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93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能够在水流作用下带动所述支撑杆在管道中转动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所述螺旋叶片沿着所述支撑杆的轴向螺旋延伸;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用于清洗所述管道的清洗毛刷;所述清洗毛刷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远离所述支撑杆侧的边缘上,并沿着所述支撑杆的轴向螺旋延伸。所述管道清洗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制造。水流冲击所述螺旋叶片时能带动所述支撑杆移动和转动,使叶片毛刷清洗管道内壁上的污垢,整个清洗过程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清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在管道工程领域,长期运行的管道内壁常出现沉淀物附着的现象,若不及时清除这些附着沉淀物,则会造成管道过流能力降低,能耗增加等不利影响,如管道内压力波动,易造成管壁附着物脱落,与管道流体介质混合,影响正常使用。目前针对管道内壁的清洗方法一般采用硼砂打磨去除或机器人洗刷。硼砂打磨为利用硼砂纸对管道内壁进行打磨,使附着物脱离管道内壁。该方法工作量大,需要大量人力,工作效率低。机器人洗刷为利用特殊小型机器人进入管道内部,对管道内壁进行定点清洗。该方法采用的机器人增加了清洗成本。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且成本低的管道清洗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管道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能够在水流作用下带动所述支撑杆在管道中转动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所述螺旋叶片沿着所述支撑杆的轴向螺旋延伸;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用于清洗所述管道的清洗毛刷;所述清洗毛刷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远离所述支撑杆侧的边缘上,并沿着所述所述支撑杆的轴向螺旋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中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撑杆的通道;所述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沿着所述支撑杆的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挡片。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的宽度在所述支撑杆的轴向上逐渐变小。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上连接有用于挡水的挡板;所述螺旋叶片的边缘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挡板的边缘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最大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所述挡板的滤孔。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旋叶片远离所述挡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挡水的叶片挡块。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挡板的端部上设置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上设置有悬挂孔。进一步地,所述悬挂部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毛刷为钢丝毛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能够在水流作用下带动支撑杆在管道中转动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设置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上,螺旋叶片沿着支撑杆的轴向螺旋延伸。螺旋叶片上设置有用于清洗管道的清洗毛刷。清洗毛刷设置在螺旋叶片远离支撑杆侧的边缘上,并沿着支撑杆的轴向螺旋延伸。整个管道清洗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水流冲击螺旋叶片使支撑杆一边移动一边旋转。支撑杆则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使螺旋叶片带动清洗毛刷洗刷管道的内壁。整个清洗过程,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了清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管道清洗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管道清洗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杆和螺旋叶片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挡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杆、螺旋叶片和叶片挡块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阀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清洗装置10,包括支撑杆1和能够在水流作用下带动支撑杆1在管道20中转动的螺旋叶片2。