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66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浸铜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右侧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气口,且釜体的左侧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处开设有加热口,所述釜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下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下料口和微型气缸,下料口呈空心喇叭状可以增大残渣的排放空间,以免下料口堵塞,微型气缸可以不断伸缩对下料口进行碰撞,让下料口内部的残渣不断振动并下落,以免堵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收集屉,收集屉内部底面开设多个微小通孔,残渣掉落时可以将残渣挡住,让残渣上剩余的硫酸铜溶液慢慢流下去流到密封箱底面进行收集,减少对产物的浪费,也不会让产物直接落在地面上对地面造成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浸铜釜
,具体是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
技术介绍
浸铜釜是制备硫酸铜溶液的必要设备,铜阳极泥经过硫酸化焙烧收硒,铜阳极泥焙烧后形成烧结块投入浸铜进行硫酸铜溶液制备收铜,在浸铜过程中通过加酸加水升温的过程将铜阳极泥烧结块进行熔化搅拌,反应完全后硫酸铜溶液压滤出去以备使用,残渣则需要通过釜下的下料口排放出去。但是,现有的下料口装置排放残渣过程容易堵塞,且现有的下料口装置无法收集残渣上剩余的硫酸铜溶液,也无法防止其对地面造成腐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右侧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气口,且釜体的左侧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处开设有加热口,所述釜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下料口,且釜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右侧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气口(2),且釜体(1)的左侧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处开设有加热口(3),所述釜体(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下料口(4),且釜体(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7),所述电机支座(7)的上端安装有电机(8),所述釜体(1)的上表面靠近左侧位置处开设有放料口(5),且釜体(1)的上表面靠近右侧位置处开设有压料排出口(6),所述釜体(1)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套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右侧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气口(2),且釜体(1)的左侧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处开设有加热口(3),所述釜体(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下料口(4),且釜体(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7),所述电机支座(7)的上端安装有电机(8),所述釜体(1)的上表面靠近左侧位置处开设有放料口(5),且釜体(1)的上表面靠近右侧位置处开设有压料排出口(6),所述釜体(1)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套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内部的转动连接有电机轴(14),所述电机轴(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15),所述联轴器(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的下端安装有搅拌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铜釜下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内部左侧活动放置有加热管(11),且釜体(1)的内部右侧活动放置有排气管(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李小宁石云章王占全张东阳李超靳宝贞李积伟刘吉良赵毅丁俊仁李鑫刘巍董祥云白建军洪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