件600的整形处理,U形工件600具有平板以及两个侧板,所以对U形工件600的整形,实际上就是对平板以及侧板进行整形,而上整形板300与侧整形板400能够分别对平板以及侧板进行整形。所述升降驱动元件200与所述平移驱动元件500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00上,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升降驱动元件200与平移驱动元件500均是驱动元件,具体来说,升降驱动元件200与平移驱动元件500可以为线性电机、丝杠电机、气缸或者油缸;而升降驱动元件200与平移驱动元件500虽然均是设置在工作台100上,但是两者的具体位置不同,升降驱动元件200可以位于工作台100的台面上方,而两个平移驱动元件500可以设置在工作台100的台面的两侧部。所述上整形板300与所述升降驱动元件200连接,两个所述侧整形板400分别与两个所述平移驱动元件500连接;优选的,上整形板300以及侧整形板400均是可活动的部件,具体来说,升降驱动元件200能够带动上整形板300上下移动,平移驱动元件500能够带动侧整形板400在水平面上移动。所述工作台100用于承载工件,简单来说,U形工件600能够开口朝下的放置在工作台100上。并且所述上整形板300用于对工件的平板进行整形,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升降驱动元件200能带动上整形板300向着工件移动,使上整形板300能够压在或者顶在工件的平板上,从而对工件的平板结构整形,此外,上整形板300压在工件的平板上,使得工件固定在工作台100上,便于侧整形板400进行整形。所述侧整形板400用于对工件的侧板进行整形;平移驱动元件500能够带动侧整形板400朝着工件移动,使得侧整形板400能够推动或者拉动工件的侧板,从而对工件的侧板进行整形,并且在侧整形板400整形之前,工件已经被上整形板300压住,所以在侧整形板400整形时保持工件的稳定,该工装能够专门针对U形工件600进行整形,所以在整形时非常的方便。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工作台10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架110,优选的,支撑架110相对于工作台100固定,在实际的结构中,支撑架110可以通过其他的结构连接在工作台100上,并且工件放置在支撑架110上。所述上整形板300位于所述支撑架110的上方,两个所述侧整形板400位于所述支撑架110的两侧,优选的,工件放置在支撑架110上时,其开口朝下,并且两个侧整形板400实际上位于工件内,且侧整形板400靠近工件侧板的内壁,上整形板300向下移动时能够压住平板并且进行整形,而侧整形板400能够被平移驱动元件500拉动,并且侧整形板400拉动工件的侧板从而进行整形。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工作台100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20以及连接架130,所述连接架130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100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架120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120位于所述支撑架110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元件200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20上。优选的,连接架130呈倒L形结构,第一安装架120通过连接架130进行固定,所以第一安装架120能够位于支撑架110的上方,并且第一安装架120与支撑架110均为纵向设置的杆状结构。在实际的结构中,第一安装架120以及支撑架110连接在一起形成框型结构,而第一安装架120则通过连接架130进行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既能够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升降驱动元件、上整形板、两个侧整形板以及两个平移驱动元件,所述升降驱动元件与所述平移驱动元件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整形板与所述升降驱动元件连接,两个所述侧整形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平移驱动元件连接,所述工作台用于承载工件,并且所述上整形板用于对工件的平板进行整形,所述侧整形板用于对工件的侧板进行整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升降驱动元件、上整形板、两个侧整形板以及两个平移驱动元件,所述升降驱动元件与所述平移驱动元件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整形板与所述升降驱动元件连接,两个所述侧整形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平移驱动元件连接,所述工作台用于承载工件,并且所述上整形板用于对工件的平板进行整形,所述侧整形板用于对工件的侧板进行整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架,所述上整形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两个所述侧整形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U形工件的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架以及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超蒋海春郭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敏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