螺旋叶片2设置在支撑杆1的外表面上,螺旋叶片2沿着支撑杆1的轴向螺旋延伸。螺旋叶片2上设置有用于清洗管道20的清洗毛刷3。清洗毛刷3设置在螺旋叶片2远离支撑杆1侧的边缘上,并沿着支撑杆1的轴向螺旋延伸。该管道清洗装置10包括有支撑杆1、螺旋叶片2和清洗毛刷3。支撑杆1为圆柱杆状,螺旋叶片2连接在支撑杆1的外侧,并在支撑杆1的轴向上螺旋延伸。其中,支撑杆1的延伸方向为轴向方向。此处螺旋延伸的定义为其延伸轨迹呈以支撑杆1为轴心的螺旋状。螺旋叶片2以支撑杆1为轴,一边围绕支撑杆1一边沿支撑杆1的轴向延伸,其延伸轨迹呈螺旋状。一般地,支撑杆1为不锈钢制成的钢管,其直径一般为15~20mm,长度一般为1~2m。螺旋叶片2与支撑杆1轴向呈45度夹角,螺旋叶片2的厚度一般为2~5mm,螺距一般为140~160mm。可选地,螺旋叶片2与支撑杆1一体成型,也即是螺旋叶片2与支撑杆1通过同一个模具生产,如此方便制造。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杆1和螺旋叶片2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料制成。螺旋叶片2具有远离支撑杆1侧的边缘,清洗毛刷3沿着螺旋叶片2的边缘设置,其在支撑杆1的轴向上螺旋延伸,也即是说,清洗毛刷3整体的延伸轨迹呈螺旋状。一般的清洗毛刷3通过电焊的方式焊接在螺旋叶片2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粘接等,只要能使清洗毛刷3与螺旋叶片2固定即可。螺旋叶片2的半径与清洗毛刷3的长度的比例一般为8:1~9:1。如此,螺旋叶片2能更好的支撑清洗毛刷3洗刷管道20的内壁。清洗毛刷3的长度大于螺旋叶片2与管道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一般地,清洗毛刷3直径一般为0.2~0.5mm。如此设置,在管道清洗装置10位于管道20内时,清洗毛刷3会受到螺旋叶片2与管道20的挤压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增大清洗毛刷3与管道20的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清洗范围,提高清洗效率。整个管道清洗装置10主要由支撑杆1、螺旋叶片2和清洗毛刷3组成,整体结构简单,方便生成制造。该管道清洗装置10正常使用时一般借助水流推动管道清洗装置10在管道20内移动。水流可以由外部的供水装置例如高压喷水机提供,或者由管道20连接的供水系统提供。水流进入管道20后与螺旋叶片2接触,水流因为螺旋叶片2的阻挡产生对螺旋叶片2的推力,从而推动整个管道清洗装置10移动。而且,因为螺旋叶片2呈倾斜状,所以水流冲击螺旋叶片2时,产生压力差。如此,使得螺旋叶片2能够以支撑杆1为轴转动。整个管道清洗装置10在管道20内以旋转的方式前进。清洗毛刷3则跟随螺旋叶片2转动,洗刷管道20的内壁。通过改变水流的水压能够改变管道清洗装置10旋转和移动的速度,从而控制管道清洗装置10对管道20的清洗效果。若管道20内壁沉积的结垢层较厚,一次冲洗不能完全去除,则可多次反复冲洗。管道清洗装置10利用水流作为推动力,使得该整体清洗的耗能小,清污成本低。具体地,如图2所示,需清洗的管道系统包括供水管路30、与供水管路30连通的管道20。供水管路30与管道20可拆卸连接,在供水管路30上设置有阀门301。管道清洗装置10位于管道20内,清洗毛刷3与管道20的内壁接触。在阀门301打开时供水管路30畅通,水流能够流通。在阀门301关闭时,阀门301堵塞供水管路30禁止水流流通。供水管路30与管道20可拆卸连接,此处可拆卸连接的定义为供水管路30可以与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和能够在水流作用下带动所述支撑杆(1)在管道(20)中转动的螺旋叶片(2);/n所述螺旋叶片(2)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的外表面上,所述螺旋叶片(2)沿着所述支撑杆(1)的轴向螺旋延伸;/n所述螺旋叶片(2)上设置有用于清洗所述管道(20)的清洗毛刷(3);/n所述清洗毛刷(3)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2)远离所述支撑杆(1)侧的边缘上,并沿着所述支撑杆(1)的轴向螺旋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和能够在水流作用下带动所述支撑杆(1)在管道(20)中转动的螺旋叶片(2);
所述螺旋叶片(2)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的外表面上,所述螺旋叶片(2)沿着所述支撑杆(1)的轴向螺旋延伸;
所述螺旋叶片(2)上设置有用于清洗所述管道(20)的清洗毛刷(3);
所述清洗毛刷(3)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2)远离所述支撑杆(1)侧的边缘上,并沿着所述支撑杆(1)的轴向螺旋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中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撑杆(1)的通道(11);
所述通道(11)的通道壁上设置有沿着所述支撑杆(1)的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挡片(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1)的宽度在所述支撑杆(1)的轴向上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洗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1)的端部上连接有用于挡水的挡板(4);
所述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智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